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母嬰 > 正文

你為什麼越嘮叨孩子,孩子越不聽你的

2021-06-03由 龍春華親子實踐課堂 發表于 母嬰

“我現在怎麼說話,那兩個都不聽嘍!”那天早上,我剛坐到桌子邊吃飯時,爺爺就自言自語地說道。

聽到他這句話,我本來想安慰他幾句。畢竟他以前說一句話,全家人都沒人敢反駁,現在怎麼說話,一個兩個都不聽。所以,心裡難免會有失落感。

可是,我還沒說話,爺爺又接著說:“你說話,他倆倒是聽,但你一天又不說他們倆!”

我一聽公公這話,馬上明白了爺爺這不是發下感慨的事啊,而是變相教育我不說小龍和小龍爸爸啊!

我想了想回答說:“我管好我兒子行,你們都沒管好你兒子,我還能管好你兒子啊!再說了,話說三遍無人聽,我說一句就得頂十句!”

你為什麼越嘮叨孩子,孩子越不聽你的

是的,我對“

話說三遍無人聽”

這句話深有感觸,也深深地知道人的

“超限效應”

,你說得越多,對方越反感,越不聽你說話,甚至閉上心門,無論你說什麼,他都是一隻耳進一隻耳出。所以,我努力學會閉上嘴巴,要求自己說一句就得頂十句,我一般不說話,但我一說話,無論小龍還是小龍爸爸都得說到做到。這就是爺爺說我一天不說他們倆的事。

爺爺原本是家裡說一句頂十句的人,誰都不敢反駁。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閒暇的時間越來越多,沒事時總喜歡刷影片,看了一些教育影片,慢慢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了。所以,只要看到小龍看動畫片、玩IPad,他就特別焦慮,忍不住一直嘮叨小龍,有時甚至大聲吼小龍。

即便如此,小龍既不頂撞爺爺,又不迴應爺爺,大多時候都自顧自地玩自己的IPad。爺爺有時特別生氣時,小龍就拿起IPad去臥室裡,關上門玩。

你為什麼越嘮叨孩子,孩子越不聽你的

小龍這樣的行為本來就讓爺爺生氣,結果,小龍爸爸還護犢子。在小龍玩IPad時,小龍爸爸還說:“現在哪個孩子不玩IPad?你越不讓他玩,他越要玩,甚至還要躲起來玩。你看你在客廳裡說他,他就跑臥室去偷偷玩。”

所以,就有了爺爺的感慨,他怎麼說話,那兩個都不聽嘍。說的人厭煩不已,聽的人早已聽得耳朵起繭。私下裡,小龍爸爸也說爺爺現在年齡大了,一天嘮叨個沒完沒了。他們倆每次一聽就心煩意亂。

我既理解小龍爸爸的無奈,又理解爺爺的焦慮,但我並不想發表意見。

有因就有果,小龍玩遊戲是爸爸教會的,看影片是爺爺教會的。我曾經為這事著急上火,但他們都覺得沒什麼。所以,我就要求自己說一句頂十句。小龍每次玩手機或者看動畫片,我只要提醒說時間差不多了,他通常看完那集就會主動關掉。

你為什麼越嘮叨孩子,孩子越不聽你的

很顯然,爺爺只看到了我說話管用,卻沒有看到我說話管用的原因,甚至以為我多說幾次,他們可能就更好了。殊不知,那往往適得其反。

不過,我也知道老人是一片好意,是希望我們越來越好。於是,我又安慰說:“他們兩個其實很不錯了,當爸的除了努力賺錢外,還努力帶孩子、做家務,要知道很多爸爸回到家都打遊戲了。他要是那樣,你更煩了!小龍吧,雖然一天也看電視、玩ipad,但他每天主動完成自己的作業,把學習看得很重要,不管玩什麼玩得多嗨,只要喊上學時間到了,他都會立即放下,然後去上學,還不會遲到。有些小孩寫作業寫到十一二點都寫不完,有些孩子天天上學遲到。要是這樣的話,我們就更頭疼了!”

爺爺聽我這麼一說,好像放下心來,這幾天也不再嘮叨個沒完沒了。

你為什麼越嘮叨孩子,孩子越不聽你的

小龍和小龍爸爸為什麼聽我的話,卻不聽爺爺說的話?

這並不是因為我是作家,或者我說得多有道理,而是我深諳“超限效應”。關於“超限效應”,大家先來看一個故事:

在一次慈善捐款的活動中,著名小說家馬克·吐溫認真聽一位牧師的演講,他開始覺得牧師講得很好,決定捐款。可是,十多分鐘過去後,牧師還在講,並且講的內容重複且枯燥無味,他越聽越不耐煩。於是,他決定只捐一點零用錢。

時間又過去了十多分鐘,牧師還在滔滔不絕地講。馬克·吐溫更加不耐煩了,他決定不再捐款。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牧師終於講完了,厭煩不已的馬克·吐溫不僅沒捐錢,反而從盤子裡拿走了些錢。

你為什麼越嘮叨孩子,孩子越不聽你的

可見,無論誰受到過多的刺激,都會感到厭煩,都會閉上自己的耳朵,不管你說什麼,或者怎麼說,對方都會無動於衷,甚至會激起對方的叛逆心理。從某種程度來說,爺爺的喋喋不休就成功激起了小龍與小龍爸爸的逆反心理。所以,無論面對誰,我們都要站在對方的立場說該說的話,少講大道理。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說出的話有分量。

一個人學會說話一般只需要三年,但學會閉嘴卻需要三十年。

做到不嘮叨也是一種修行,我們一起努力做不嘮叨的媽媽。

你為什麼越嘮叨孩子,孩子越不聽你的

龍春華,筆名綠子靜,7歲孩子媽媽,親子暢銷書作家,龍春華親子實踐課堂創始人(ID:lch201302)。著有《嬰幼兒行為心理學》、《孩子,你是最好的自己》、《行為心理學 : 瞬 間讀懂他人小動作背後隱藏的秘密》(已出版繁體,銷量達20萬冊)、《再苦也要笑一笑》(出版第四版)等十餘部作品。目前正專注  創作家教與童書作品,從內到外地發揮媽媽養孩子的價值!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