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母嬰 > 正文

KPI 還是 OKR

2021-06-11由 高勝諮詢 發表于 母嬰

)

每次到了歲末年初的時候,是一個企業HR部門最忙碌的時候:總結上年度指標完成情況,下達來年各部門績效考核指標,左斟酌,右思量,往往拖到一季度末還意猶未盡。

關鍵業績指標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多如牛毛,反正鹽多不壞菜,上級組織下達的指標必須一一拆分下達,一個都不能少,少了年末找誰去?

企業自定的特性化指標也是如數家珍,異常關鍵。

考核指標一般分為兩種,一是公共指標,二是各部門特色指標,包含上級指標剛性分解和根據企業自身運營特點所設。

公共指標有

:利潤為王,利潤指標人人有責:利潤總額、人均利潤率;安全指標人命關天,不能出現一例人身重傷以及死亡事件,不能出現一例資訊保安重大洩密事件;ERP系統資料維護更新及時率、本部門工作質量過錯成本下降率、人均單位時間貢獻率(阿米巴經營常用)、培訓計劃完成率、出勤率等。

部門個性化指標

就五花八門了,以生產製造部門為例:生產完成及時率、生產計劃變動率、庫存週轉率、一次檢驗合格率、特殊工種持證100%上崗率、工時下降率、流水線線停線率、裝置保養及時率、換模時長下降率、人均改善建議率……

大指標套小指標,上游關聯下游指標,層層疊疊,密不透風,可以用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來形容,否則HR是睡不著覺的,就這樣,HR還惴惴不已,有時連自己都不知道這套組合拳下去管不管用。

這些指標看似嚴絲合縫,全面細緻,但我們都是從一線員工一步一步走過來的,到底有多少人從年頭到年尾一直記得這些揹負在自己身上的指標,有的估計連指標名稱都說不全,這樣的績效指標考核體系又能起到什麼作用,亟需我們考、烤雙方認真思考的地方。

不過最近歐美又颳起一陣目標與關鍵成果

OKR

(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管理風,OKR是一套明確和跟蹤目標及其完成情況的管理工具和方法,由英特爾公司發明。

Objective

(目標)表示你想做什麼事;

KR1

(關鍵結果1)、

KR2

(關鍵結果2)、

KR3

(關鍵結果3),如何確認你做到了這件事,一般會有2-3個可量化度量指標予以跟隨確認。

目前谷歌、Facebook、亞馬遜、百度、萬科等公司使用了OKR後,都實現了持續高速增長,值得我們好好去思考和借鑑。

在設計考核方案前,要想明白透過考核來解決什麼?如果主要用於員工工作實績的評價,體現多勞多得,方案就要側重於結果導向

如果要想透過考核作為未來定崗、晉升的依據,就要側重於素質、行為能力的導向;如果側重於組織創新,就要匯入OKR的目標自發設定等。

筆者根據自己十多年管理實踐,從原先管理一個十幾人的小部門,到管理三百多人的大部門,實施的就是KPI加OKR管理法。

只不過前面十幾人全部直接管理,後面的管理幅度只到7-8個部門經理(主管),也是遵循管理幅度和個人精力原則。

KPI就固定3-4個左右,即使上級下達的再多,也只下3、4個左右,但這3項指標的選擇必須是精心挑選的,且全年不變,每月監控。

OKR指標每月對需要直接管理的物件,由其自己上報下月和下季度創新和突破性工作,下屬不能自行提報的,則由上級指令式下達,與其溝通後確認執行,跨月專案必須制定每週、每月階段性里程碑節點,方便監控。

這裡就說說這種混合型績效考核指標設定的好處。

1/4

KPI是攻克固定目標,OKR是面對變化性任務

每一個企業每年一定會有發展目標和任務,且很多是恆定和常態化的,譬如收入及利潤增長率、庫存週轉率、產品一次檢驗合格率、計劃完成及時率、預算完成準確率、標準工時下降率、客戶滿意率等,這些都是可以放之四海卻又是必須要努力達成的指標,這是任何一個企業要發展就必須要面對的。

但以為,對於一個部門,一個員工不要下太多的KPI指標,而是精心挑選出3-4個左右,讓他時刻耳熟能詳。

譬如與供應鏈有關的部門,庫存週轉率這個指標就是一個殺手級重量指標,這個指標完成得好,客戶需求預測做得一定不賴,生產計劃準確率一定好,物料多頻次小批次供應做得一定順暢,質量過程管控水平也會較高,但一定不能將庫存壓在供應商處。

想想這個指標關聯了多少個相關指標,可以說以一抵十,KPI指標下達就要找這樣的。

另外一個標準工時下降率,這個指標適用於成熟、固定化工作,譬如製造部門、專案設計部門、工程服務部門等。

它的下降意味著人均效率的提高,要想提高,必須提高人員技能——-涉及培訓,開展標準化工作——-涉及標準化,改善工藝流程和工裝治具——-涉及精益改善等,人均效率的提升是最大的提升。

