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阿克當阿銘青花香爐殘器考析(1)——兼談清代督陶官款瓷質供器

2023-01-04由 借紫齋 發表于 歷史

阿克當阿銘青花香爐殘器考析(1)——兼談清代督陶官款瓷質供器

阿克當阿銘青花香爐殘器考析 ——兼談清代督陶官款瓷質供器(上)

趙 磊

天津市文物交流中心於北京大羿2019年秋拍上競得一件嘉慶庚申紀年

(嘉慶五年,即1800年)

、帶有

“九江關監督阿克當阿”

銘款的青花香爐殘器

(圖 1)

,頗具學術研究價值。與大眾較為熟悉的

臧應選

郎廷極

年希堯

唐英

等清代督陶官員相比,

阿克當阿

名聲不顯,少為人知。

本文透過彙總散見於檔案、政書、方誌、文集中有關阿克當阿的各種記載,簡要概述其生平經歷和事蹟,並由這件香爐殘器延伸開來,對目前所知帶有清代督陶官銘款的瓷質供器加以梳理介紹。

阿克當阿銘青花香爐殘器考析(1)——兼談清代督陶官款瓷質供器

阿克當阿銘青花香爐殘器考析(1)——兼談清代督陶官款瓷質供器

▲ 圖1 清嘉慶五年 青花纏枝蓮託八吉祥紋香爐殘器 口徑20。8、高23。3釐米 天津市文物交流中心藏

一、阿克當阿其人

阿克當阿

(1755?—1822)

,劉佳氏,字厚庵,滿洲正白旗人。據《八旗滿洲氏族通譜》載:

“劉佳為滿洲一姓,其氏族散處於李佳和羅等地方。”

李佳和羅又名李家溝,位於今遼寧省新賓滿族自治縣,此外長白山西麓的今吉林省伊通滿族自治縣附近也是劉佳氏的主要世居地之一。長白山歷來被視作滿族聖山,是眾多滿洲老姓的重要標識和發祥地,

阿克當阿

便經常在自稱時於名字前加上

“長白”

以示祖籍。關於

阿克當阿

的早年經歷,史冊記載較少,僅由其自述可知,其父在他出生前兩個月去世,後叔父亦早逝,其母和叔母合力撫養他長大,直到得通仕籍。

乾隆六十年時,

阿克當阿

已出任宮中的奉宸苑郎中。嘉慶三年,其以內務府郎中兼四甲喇參領職銜外放淮安關監督,一年後任職期滿回京,嘉慶五年又外放九江關監督,此後長期擔任榷關、鹽政主官。嘉慶十年遷粵海關,十二年離任,十三年出任兩淮鹽政兼管三山事務,二十四年起為總管內務府大臣兼鑲白旗蒙古副都統,二十五年署兵部左侍郎。道光元年先後調工部右、左侍郎,旋任東陵總管內務府大臣,次年於任上奏報病危,懇請賞假醫治,未幾身故。

阿克當阿

子嗣較多,見諸記載者有官

(關)

松寧

松安

松太

松壽

松齡

等,另據《愛新覺羅宗譜》所記,其有一女嫁與咸豐帝臨終前指定贊襄政務的顧命大臣

肅順

為妻。

有清一代,榷關、鹽政、織造這些掌控國家財政收入重要來源的肥差基本上都由內務府包衣出身的官員把持。與

唐英

尤拔世

伊齡阿

全德

等前任相仿,

阿克當阿

也在淮安關監督、九江關監督、粵海關監督、兩淮鹽政諸職間度過了自己的半生宦涯。作為皇帝派到地方上的家奴,

阿克當阿

一向深得信任,嘉慶帝曾誇讚他

“人甚明晰,操守亦好,為江右之良才”

。儘管為官期間也曾有過一些不合聖心的奏議言行,但從嘉慶帝每次的申飭和懲罰來看,明顯對其持寬容態度。

如嘉慶十八年二月,

阿克當阿

百齡

阮元

共同奏請將新添海州、揚州官兵俸餉等項概由商人捐辦,被嘉慶帝諭斥

“何陋見若此”

