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足球場外的白袍:你所不瞭解的非洲大陸上阿拉伯人和歐洲人的往事

2023-01-03由 汪小狗w 發表于 歷史

小時候的優素福還是個天真無邪的孩童,被父母的寵愛環繞,關心白沙瓦米飯和阿齊茲叔叔走之前會給的十安那硬幣,所以追憶是細膩、夢幻和童真的。後來他被阿齊茲叔叔帶回店鋪,與哈利勒一道成為店裡的幫工時,他開始成熟起來,熟悉一切殘酷的成人規則,

斬斷對於叔叔或者說是主人不切實際的幻想。

足球場外的白袍:你所不瞭解的非洲大陸上阿拉伯人和歐洲人的往事

2021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阿卜杜勒拉扎克·古爾納的書《天堂》封面

後來他輾轉前往山地,被安排到哈米德家做幫傭,

以前從未習得的《古蘭經》,為他開啟“包含我們過上美好高尚的生活所需要的各種智慧”的眼目。

經文中已有一位先知,與他同名,“真主派另一位優素福作為先知去了精靈和野蠻人之地,將埃及從饑荒中拯救出來”,而他也被阿齊茲叔叔邀請隨行,與商隊一同踏上曠野之路,前往坦尚尼亞更廣闊的內陸。

他們遇見大風、飛沫、蟲卵和目不暇接的死亡,還有矗立在湖邊,猶如火焰牆一般的“地獄之門”。

足球場外的白袍:你所不瞭解的非洲大陸上阿拉伯人和歐洲人的往事

電影《走出非洲》劇照

他在路上不停做夢,那些噩夢也被一一應驗,路途中的旅人、神殿裡的神靈、目的地的部落首領都格外青睞優素福。“真主給了你一種天賦”,預言的天賦,屬於先知。

他所歷經的內陸之旅,將凡人肉身的個體徹底轉變為先驗的另一位先知,與《古蘭經》裡的先知共享同一個名字,或者他就是先知在人間試煉的化身。

他還有最後一道關卡,關於男人在俗世的最後一絲留戀。

足球場外的白袍:你所不瞭解的非洲大陸上阿拉伯人和歐洲人的往事

電影《一次別離》劇照

內陸之旅返航,他迷上了哈利勒的妹妹阿明娜,進入男性止步的內室,奇怪的是,阿齊茲叔叔沒有為此懲罰他,而他卻在哈利勒和阿明娜悲慘的境遇中

參透了以前心生搖曳的內室天堂,被送到山地還在不停描繪的花園,裡面關著的是一個面頰帶疤、心理扭曲、被人利用殆盡拋棄的老女人,她像小黑屋裡的女巫一般,亟需年輕男子的愛慕去獻祭、治癒。還有她的同謀,可惡的阿齊茲,不過是個放貸吸食他人財富,當他人無法承受時,女兒拿來作妾,男孩被當做奴僕,滿是自私野心的“吸血鬼”。他金碧輝煌的家,也不過是堆積骯髒腌臢事的“煉獄”。

足球場外的白袍:你所不瞭解的非洲大陸上阿拉伯人和歐洲人的往事

電影《一次別離》劇照

文中多次出現優素福的懦弱,第一次跟阿齊茲叔叔回家,他在火車上夢見“自己的懦弱裹著滿是粘液的胎衣,在月光下閃閃發亮”,他躺在室外的露臺睡覺時,“他夢見野狗兩腿直立俯視著他,長嘴半張淌著口水,兇殘的目光來回打量著他躺在地上的柔軟身體”。

那是對歐洲殖民者的恐懼,

他們被傳言能吃金屬、能夠命令走獸,

他們作為非洲穆斯林害怕、恐懼,卻沒有勇氣去學習另一種語言,瞭解另一個種族,另一類文化。

作為先知覺醒後,他決定拋棄阿齊茲在他的身體和心靈鑄就的牢籠,急匆匆地奔向未知的德國士兵隊伍,直面身體本能對異族排斥的恐懼,跨出第一步。

足球場外的白袍:你所不瞭解的非洲大陸上阿拉伯人和歐洲人的往事

電影《一次別離》劇照

作為文中忽隱忽現背景的歐洲人已經從沿海逐漸前往內陸,通向高原,邊修築鐵路邊征服。經過優素福父母經營旅店的小鎮卡瓦,逐漸前往山地,山中已有一個傳奇歐洲人佔山為王,路德派的牧師教山區牧民如何使用鐵犁,合唱讚美詩。他們踏平了部落首領查圖所在的遙遠內陸,用政府的法律斷案,而不是敬畏部落的習俗與神明。