KPI設定原則首先必須是關鍵槓桿性指標

,不是面面俱到型指標,看似全面,實則無用,花架子;其後才是各自特性化業務指標。

現在的經濟已經發展為全球分工協作,產業鏈條不可避免的被拉長,國際貿易政策、政治、軍事以及自然災害等,都是影響市場環境變幻莫測的重要因素。

今年和去年的又不一樣,年初管理團隊不一定能夠意識到所有變化, KPI無法期全面涵蓋之,策略必須隨時調整和應對,這就需要臨時任務型工作安排,OKR指標就應運而生。

譬如對於採購部門或資訊化部門,可以下達上馬電子商務平臺的任務;對計劃部門可以下達建立產銷協同機制的任務。

對車間製造部門可以下達建立5S管理體系的任務;對工藝工程部門可以下達換模時間從20分鐘下降到10分鐘的攻關任務。

對人資部門下達某季度開展中層幹部公開競聘的工作;對營銷部門可以下達在歐洲拿下1億美元合同的任務等等。

由於緊跟市場,依據實際,因時(外界變化)因人(當事人能力)等制定出一些工作任務,一般以下級自報為主,上級指令式下達為輔,每月、每季度根據任務難度大小,一般2-3項OKR為宜,最多不超過3項,雙方充分溝通後執行。

KPI、OKR兩者屬於一靜一動,一固一變,一長一短,兩者考核比重可以45:55或40:60,建議向OKR傾斜一些,或者將OKR納入額外加分項,正向鼓勵為主,具體原因後面分析。

2/4

KPI是維持或小改善,OKR是創新或突破

KPI立足常態指標的穩定進步,指標定義也是業界公認的,員工比較容易理解和接受。

一般來講企業發展不可能一直突飛猛進,尤其是進入新常態發展環境下的今天,譬如合同、利潤增長率,庫存週轉率、資產負債率、產品材料毛利率、發貨及時率,產品一次檢驗合格率等,指標基本上是在上一年度的基礎上實現一定幅度的增長。

一個正常的企業,一個正常的行業,KPI指標不太可能像過山車一樣每年天壤之別,維持10%左右的進步還是比較現實和客觀的,起碼得跑贏國家GDP的增長速度。

所以KPI一般會被當作經營維持和正常進步指標,保證企業的基本生存能力。即使偶爾涉及到KPI的重大突破,那也是需要OKR去落實的,則其應納入OKR範疇。

OKR是把以前做過的事情做深了,沒做過的事情開始做了,OKR工作的結果是管理由淺至深,從無到有,屬於創新,屬於顛覆,這些是KPI無法事前定義和衡量的。

OKR一定不能是常態事務性工作的簡單羅列堆砌,譬如製造部門的生產多少臺產品,營銷部門本來就應簽訂的合同額,採購部門發出去多少份訂單,工程售後部門安裝、除錯了多少臺裝置等等,這不是OKR,只是流水賬,沒有任何意義。

OKR設定的第一層標準,

工作由以前做的淺轉為深

如對於製造部門,生產流水線節拍時間由3分鐘變成2分鐘,現場2S管理到4S管理,現場模具換模時間有20分鐘降低為15分鐘等;

對於研發部門,將某產品線材料成本下降5%;對於人力資源部門,將人均成本下降10%,新大學生來自985學校的比例從20%提升到30%;

對於營銷部門,客戶三個月需求預測準確率從50%提高到70%,上半年完成新產品銷售比去年同期提升30%;

對於採購部門,某產品線物料交期最長的三家供應商,壓縮週期20%,本季度完成簽訂5家合作期限為3年的戰略供應商等。

OKR設定的第二層標

準,工作從無到有。

如對於製造部門,7月份全面實施看板拉動生產,某產品線由工藝佈局改為連續單件流佈局;

對於研發部門,年末前完成IPD流程建設並試執行;對於人力資源部門,一線績效薪酬由計件制轉為計時制,二季度組織開展全公司中層幹部公開競聘,籌建公司培訓學院;

對於營銷部門,三個月內取得歐洲國際市場銷售零突破,某新產品取得在某省某專案的掛網執行許可;

對於採購部門,構建電子商務平臺,生產物料實施VMI管理;

對於辦公室,建立全員建議改善制度,成立一個省級工程技術中心;

對於質量部門,取得ISO18000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資質,開展六西格瑪工作等。

可以看到,OKR基本是創新和突破性工作,一個企業真正競爭力和真正成長基礎基本倚仗如此。

3/4

KPI是冰冷的數字,OKR是具有親和力的任務

KPI體現出經營管理的理性和規律

,指標型別就那麼幾大類,要麼總額控制型:利潤總額、收入總額……,要麼就是什麼率,講究人均或單位控制型:庫存週轉率、資產負債率、一次檢驗合格率、標準工時下降率、合同平均毛利率等,管理好個體,整體就不會壞到哪裡去。

KPl是數字,比較冰冷,理解晦澀,沒有親和力,只是目標導向,KPI只告訴你要完成的資料指標,至於你具體怎麼做,那就是各部門、各人自己的事情了,完成結果因人而異。

KPI可謂放養型績效管理,目標明確,但實現途徑自想,有點像屬於法家治理,資料體系都是經過千錘百煉的,設計嚴謹,邏輯思維縝密,一旦定下來,全年一般不會再變更,且會長期實施。