,可同時又為其保留顏面地稱

“汝三人俱繫有才有為之人,今如此存心卑陋,朕實不解”

。同年十二月,因請令各省當商捐輸銀兩,賞給職銜議敘,

阿克當阿

再次被斥責

“所見鄙陋已極,不知大體”“內務府司員出身,識見卑淺,未嘗學問,遂爾妄行陳奏”

,只因

“姑念其平素辦事認真,此次亦為急公起見,免其懲處”

,且

“此折發回後,伊亦不必存案”

。次年在諭議

百齡

朱理

的奏請時,嘉慶帝又提及

“日前阿克當阿曾有此奏,朕以伊系內務府人,平日曆任不過鹽榷諸務,未諳政治,無足深責。”

嘉慶二十年,在太監

林顯

投書通問案中犯下過失的

阿克當阿

奏請對自己嚴加治罪,並自行議罰,嘉慶帝卻依舊

“姑免深究”

,諭令

“無庸交部治罪,著即降為內務府郎中頂帶,其自請罰銀一萬兩,不過仍系派累商人,亦無庸呈繳”

。連續幾年間,嘉慶帝對

阿克當阿

都只是作

“象徵性批評”

,並未真正嚴加懲處。而降為內務府郎中僅僅一年多之後,由於校刊《全唐文》告成並裝函進呈,嘉慶帝又大加讚許

“阿克當阿督辦認真,應量予鼓勵。伊前因太監林顯投書通問一案,由內務府護軍統領降為內務府郎中頂帶,茲著加恩賞還三品頂帶”

終嘉慶一朝,

阿克當阿

的仕途總體而言比較順暢,稱其為嘉慶帝的一名寵臣亦不為過。

與榷關、鹽政任上的很多官員一樣,

阿克當阿

也避免不了貪腐這一時弊積習,因歷任官職之便聚斂了大量家財。

金安清

《水窗春囈》卷下

“阿財神”

條對其豪侈有著翔實記載

(圖 2)

,後

徐珂

《清稗類鈔》、

易宗夔

《新世說》等書均有轉引

(圖 3)

。而另一方面,無論為官何處,

阿克當阿

一直都很重視當地的文化保護與建設,因此在士人間又頗具政聲。

曹鑣

《信今錄》載

阿克當阿

主政淮安關時

“慈惠廣施與,尤渥於文士”

冒廣生

《淮關小志》亦記其

“興書院,增義學”

同治《德化縣誌》言嘉慶五年

阿克當阿

抵潯後對位於世德坊之南的新濂溪書院

“復加修葺,改門庭,捐俸延師”

,另據同治《九江府志》載,此書院後來成為九江民眾祀奉

阿克當阿

“大功德林”

。嘉慶十一年,

阿克當阿

在粵海關監督任上刊梓《藝文備覽》,解決了撰者

沙木

究心三十年集註該書卻始終無力完全出版的遺憾。出任兩淮鹽政後,得益於治所揚州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雄厚的經濟實力,

阿克當阿

在推動地方文化事業方面建樹更著。

嘉慶十五年,主持修纂《重修揚州府志》告竣,刊刻

秦恩復

仿宋本《隸韻》。嘉慶十九年至二十一年,僅用兩年零一個月時間,於揚州設館刊梓完成千卷之巨的大型官修總集《全唐文》。也正是因為在監刊《全唐文》的過程中盡心盡力,功不可沒,

阿克當阿

才贏得嘉慶帝的褒獎,重新戴回三品頂帶。除了修志和刊書外,

阿克當阿

還始終孜孜不倦堅持興學,同治《續纂揚州府志》載其

“尤嘉惠士林,於安定、梅花兩書院廣課額、增膏火、加優獎,建孝廉堂以課舉人”

,其中梅花書院培養出了清代揚州地區最後一位狀元

洪瑩

阿克當阿

曾於嘉慶十四年寫有《恤嫠碑記》和《文昌樓孝廉會文堂碑記》,前者追憶其幼年家境

(圖 4)

