首頁母嬰 > 正文

媽媽不是脾氣差,媽媽只是太累了?我卻看到真實而殘忍的母女關係

2021-06-28由 優家指導師 發表于 母嬰

文丨

優寶

都說三個女人一臺戲,當一家三代的女人(姥姥、母親、女兒)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時,那該有多麼熱鬧啊。

然而現實並不總像我們想象的那般美好,近期就有這樣一部小眾的文藝電影,講述了祖孫三代的故事。

媽媽不是脾氣差,媽媽只是太累了?我卻看到真實而殘忍的母女關係

它是那麼的沉重、壓抑,也真實得就像發生在我們身邊一樣。

你和母親的關係,就是你和世界的關係

這祖孫三代人:姥姥、女主和外孫女,共同生活在東北一座破敗城市的破敗民居里。

姥姥是社群裡的積極分子,離婚多年且前夫已經去世;

女主是個電視臺記者,單親媽媽,有著一個非常男性化的名字——郭建波,她帶著女兒寄住在姥姥擁擠的兩居室裡。

媽媽不是脾氣差,媽媽只是太累了?我卻看到真實而殘忍的母女關係

本來是相依為命的三代同堂,在外人眼中也總是一副嬉笑拌嘴、熱熱鬧鬧的模樣,但客散人去之後,這家人卻換上了另外一副面孔。

姥姥十分好客,總喜歡將一些認識不認識的社群居民請到家裡做客,郭建波為了換取片刻的寧靜,故意斷掉了家裡的電。

母親進來問都不問,直接罵她:“有毛病!”是的,郭建波的母親就是這樣一個控制慾極強、更從不給女兒留情面的人。

媽媽不是脾氣差,媽媽只是太累了?我卻看到真實而殘忍的母女關係

女主只是默默地抽著煙,並順手將菸頭按在了廚房的餃子皮上,她只能用這種方式來發洩心中對母親的憤怒。

在外人眼裡,她或許是一個精幹、行動力強的新聞記者,但在母親身邊,她只是媽媽負面情緒的垃圾桶。

像這樣的母女糾纏、爭執、委屈、不滿,每天都在不斷上演。

媽媽不是脾氣差,媽媽只是太累了?我卻看到真實而殘忍的母女關係

而能去調節這些的,竟是女主的女兒郭婉婷,從小沒有父親又生活在這樣一個爭吵不斷的家庭裡,她比一般的孩子要早熟許多。

雖然她每次勸架的效果都不打,卻也避免了一些矛盾,可是姥姥卻總在挑撥她與母親的關係。

媽媽不是脾氣差,媽媽只是太累了?我卻看到真實而殘忍的母女關係

為什麼姥姥就這麼不待見自己的女兒呢?這還要從她年輕時說起。

那時的姥姥為了得到城市戶口勉強嫁給了丈夫,但在她的認知裡,丈夫就是個流氓、人渣,這與郭建波心裡父親的形象卻大相徑庭,在女主心中父親一直是溫暖、愛她的。

但可想而知,姥姥如此厭惡自己的丈夫,對於給他生下的女兒自然也是不怎麼愛的了,郭建波面對這樣的母親無可奈何,這也是每次爭吵她都選擇沉默的原因。

媽媽不是脾氣差,媽媽只是太累了?我卻看到真實而殘忍的母女關係

她只能在爭吵結束後用雙手握住仙人球,任憑被扎得鮮血淋淋才能獲得心靈上的一絲寧靜。

也正因為如此,郭建波長大後對這個世界的態度也是簡單而粗暴的——未婚生下孩子,甚至連孩子的父親是誰都不知道。

這也是這個家庭沒有男人的原因,一切果然就像是因果迴圈、報應不爽。

很多人看完這部電影都非常有共鳴,回想一下,自己都或多或少在這樣的親子關係裡掙扎過。

媽媽不是脾氣差,媽媽只是太累了?我卻看到真實而殘忍的母女關係

有些人是那個和母親一生都相愛相殺的女主,有些人則是那個從小見證了家庭戰爭史的外孫女。

這裡面的矛盾並不僅僅只是語言暴力或是負面情緒。

姥姥真的一點不愛自己的女兒麼?未必,否則她何必接納女兒與外孫女,更不用在說起女兒未婚生子時痛哭流涕;

女主真的恨自己的媽媽麼?也未必,影片結尾姥姥發病成了植物人,沉默了全片的女主守在母親的床頭做出了全劇最深情的獨白:

媽媽不是脾氣差,媽媽只是太累了?我卻看到真實而殘忍的母女關係

“你安靜了,這個世界也就安靜了。

有多少個夜晚,我都夜不能寐,我想躺在媽媽的懷裡,但大多數時間我都躺在了男人身邊……”

為什麼要用恨來表達愛意?

