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星座 > 正文

似是而非的“真理”一無是處

2021-12-26由 一招教你遠離疾病 發表于 星座

似是而非的“真理”一無是處

心理學家弗拉於1948年做了一個實驗,他給所有學生做了一項人格測驗,然後,根據測試結果分析該學生的人格特徵。其實,弗拉的人格測試只是裝模作樣的,而他最後給學生的分析結果,也都是一模一樣的一段話:

“你祈求受到他人喜愛,卻對自己吹毛求疵。雖然人格有些缺陷,但大體而言,你都有辦法彌補。你擁有可觀的未開發潛能,但尚未發揮出自己的長處。看似強硬、嚴格自律的外在掩蓋著不安與憂慮的內心。許多時候,你嚴重質疑自己是否做了對的事情或正確的決定。你喜歡一定程度的變動,並在受限時感到不滿。你為自己是獨立思想者而自豪,並且不會接受沒有充分證據的言論。但你認為,對他人過度坦率是不明智的。有些時候,你外向、親和、充滿社會性,有些時候你卻內向、謹慎而沉默。你的一些抱負是不切實際的。”

這段話其實是弗拉從關於星座、性格等的小冊子裡摘錄出來的,和真正的人格測試結果毫無關係。但是,有90%以上的學生認為,這段描述非常符合自己的特性。

弗拉的這項研究表明:人們常常認為,一種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準確地揭示了自己的特點,當人們用一些普通的、含糊不清的、空泛的形容詞來描述一個人的時候,人們往往很容易就接受了這些描述,而認為描述中所說的就是自己——這就是所謂的“巴納姆效應”,又稱“弗拉效應”。

“巴納姆效應”的典型例子,就是那些關於星座和性格之間聯絡的論斷。

在一本流行的占星小冊子裡,射手座的性格特點是這樣的:

射手男天生幽默,樂觀開朗,懂得生活。……射手男都酷愛自由,如果失去自由,他寧願去死。他就像橫空出世的天馬,胸納天地,放眼宇宙,並且不受任何限制。……他並不會執著於最終的結果,而是喜歡享受生命過程中的快樂。

其實,仔細分析這段話,你會發現,這段話幾乎能用來描述絕大多數青年男性的性格特點——誰不熱愛自由?誰又會承認自己不懂生活?但是,11月23日至12月21日之間出生的青年男性卻會覺得這段話就是在說自己,因為他們會接受所有模糊而普遍性的描述,同時自動忽略掉那些和自己不相符的描述。

如果所謂的“射手男”去閱讀其他星座的性格特點,那麼,他們會發現,無論哪個星座的性格描述,都有至少75%以上是可以套用到自己身上的。這就是“巴納姆效應”的厲害之處——“主觀驗證”的作用。

主觀驗證能對我們產生影響,主要是因為我們心中想要相信某件事的慾望。如果想要相信一件事,我們總可以蒐集到各種各樣支援這件事的證據。就算是毫不相干的事情,我們還是可以找到一種邏輯,讓它符合自己的設想。

弗拉之後,還有一位心理學家做了一個更極端的實驗,他透過明尼蘇達多項人格問卷(MMPI)對學生進行人格測試。測試完成後,他先根據測試結果寫下正確評估。同時,又使用一些模糊的泛泛而談的描述,偽造了另一份評估。最後,當學生們被問到他們覺得哪一份評估報告更切合自身實際時,居然有超過一半的學生(59%)選擇了那份假的評估報告。

可見,人們喜歡“看上去跟自己相關的觀點”勝過了“正確的觀點”,而什麼樣的觀點能讓絕大多數人覺得跟自己相關呢?當然是那些似是而非、模稜兩可的模糊描述。

這也是“巴納姆效應”給我們的重要啟示:面對“看上去跟自己相關”的觀點和模糊不清的表述時,我們要保持頭腦冷靜,對自己的判斷慎之又慎。

可以說,“巴納姆效應”是我們正確認識自己的嚴重阻礙,尤其是現在各種星座、血型等偽性格學大行其道,會使很多人誤以為那段言之無物的“性格描述”與自己的真正性格相符。

但是,反過來,能夠真正認識自己,也是我們避開“巴納姆效應”陷阱的重要方法。只有真正面對自己的方方面面,才能學會不輕易給自己貼上籠統的標籤,有效地分辨出那些“性格描述”中哪些是與自己相關的,哪些是與自己無關的,哪些是模稜兩可的,哪些是彰明較著的,從而認識真正的自己。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