,後者則回顧了其在各地方任上建修書院的概況。

阿克當阿銘青花香爐殘器考析(1)——兼談清代督陶官款瓷質供器

▲ 圖2 金安清《水窗春囈》卷下“阿財神”條對阿克當阿豪侈有翔實記載

阿克當阿銘青花香爐殘器考析(1)——兼談清代督陶官款瓷質供器

▲ 圖3 徐珂《清稗類鈔》(左)、易宗夔《新世說》(右)等書轉引金安清《水窗春囈》中對阿克當阿豪侈的記述

阿克當阿銘青花香爐殘器考析(1)——兼談清代督陶官款瓷質供器

▲ 圖4 《甘棠小志》中關於阿克當阿自述的記載

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道光帝即位後,

阿克當阿

雖短暫管理過雍和宮、清漪園、鹹安宮官學、和碩公主家務,但不久便被安排恭修嘉慶帝的昌陵、專辦慶僖親王

永璘

的園寢以及參與選址並督辦道光帝的萬年吉地工程。東陵守陵大臣是個瑣務繁多且干係重大的苦差,相比其曾出任過的關鹽肥差有著天壤之別。

阿克當阿

上任不久,轄區內便接連發生了南石槽行宮陳設被竊和乾隆帝裕陵隆恩殿暖閣內外柱木糟朽的事件。道光二年,因裕陵工程質量問題與一眾官員集體被懲、處以降一級留任的責罰後,年事漸高的

阿克當阿

報病請休,得到批准。然而,這還不是結束,道光八年,已然病故的

阿克當阿

又因曾參與選址的道光帝寶華峪地宮浸水而被追罰賠銀四萬兩,由其子代繳,至此他的一生才算畫上了一個不甚完滿的句號。

二、官樣香爐賞析

阿克當阿

擔任九江關監督共計五年又五個月,在嘉慶一朝僅次於其繼任者

廣惠

,位居第二。而自乾隆四十三年始,九江關監督一職已由廣饒九南兵備道兼任,因此

阿克當阿

實際需要分理廣信、饒州、九江、南康四府冗務,督陶作為其中之一項勢難傾盡心力。

透過《清宮瓷器檔案全集》收錄的貢檔進單來看,從嘉慶五年閏四月二十三日第一份到嘉慶十年四月二十九日最後一份,

阿克當阿

五年間共呈進節貢瓷器三千六百餘件,其中絕大多數都是乾隆朝以來的固有品種

,如各式佛前供器,陳設類的瓶、尊、花盆、大吉瓷片,實用類的盤、碗、茶具、文具,以及大批次燒造、實用與玩賞功能兼具的帶鉤、扳指、翎管、鼻菸壺、齋戒牌、牙籤套和仿不同材質的朝珠等小件器。

一般說來,相比大運和傳辦瓷器,九江關監督每年呈進的節貢瓷器代表了御窯廠彼時的最高工藝水平。當然,與

唐英

以後的歷任監督大多不諳陶務一樣,

阿克當阿

任內對御窯廠燒造具體事務的參與程度究竟有多深入尚待探究,也許更多時候他只是起到一個例行公事、在進單上具名呈報的作用而已。

從這個角度而言,本文介紹的這件香爐殘器可以說是難得見證

阿克當阿

與景德鎮窯業產生直接關聯的寶貴實物資料。

此器為明清兩代常見的朝冠耳三足鼎式爐造型,惜兩耳殘損,三足佚失。爐口徑20。8釐米,殘高23。3釐米,器形飽滿壯碩。寬盤口,粗頸,鼓腹如球,底部一圈露胎,三脫足處呈等邊三角形排列,每兩足間有三個、一共九個等距分佈的圓點狀支釘痕

(圖 5)

通體以青花為飾,外口沿一週繪十組二方連續回紋,正面居中作橫向長方形雙框開光,內書

“關帝廟”

三字,狀如楣額之匾。頸部一週等距繪四朵蓮紋,兩兩纏枝間飾以銜錢蝠紋,寓意

“福在眼前”