足球場外的白袍:你所不瞭解的非洲大陸上阿拉伯人和歐洲人的往事

電影《一次別離》劇照

在坦尚尼亞這片土地上,桑給巴爾居民99%屬於穆斯林,大陸坦噶尼喀中的35%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

兩大宗教在非洲大陸角逐,阿拉伯商人和歐洲商人爭奪貿易和土地,他們邊做生意邊傳播信仰。

“伊斯蘭教和基督教都起源於中東地區、阿拉伯半島。如果我們開啟基督教的《聖經》和伊斯蘭教的《古蘭經》,一系列幾乎是一模一樣的神話傳說出現在眼前。神用泥土創造人類始祖亞當,又創造了夏娃,亞當與夏娃受魔鬼的引誘吃了智慧樹上的果子被趕出伊甸園;人類的新始祖挪亞(努哈)和大洪水 ;亞伯拉罕(易卜拉欣)的故事;摩西 (穆薩)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更讓人驚奇的是《古蘭經》 記載了“新約”《聖經》的故事, 聖母瑪利亞童貞女懷孕、耶穌傳教行神蹟的故事。在這些神話傳說故事中, 有些情節甚至 《古蘭經》 比 《聖經》還要詳細 。”

“從宗教起源看與基督教相比伊斯蘭教是一種更為年輕的宗教。它在教義教規、宗教掌故等許多方面沿革了猶太教和基督教的內容。但是伊斯蘭教只承認爾撒(耶穌)是安拉派遣的六位使者之一。而耶穌的啟示又被教會篡改了《聖經》只是一部已經改寫了的“偽經”。而穆罕默德口傳的《古蘭經》是一部包括了《聖經》在內的最後一部天啟經典。因此伊斯蘭教一方面稱基督徒為“有經人”0;以有別於多神教徒。但另一方面,又譴責基督徒及猶太教徒“篡改天經”“以偽亂真0;隱諱真理”“違背正道”。這樣伊斯蘭教認為它已經戰勝了基督教,吸收了基督教的真理成分,克服了基督教的錯誤,並且由於最後一位先知穆罕默德的存在使基督教成為一個過時的宗教。而基督教也同樣指責伊斯蘭教篡改了上帝的真理啟示,把伊斯蘭教視為野蠻、矇昧民族的宗教。 ”

兩種宗教有著相似的起源故事,不僅如此,兩部經卷中的許多部分有著相互對應的關係。伊斯蘭文化中有末日,“等到世界末日之後,狼人將生活在地獄的第一層,有成千上萬的狼人,他們會吃掉不服從安拉的罪人。”歌革和瑪各會召集各種邪惡的力量爭戰,聯想起由於遍地罪惡被毀壞的索多瑪、蛾摩拉,《啟示錄》裡有七位吹角天使掌管最後的災,人們若沒被記在生命冊,就被扔進火湖;

哈利勒說“石榴集所有水果之大成。它既不是橙子,也不是桃子,也不是杏子,卻包含每一種水果的元素。石榴樹是豐饒之樹本身”,它在《古蘭經》中被稱為“天堂聖果”,

可滌盪嫉妒和憎恨。《列王記下》先知以賽亞用無花果餅醫治瘡,在《聖經》中被引用57次;哈米德說“真主創造了七重天,最高層是伊甸園”,而亞當夏娃就是從伊甸園被驅逐的。

如上文所說,兩部經卷有一定相似之處,只是由於持續幾百年的十字軍東征、中東以色列衝突、霸權政治等原因導致彼此矛盾逐步加深。但是面對其他更不具有相似性,譬如與佛教有一定淵源的印度教,哈米德的敬畏之心蕩然無存,即使他的朋友印度人卡拉辛加威脅要揍他,他還是不停地嘲笑他是一個榕樹商人、騙子和撒謊精,只因他信仰錫克教,與一神教的伊斯蘭文化毫無關聯。

這是一部宗教色彩濃郁的小說,畢竟它的名字就叫《天堂》,每個章節都會引出幾段《古蘭經》裡的神話,偶爾穿插一丁點基督元素,人們說的話夾著斯瓦希里語、阿拉伯詞彙,翻開書,

就如跟隨一位穆斯林嚮導,順著1886年德國人修築鐵路的內陸之旅,探尋商旅之路、異國風情和各色人物,古爾納想要借文學探尋被神變亂語言、停工的巴別塔,本該通往的《天堂》,究竟歸依何處。

引用:1。《論伊斯蘭教與基督教的相同性 ———當代世界社會和諧的新思路》,高文新,載《社會科學戰線》2005年第1期,18-19頁。

2。《伊斯蘭與西方的衝突 一個自我實現的文化預言 》,田文林、林海虹,載《世界經濟與政治》2002年第1期,32-33頁。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