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母嬰 > 正文

“偷懶”合理|實驗證明,忙碌的工作會讓我們無心鍛鍊!

2021-06-17由 阿布聊心理 發表于 母嬰

一天的忙碌工作,回家後不想鍛鍊,不用太過內疚,這是有情可原的!

大家好,這裡是《阿布聊心理》,我是阿布!

“你要多多鍛鍊身體,最好去跑跑步。”老闆經常對阿俊這樣說,阿俊也想有時間鍛鍊一下身體。可是每次下班,他回到自己的住處,就再也不想出門,即使是室內訓練,也提不起興趣。

“偷懶”合理|實驗證明,忙碌的工作會讓我們無心鍛鍊!

誰都知道鍛鍊身體能保持健康,舒緩壓力,有益身心。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在忙完一天的工作後,堅持去健身,鍛鍊身體?

是因為我們很“懶”嗎,還是自控力不行,又或者是沒養成“好的習慣”?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忙了一天,沒動力去鍛鍊,跟上面的原因都沒關係,而是因為工作中的壓力。

“偷懶”合理|實驗證明,忙碌的工作會讓我們無心鍛鍊!

在這項研究中,參加試驗的人模擬做客服工作,體驗不同工作壓力對他們的影響。其中一組客服工作難度小,只需要處理一些表格資料,面對的客戶也很友好;另一組工作難度大,不僅需要完成表格資料,還需要“微笑服務”,面對的客戶很難纏。

客服工作結束後,他們被邀請去休閒室,做簡單的鍛鍊,然後可以隨意活動。結果表明,那些工作難度大的人,鍛鍊的時間更短,他們更願意坐在休息室看看雜誌。

有心理學家主張,我們的心理資源是有限的。也即是說,

工作佔用我們心理資源越多,其他事情上,我們能分配心理資源就越少。

一天繁忙的工作,已經消耗了我們太多的心理資源,這個時候,我們當然沒心思再去鍛鍊身體。

現在的社會,工作的環境和形式正在不斷變化。根據研究,現在的工作邊界正在模糊化,員工被佔用了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即使是下了班,也很難完全從工作中抽身出來。我的一位朋友,是個碼農,手機要24小時開機,他已經習慣了領導半夜叫他加班。一週七天,幾乎每天下班後,都要加班處理工作。

“偷懶”合理|實驗證明,忙碌的工作會讓我們無心鍛鍊!

雖然工作壓力大,可能會引起一些健康問題,讓人產生負面情緒,甚至是職業倦怠;但是“全天候工作”似乎才是多數“打工人”的常態,激烈的職場競爭,也促使他們不得不把更多精力投入工作。

那有沒有什麼辦法,緩解工作的壓力?改變不了社會環境,從其他的地方想想辦法行嗎?可以的!

1。增強控制感

上述實驗完成之後,研究人員又做了後續的調查:“工作壓力大”的一組,允許他們自由安排給客戶的回覆順序,可以自己選擇客戶(仍然是很難纏的)。

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調整,但工作的內容、難度並沒有發生變化。可參加試驗的人報告說:自己感覺對工作的控制感大大增加。這種掌控感提升了他們的工作積極性,甚至能影響下班後的狀態。

“偷懶”合理|實驗證明,忙碌的工作會讓我們無心鍛鍊!

在另外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也發現,如果能合理安排好日常工作,不僅能提升工作效率,還能改善心情,增強幸福感。

2。提前預測工作壓力

心理研究表明,無法預知的困難,會讓我們感覺到更大的壓力。如果在每天工作開始前,預測自己將要面對的壓力,做好心理準備,能很好緩解工作帶來的壓力。

“偷懶”合理|實驗證明,忙碌的工作會讓我們無心鍛鍊!

雖然我們不能每次都預測準確,預測失敗也會給我們帶來更痛苦的感覺;但是這種預測能幫我們更好了解工作的難度,更好分配心理資源,這有助於培養我們對於工作的掌控感。

3。嘗試不同方式,緩解壓力

除了培養對於工作的掌控感,我們也可以嘗試更多的方式,緩解心中的壓力。比如:抱怨,雖然抱怨不招人喜歡,但是研究表明,適當的抱怨能釋放心中的壓力,並且有助於親朋更加理解自己;正念(冥想),這種方式不需要做各種動作,簡單坐下來就好。很多人練習後認為,冥想能幫他們釋放壓力,緩解焦慮,恢復注意力。

“偷懶”合理|實驗證明,忙碌的工作會讓我們無心鍛鍊!

積極心理學之父塞利格曼曾表示,幸福是需要自己努力營造的。的確,我們自己的健康和幸福,需要自己負責。雖然工作還很累,生活的選擇不多,但是我們可以積極改變自己,不斷嘗試,讓自己的工作更高效,生活更輕鬆。

References

[1]  Hadi, S。 A。 ,  Mojzisch, A。 ,  Parker, S。 L。 , &  Husser, J。 A。 。 (2020)。 Experimental evidence for the effects of job demands and job control on physical activity after work。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Applied。

[2] 韋慧民, & 趙鶴。 (2015)。 從工作中的心理解脫:概念,測量及影響因素。 心理科學進展, 23(5), 897-906。

[3] 汪新建, & 史夢薇。 (2013)。 中國人壓力應對研究:基於主位與客位的視角。 心理科學進展, 21(7), 1239-1247。

[4] 高中華, & 趙晨。 (2014)。 工作家庭兩不誤為何這麼難?基於工作家庭邊界理論的探討。 心理學報, 46(4), 552-568。

[5]  Wang, Y。 ,  Black, K。 J。 , &  Martin, A。 。 (2021)。 Antecedents and outcomes of daily anticipated stress and stress forecasting errors。 Stress and Health。

注:部分圖片源自網路。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