。肩部滿繪如意雲頭紋,腹部主題紋飾為纏枝蓮託八吉祥紋,其中口沿處開光的垂直正下方飾纏枝蓮託縱向長方形碑狀開光,內書

“嘉慶庚申年九江關監督阿克當阿供奉”

(圖 6)

,館閣體小楷工緻娟秀,與

阿克當阿

手書奏摺上的字跡相仿

(圖 7)

,可知應為工匠臨摹其範本寫就,甚至不排除其親自題寫以示虔誠的可能。

字分三行排列,前兩行各五字,最後一行六字,其上覆以白蓋。八吉祥紋自白蓋始,順時針排序依次繪寶瓶、蓮花、盤長、法螺、寶傘、法輪和雙魚,高低錯落,富於變化。兩寬板狀殘耳自肩部向上彎拱,外側中部各有U型板片與之相接並連至器腹。寬耳內端繪朵花紋,外端繪朵蓮紋和磬狀如意雲頭紋,邊側繪回紋。整器畫工嚴謹,一絲不苟,青花髮色沉穩,區域性紋飾以重筆點染,仍帶有濃郁的乾隆風格。釉色白中泛青,釉質腴潤,器表多處可見劃痕和磨損,為之平添了幾分古樸滄桑之感。

阿克當阿銘青花香爐殘器考析(1)——兼談清代督陶官款瓷質供器

▲ 圖5 清嘉慶五年 青花纏枝蓮託八吉祥紋香爐殘器(底部)

阿克當阿銘青花香爐殘器考析(1)——兼談清代督陶官款瓷質供器

▲ 圖6 清嘉慶五年 青花纏枝蓮託八吉祥紋香爐殘器(銘款)

阿克當阿銘青花香爐殘器考析(1)——兼談清代督陶官款瓷質供器

阿克當阿銘青花香爐殘器考析(1)——兼談清代督陶官款瓷質供器

▲ 圖7 阿克當阿 為奉頒《全唐文》敬謹校對刊刻奏聞事折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瓷質鼎式爐系仿商周時期青銅鼎而來,明代以前多作立耳。明初,更富氣勢也更具變化動感的朝冠耳開始流行,最為典型之器當屬北京故宮博物院和南京博物院庋藏的青花壽山福海紋大爐

(圖 8)

,其體形巨碩,氣勢恢宏,寓意江山永固、福壽萬年。中國祭祀文化發展到明清時期,無論佛像或牌位前擺放的是三供還是五供,香爐都是居於正中的供器之首,不可或缺。

阿克當阿銘青花香爐殘器考析(1)——兼談清代督陶官款瓷質供器

▲ 圖8 明永樂 青花壽山福海紋香爐 口徑38、高58。5釐米 南京博物院藏

清代宮廷崇奉藏傳佛教,禮佛供器多有製造,特別是乾隆中期以後,宮中佛事活動大興,因而需量更眾。據內務府造辦處《乾隆三十八年各作成做活計清檔·行文》載,

該年四月二十二日,乾隆帝傳命時任九江關監督全德此後節貢不用再進瓶、尊、罐等瓷器,而是按照以前燒造過的瓷五供養、五供、七珍、八寶、成對法輪、佛塔等器物,不拘大小,燒造進呈。

同年七月,

全德

奏報稱,現今御窯廠內沒有存留這些佛教用器的樣式,請求內府發樣以便照燒。八月初八日,行在造辦處來帖,呈進按照熱河行宮

(今承德避暑山莊)

眾香樓內瓷七珍、八寶、八供養、五供養樣式畫得的紙樣一份和法輪、佛塔、奔巴瓶紙樣各一張,乾隆帝御覽後諭令江西照樣燒造

(圖 9)

阿克當阿銘青花香爐殘器考析(1)——兼談清代督陶官款瓷質供器

▲ 圖9 內務府造辦處《乾隆三十八年各作成做活計清檔·行文》“四月二十二日”條

由此,從乾隆三十八年的

全德

開始,一直到嘉慶十四年的

廣惠

,此間歷任九江關監督每次呈進的節貢瓷器中都有數量不等的成套五供器,概無例外

(其中

全德

於乾隆三十八年八月初七日呈進一批貢瓷,內有

“成窯五彩五供”

