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母嬰 > 正文

學前“脫帽”的孩子,卻在中學時“復發”孤獨症?

2021-05-10由 世象觀 發表于 母嬰

最近,有家長與我交流青春期孤獨症孩子的成長問題。這位家長的孩子在10年前被診斷為孤獨症,經過干預後,在入小學前“脫帽”。

(釋義:“脫帽”是指確診孤獨症的孩子,不再符合孤獨症診斷標準,那麼從社會學上講,這樣的孩子可以不再被稱為孤獨症孩子。)

此後,這個孩子入小學,並順利地、獨立地完成了小學學業,在小學還有兩個固定的朋友一起上下學,於2020年9月按部就班地升入初中。

讓家長沒有想到的是,自從升入初中,這個孩子越來越孤僻,在學校越來越被排擠,孩子也越來越厭學,情緒也越來越暴躁。

剛剛過去的這個寒假,孩子在家好像平靜了一些。但這一開學,孩子的狀態又越來越差,老師也越來越頭疼,家長面臨孩子休學卻無計可施。

最讓家長疑惑的是:“孩子的孤獨症在上小學前就已經好了呀,為什麼現在上初中復發了?”

○ 脫帽≠治癒

其實,孤獨症孩子的“脫帽”,並不是說這個孩子身上的孤獨症已經消失或者治癒。

從生物學上講,孤獨症至今無法治癒。即使“脫帽”,孤獨症的大腦也無法改變;也就是說,與普通人群相比,孤獨症人群的智力表達方式和人格始終是獨特的。

“脫帽”只是社會學上的表達,僅僅意味著在某個階段,孩子的各項能力已經十分趨近於普通孩子。

而如果我們要讓孩子持續保持這種“十分趨近”的狀態,就需要我們持續不斷地、根據孩子的真實需要進行干預或教育。

○ 小學生對同齡人的認同標準≠中學生對同齡人的認同標準

我們每個人都需要自我構建,在這個構建過程中,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得到他人、朋友、團體的認同。

|小學階段,探索物質世界!

在小學階段,孩子們主要是透過分享興趣、參與活動、探索物質世界來構建社交圈,往往具有相似愛好的孩子很容易成為朋友。

具有某些優勢能力的孤獨症孩子,在這個階段往往會得到同齡孩子的部分認同,甚至會被當成榜樣。因此,他們在小學階段被動地擁有一定的社交優勢,會被一些普通孩子認可,進入相對穩定的社交圈,擁有固定的朋友。

得到同齡人的承認和接納,這對孤獨症孩子的心理平衡和社會適應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這樣的孤獨症孩子,在小學階段也會感覺自己屬於某個穩定的圈子,會感覺心安,會漸漸主動融入團體中。

|中學階段,探索精神世界!

然而,到了中學階段,孩子們進入了青春前期或者青春期,不再滿足於僅僅探索物質世界,而是開始探索精神世界。而這,對於孤獨症孩子而言,具有非常大的困難。

比如,中學時期,很多普通孩子開始追星,開始吸引異性的注意。孤獨症孩子對此難以理解也難以接受,依然沉浸在小學感興趣的活動當中。這讓其他孩子難以認同孤獨症孩子的世界,孤獨症孩子也難以認同普通孩子的世界。

然而,普通學校本來就是以普通孩子為中心的團體。孤獨症孩子難以認同普通孩子的世界,也就難以認同這個團體。

在這個階段,孤獨症孩子明顯感覺自己與眾不同,難以與他人分享自己的興趣點,並驚訝地發現別人對他所感興趣的事物也無動於衷;甚至,他所鍾愛的活動有時候會招人嘲笑。

而那些讓大多數同齡人熱愛的事物、討論的話題、消遣的方式,孤獨症孩子無法從中找到絲毫樂趣,也不明白別人為什麼喜歡這些。

顯然,孤獨症孩子與普通孩子出現了難以跨越的鴻溝。雖然孤獨症孩子不斷嘗試各種方法、期望得到同齡人的認同和欣賞,期望交到朋友,但往往難以被同齡人接受。

因為缺少同齡人的認同,感覺自己與眾不同的孤獨症孩子,找不到合適的調節方式。他們會因此而感覺這個世界很陌生,心中充滿不安、焦慮和恐懼。這就會導致孩子逃避學校、逃避現實,想要逃回自己一個人的世界中。

○ 寫在後面

1。孤獨症孩子“脫帽”,並不意味著萬事大吉!家長一定要時刻關注孩子的心理狀態,如有異常,趕緊找專業的心理行為科醫生諮詢。

2。孩子在某個階段狀態良好,並不意味著會一直好下去!即使是輕度或者邊緣狀態的孤獨症孩子,也可能終身都需要一些支援,作為家長,有責任成為孩子最堅強的支持者。

3。當孩子狀態異常,我們要做的是去與孩子溝通、瞭解孩子和孩子的需要。千萬不要責備孩子!孩子在這樣的狀態裡已經非常非常痛苦,請不要再加重孩子的痛苦。

4。如果家長因為孩子的變化而異常焦慮、痛苦,請不要自責!去諮詢心理醫生,可能會讓自己輕鬆一點。

-END-

○ 更多孤獨症干預知識 點選文末

閱讀原文

檢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