打之痛、責之切;罵之恨、愛之深

,這是無數父母信奉的“真理”。

為何?只因為父母這一生過得也很不容易,他們為孩子付出了那麼多,孩子怎麼可以不爭氣?

就像女主的母親,那些在女主聽來“沒好話、不留情面”的言語,只是她身為母親想去“激勵”女兒自強的方式。

她不希望女兒像自己一樣,因為敗給了現實的無奈而去選擇了一個自己不愛的人共度一生。

只是這樣的激勵往往都是反效果的,在她生病住院的時候,女主對著窗外說出了自己的真心話:“我就是想和你反著來,你讓我做什麼,我偏不,這就是我對你的報復。”

媽媽不是脾氣差,媽媽只是太累了?我卻看到真實而殘忍的母女關係

我曾問起過我的父母:“你們當初是怎麼相愛的?”

但爸媽的回答卻和大多數他們那個年紀的人一樣:“你們這些小年輕,張嘴閉嘴就談愛情,我們那個年代,彼此都覺得順眼就在一起了唄。”

說完還不忘再教訓我一下:“你們這代人就是個性太強了,不懂得遷就,更不懂為對方著想,難怪現在離婚率這麼高呢。”

誠然,爸媽說得總是有一定道理的,只是我也依然非常清楚地記得,在我上幼兒園時,他們每一次激勵的爭吵,以及手裡揮舞的拖鞋、甚至菜刀。

而這也是為數不多的,我還能保有記憶的童年。

媽媽不是脾氣差,媽媽只是太累了?我卻看到真實而殘忍的母女關係

所幸父母在漫長的磨合中感情越來越好,隨著父親年紀越來越大,他的脾氣終於不再那麼暴躁、易怒。

母親也似乎是看開了一些事情,又或者是將情感逐漸傾注到了我的身上,也變得不再和老爸那麼較真、心重。

但我能肯定的是,他們年輕時並不懂什麼是愛,甚至從未想到過未來,直到在人生落幕時才逐漸懂得如何去愛彼此,並將之籠統的概括為兩個字“遷就”。

我想,這一切只因為他們也沒有被好好愛過。

媽媽不是脾氣差,媽媽只是太累了?我卻看到真實而殘忍的母女關係

在父母那個年代,經濟蕭條、社會落後、天災人禍不斷、更沒有什麼計劃生育,誰家沒有4、5個孩子,誰家又有餘力在生存都是問題的情況下去談愛呢?

於是本該用愛表達的事卻說出了尖酸刻薄的語言,那顆想讓孩子好的心也逐漸被扭曲,更可怕的是,就像電影中展現的那樣,這樣的因果終將影響到再下一代人的身上。

一個沒有感受過愛的人,很難用真正的愛去愛他人。

優家教育創始人吳臻老師

也曾談到這個問題,她認為:

對孩子大吼大叫的媽媽,不是脾氣差,只是太累了。

當一個媽媽很累很疲倦的時候,她沒有足夠的力量去迴應孩子的需要,媽媽需要更多家人的支援和關愛。

同時媽媽需要給自己更多的時間和關愛,當媽媽這樣做的時候,不是自私的表現。

因為只有媽媽先滿足了自己的需要,才更有力量去支援孩子的成長。

媽媽不是脾氣差,媽媽只是太累了?我卻看到真實而殘忍的母女關係

家庭不是戰場,誰的勝利也不是真的榮耀,只是電影中的兩個媽媽都不明白,因為她們都沒有處理好自己的問題。

一個人只有先照顧好自己,才能有心甘情願照顧他人的可能性。

照顧好了自己,就不會輕易覺得世界對自己不公平,進而心生怨恨,對孩子也就沒有那麼多“恨意”,那麼能傳遞下去的也就不再是恨,而是愛了。

愛,是一種深奧的能力,不論什麼身份的人都需要去學習。

那麼,就先從愛自己開始吧!

願每個孩子都可以得到善意的對待!

媽媽不是脾氣差,媽媽只是太累了?我卻看到真實而殘忍的母女關係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