“洋彩黃色五供”

各一分(份)

關於這兩套五供,有可能是因為不同檔案記載日期有時間差,

全德

在此之前已收到內府頒發的畫樣,從而得以照燒,也有可能是因為由於乾隆帝有旨在先,

全德

雖尚未接到內府畫樣但也不敢耽擱,從而自行燒造)

,除了安放於宮中佛堂,還大量發往熱河行宮和圓明園。嘉慶十四年後,繼任九江關監督

德泰

於嘉慶十七、十八、十九年亦有零星燒造呈進,之後則節貢瓷器中再未出現過五供的身影。

由於有宮中下發的官樣作為標準制式,從乾隆中期到嘉慶年間,御窯廠燒製了大量造型與紋飾都基本一致的瓷質五供器,只是在釉彩和尺寸上存在變化

(圖 10-14)

。透過比對不難發現,

阿克當阿

定燒的這件香爐除了口沿處開光改年號款為

“關帝廟”

、腹部多加了一處碑狀開光並在其內書寫銘文外,其餘完全都是嚴格按照官樣製作而成,且品質毫不遜色,足以說明其同樣出自於御窯廠工匠之手。

而透過與之相類的一系列官窯製品,我們不僅可以準確獲悉

阿克當阿

銘香爐佚失三足的原貌,還能總結出一些以往容易被忽視的規律和特徵。

阿克當阿銘青花香爐殘器考析(1)——兼談清代督陶官款瓷質供器

▲ 圖10 清乾隆 胭脂水彩纏枝蓮託八吉祥紋香爐 口徑20、高36。5釐米 日本靜嘉堂文庫美術館藏

阿克當阿銘青花香爐殘器考析(1)——兼談清代督陶官款瓷質供器

▲ 圖11 清乾隆 金地粉彩纏枝蓮託八吉祥紋香爐 口徑16。7、高28釐米 瀋陽故宮博物院藏

阿克當阿銘青花香爐殘器考析(1)——兼談清代督陶官款瓷質供器

▲ 圖12 清嘉慶 綠地粉彩纏枝蓮託八吉祥紋香爐 口徑17。2、高27。7釐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阿克當阿銘青花香爐殘器考析(1)——兼談清代督陶官款瓷質供器

▲ 圖13 清嘉慶 黃地粉彩纏枝蓮託八吉祥紋香爐 高23。5釐米 南京博物院藏

阿克當阿銘青花香爐殘器考析(1)——兼談清代督陶官款瓷質供器

▲ 圖14 清嘉慶 青花纏枝蓮託八吉祥紋香爐 高37。5釐米 上海市文物交流中心舊藏

譬如,根據口沿處款識的位置,可知鼎式爐的正確擺放方式應該是一足在前、二足在後。又如,此類香爐器身八吉祥紋的排列順序都是固定的

“蓋、瓶、花、長、螺、傘、輪、魚”

,與其他清代官窯器物上常見

“輪、螺、傘、蓋、花、瓶、魚、長”

(大多數品種)

“螺、長、傘、輪、蓋、魚、瓶、花”

(如大運圓器中的

“彩八吉祥串花九寸盤”

的順序明顯不同。

再如,這些香爐底部都有一圈類似

“澀圈”

的工藝痕跡,但與金元時期為顯著增加產量而進行疊燒的盤碗不同,鼎式爐是因為體形普遍較大,在燒造過程中僅憑三個模製貼附上的器足很難完全支撐起其重量,非常容易開裂、變形甚至倒塌,所以工匠才會在入窯前颳去一圈釉,然後在下邊放置一種能起到穩固作用、應該是類似圓筒狀的窯具輔助支燒,從而出現這種燒成後底部露胎的現象。另外很有意義的一點是,因為自銘中有明確紀年,這件香爐還具有斷代標準器的功用,憑之可以熟悉浙料青花在嘉慶初年時所呈現出的基本面貌。