OKR體現出經營管理的感性和變化

,OKR是明確的任務,明確告訴你幹什麼,一事一議,只要完成這個任務,就是成功,令人容易親近。

感性體現在OKR的指標全部是任務型下達,主要以文字描述,偶爾才會有數字規定。

譬如構建公司電子商務平臺,組織開展全公司中層幹部公開競聘,取得ISO18000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資質等。

偶爾有數字描述,比如實現歐洲市場零的突破,上半年新產品銷售收入達到5000萬元等;

變化就是因時因人下達一些目標任務,看到很多同行正在上馬ERP管理平臺,效果聽說非常好,那企業可以下達年末引進一家成熟ERP套裝軟體並試執行。

國家剛剛頒佈政策,加大核電投資力度,則企業可以下達拿下某一個核電站某產品的市場合同等。

上級部門正在開展IPD流程建設,則企業可以下達爭當上級部門第一個IPD試點單位的任務。

公司剛剛招聘引進一個精益生產管理高手,則企業今年可以下達開展6S和某產品線單件流的任務等。

KPI指標冰冷是因為一般由上級制定並下達,指標型別和具體指標數值很難溝通和博弈,然後實現方法也不會得到上級多少點撥和支援,俗話說就是變相任務攤派;

OKR因為是一項任務,沒有確切的數字指標,靠上下級雙方溝通、商議確定。

任務確定最好依據以下三個原則:

一是

下級自動型,下級根據自身存在的問題,根據自己的意識和外界同行的先進經驗,可以自己提出OKR任務。

但依然必須遵循從淺至深或從無到有的原則,必須有一定的挑戰性,不能太難也不允許太容易,必須要跳起來,還可能夠得著,另外自己設定的目標,自己實施起來也帶勁。

二是

上級出一個大框架,下級主動思考從中設定一個OKR任務,OKR任務必須緊扣公司發展方向和重點工作,這樣企業整體和部門區域性利益兼顧,領導關注和下級主觀能動性兼顧,這也是一條思路。

三是

下級部門負責人能力可能有限,或者各種原因提不出來有創新性和突破性的工作事項,那則由其上級領導代為思考下達。

由於企業發展歷史和中層幹部能力差異,要想快速實施OKR,領導直接下達也不失為一條快速有效的途徑。

OKR屬於溝通型,剛開始目標模糊,但實現途徑經過上下級充分溝通思考,共同商議後確認下達,下級部門比較容易接受。

4/4

KPI和OKR實施結果對待

OKR與績效考核緊密關聯,強調KR(關鍵結果)的量化而非O(目標)的量化,並且 KR(關鍵結果)必須服從 O(目標),可以將KR(關鍵結果)看做達成O(目標)的一系列手段。

這樣就有效避免了執行過程與目標願景的背離,也解決了KPI目標無法制定和測量的問題。

OKR 主要強調的是對於專案的推進,而 KPI主要強調的是對人事的高效組織,前者要求的是如何更有效率的完成一個有野心的專案,而後者則強調的是如何保質保量的完成預定目標。

OKR相對於KPI而言,不是一個考核工具,而是一個更具有指導性的工具,它存在的主要目的不是考核某個團隊或者員工,而是時刻提醒每一個人當前的任務是什麼。

OKR考核:“我要做的事”,KPI考核:“要我做的事”,理解不同,但二者都強調有目標,同時也需要有執行力。

OKR的思路是先制定目標,然後明確目標的結果,再對結果進行量化,最後考核完成情況。

KPI 的思路也是先確定組織目標,然後對組織目標進行分解直到個人目標,然後對個人目標進行量化。

OKR致力於如何更有效率的完成一個有野心的專案,是“監控我要做的事”。而KPI則強調如何保質保量的完成預定目標,是“要我做的事”。

KPI類似流水線式的製造,需要制定者對於流程及產能完全瞭解。OKR類似自由團體的群起響應,需要流程的參與者與組織同心同德。

OKR一般執行過程中不要更改,要麼成功,要麼失敗,失敗就吸取教訓,下次就會設定的更好,準備好失敗很重要,但必須保證即使失敗了也不會被懲罰,可以正向激勵,納入額外加分項。

創新意味著會失敗,但不是失敗一件事就立即處罰,若長期失敗,說明你選人有問題,可以換人換崗。

OKR一般會設為月度、季度工作,頂多半年,再長的就要拆解為上述時間段的分項工作,易於監控和實施。

如果說KPI屬於法家治理,那OKR就是道家管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OKR)法(KPI)結合就自然了:有法有理,有剛有柔,有常有變,有遠有近。

OKR 和 KPI 兩者誰都無法真正的替代對方,不是單一存廢誰,而是兩者協同配合。

公司績效考核,再也不能搞每個部門撲天蓋地的指標,多如牛毛,卻一毛沒用!KPI、OKR雙劍合璧,抓住關鍵指標,以發揮下屬主觀能動性為要,定能創造出一個別樣的幹事氛圍。

作者 : 周洪濤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