根據口沿和器腹的兩處銘文可知,此香爐應為

阿克當阿

於嘉慶五年甫任九江關監督後,專門定燒用以在關帝廟中供奉的。關帝信仰在我國由來已久,根深蒂固,特別是明清時期,由於統治者的大力宣揚,其逐漸由民間信仰上升為國家信仰,以至出現了

“縣縣有文廟,村村有武廟”

的景象。清代諸帝對

關羽

極為崇奉,早在

努爾哈赤

建立後金政權之初,即在當時的都城赫圖阿拉周邊建有關帝廟。皇太極繼位後擴建瀋陽城,亦於地載門

(小北門)

外建廟供奉

關羽

,並賜額

“義高千古”

,而清寧宮作為盛京皇宮內

皇太極

的寢宮和舉行薩滿祭祀的場所,也同時供奉著

關羽

的神像。

入主中原後的歷代清帝對

關羽

屢加封號,從順治九年的

“忠義神武關聖大帝”

八字,經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一路增加到光緒五年的

“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帝君”

二十六字

(咸豐五年時改

“大帝”

“帝君”

。清代中晚期,隨著民眾信奉不斷髮展,

關帝

信仰還被逐漸賦予了新的內涵,

關羽

慢慢演變成一些行業公認的保護神和祖師爺。

有統計稱,當時至少有二十多個行業將

關羽

奉為行業神,而在景德鎮,一直到民國時期,

關帝

始終都是全鎮各行幫的共同信仰。

儘管不清楚

阿克當阿

定燒的這件香爐最早供奉在何處,但透過其銘文顯示的官職來推判,很可能是景德鎮御窯廠關帝廟或九江府關帝廟。

在嘉慶二十年

鄭廷桂

增補乃師

藍浦

刊梓的《景德鎮陶錄》中,卷一

“圖說”

之御窯厂部分有

“廠內神祠三,曰佑陶靈祠、曰真武殿、曰關帝廟”

的記載,從

鄭琇

所繪《御窯廠圖》來看,關帝廟就位於御窯廠正門

(南門)

一進門的東側

(圖 15)

。此外,康熙、乾隆、道光歷版《浮樑縣志》卷首的《景德鎮圖》均繪有鎮境內的另一座關帝廟,坐落在市埠渡

(今十八渡)

昌江東岸

(圖 16)

,而《景德鎮陶錄》所繪《景德鎮圖》中僅標識有一處

“老關帝廟”

,位置與縣誌所繪者略有出入,位於南門頭以南、南河北岸

(圖 17)

阿克當阿銘青花香爐殘器考析(1)——兼談清代督陶官款瓷質供器

▲ 圖15 御窯廠關帝廟示意圖 《景德鎮陶錄》

阿克當阿銘青花香爐殘器考析(1)——兼談清代督陶官款瓷質供器

▲ 圖16 景德鎮關帝廟示意圖 道光《浮樑縣志》

阿克當阿銘青花香爐殘器考析(1)——兼談清代督陶官款瓷質供器

▲ 圖17 景德鎮老關帝廟示意圖 《景德鎮陶錄》

相比較而言,因為職責關係,

阿克當阿

定燒香爐就近供奉在御窯廠內關帝廟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九江府關帝廟在治所德化縣境內的城隍廟以西,康熙九年始建,乾隆三十九年重修,同治《九江府志》詳盡記載了每年在這裡隆重舉行三次的致祭儀式。作為

阿克當阿

九江關監督公署所在地,香爐供奉於此也不無可能。除了這兩處之外,雖然饒州府浮樑縣城內和九江府下轄的另外四縣——德安、瑞昌、湖口、彭澤境內也都建有關帝廟,但如果此類香爐並非成批大量燒製的話,那麼供奉在這些場所的可能性應該較小。

(注:本文原發表於《文物天地》2021年第8期,今略作修改)

未完待續

| 金立言博士編著 |

阿克當阿銘青花香爐殘器考析(1)——兼談清代督陶官款瓷質供器

兩慶書屋工作室

關注我們頭條號,查閱更多文章。

歡迎分享、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

liangqingshuwu@163。com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