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兩次都沒聽懂端妃的暗示,是甄嬛最大的失誤

2023-01-02由 易七讀書 發表于 歷史

整部《甄嬛傳》,我最欣賞的女性角色是端妃和太后。

她們都具有“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戰略能力,高瞻遠矚、見微知著。更可貴的是,她們既能平穩上位,又能守住初心。

她們都曾遭受生活的無情鞭撻,在這個吃人不吐骨頭的後宮裡浸染多年,但她們依然飽含溫情,最大限度地對他人給予幫助。

這一點,後半場的甄嬛就不如她們。開掛後的甄嬛,總給人一種冷冰冰的感覺。當然,這無關對錯,只是一個人的選擇而已。

兩次都沒聽懂端妃的暗示,是甄嬛最大的失誤

端妃和太后的綜合能力如此不分伯仲,所以,太后能知道富察貴人流產是皇后搞得鬼,那麼端妃自然也是心知肚明。

並且,端妃那麼喜歡孩子,一定是想保全甄嬛,提醒她做出最徹底的防範措施。

帶著這樣的心裡預設,我們再來一起看看,端妃同甄嬛的第一次秘密對話。

太后用一盒香粉使皇后的詭計不攻自破,巧合的是端妃也發現了這個作案工具,果然是後宮最頂級的女boss,連破案的突破口都一樣。

兩次都沒聽懂端妃的暗示,是甄嬛最大的失誤

端妃入宮多年,自然是瞭解華妃的。

她雖然跋扈驕橫,卻是心直口快、有勇無謀。做什麼壞事都流於表面,是一眼就能被人識破的那類人。

所以,富察貴人流產排除松子這個表面兇手之外,華妃自然也被排除了。

那麼,有沒有可能是華妃的狗腿子曹貴人乾的呢?

如果開上帝視角看,曹貴人沒這個客觀優勢。她既不懂香料,若是沒有華妃的幫襯,基本弄不到製作香粉的原材料配方。

從安陵容配製香料陷害富察貴人的流程看,應該是皇后透過內務府給安陵容弄來了富察貴人使用的香粉的原材料,然後安陵容模仿製造,再用在松子身上,才有了這樣一個此地無垠的打胎案件。

從後往前分析,曹貴人的可能性也很小。

既然是這樣,端妃漏夜拜訪甄嬛,就不可能是單純地讓她注意曹貴人這個對手。

即便為了孩子著想,端妃也會讓甄嬛注意皇后,仔細看這段對話。

端妃提醒甄嬛要小心曹琴默,隨後甄嬛接了一句:“此人蘊鋒刃於無形,我數次都險些吃了她的暗虧。”

兩次都沒聽懂端妃的暗示,是甄嬛最大的失誤

從甄嬛的話裡可以看出,後宮裡的人都知道曹貴人是個禍害,這也是心照不宣的秘密。因為她從不掩藏自己惡人的形象,壞的相對直接。

這樣一來,甄嬛勢必對曹貴人更加防範,所以端妃無需再說什麼。

而偏偏端妃又說:“華妃若是猛虎,曹琴默便是猛虎上的利爪。不過你要知道鋒刃在誰的手中,就能小心避開。”

端妃說到這,甄嬛一直是有些疑問的表情,內心os:這些我都知道啊,你到底想說什麼?

兩次都沒聽懂端妃的暗示,是甄嬛最大的失誤

甄嬛似乎在等著端妃說出點什麼驚天的秘密,可是端妃卻話鋒一轉,似乎是說了句無關緊要的:“

只怕是深受其害,卻連對手都不知道是誰,那才是真正的可怕呀!

說完這句話,端妃拍了拍甄嬛的手,並且極為適時地咳嗽了起來。

兩次都沒聽懂端妃的暗示,是甄嬛最大的失誤

正常情況下,人只有想要表達特殊情感的時候,才會發生肢體接觸。比如開心的時候,想要擁抱對方;孩子惹你生氣的時候,忍不住手腳並用。

端妃同甄嬛不過兩面之緣,根本涉及不到多大的交情。這麼做,就是為了強調“

只怕是深受其害,卻連對手都不知道是誰,那才是真正的可怕呀”

這句話的重要性。

兩次都沒聽懂端妃的暗示,是甄嬛最大的失誤

而且端妃的“咳嗽”,次次都是恰如其時的。

跟皇上說話的時候,被華妃欺負的時候,還有就是為甄嬛救場的時候。這裡多多少少有些表演的成分在,因為這是她最鋒利、卻又是最不起眼的武器。

所以,在這個時候咳嗽了起來,是端妃有些心虛的體現。

端妃拿著一個香粉盒來給甄嬛破案,說來說去也沒表明兇手到底是誰。

最後把矛頭指向了華妃,因為端妃同華妃有宿怨,不得不誤導甄嬛,讓甄嬛替她報仇雪恨。

可是這樣一來,甄嬛便會忽略掉皇后這個最大的幕後黑手,孩子便會有危險。這也是端妃最不願看到的結果,於是便含蓄地提醒了甄嬛:

你不知道的那個對手,才是最應該防範的。

這就排除了曹貴人,當然也排除了華妃,那麼這後宮裡還有誰有能力、有資本、有機會幹打胎的買賣呢?!

兩次都沒聽懂端妃的暗示,是甄嬛最大的失誤

端妃覺得自己不夠坦蕩,有些誤人真心,於是用咳嗽掩蓋了自己的心虛。

也許是因為端妃說得太含蓄了,也許是甄嬛輕敵了。總之,端妃的這次提醒,甄嬛完全沒能領會其中的深意,導致上了安陵容的當。

第二次,發生在甄嬛流產後,端妃又提醒了甄嬛一次。

甄嬛失子難過,帶著槿汐出來散心。

無意中,走到了端妃的宮門前,於是便進去探望病中的端妃。也巧了,有人說是不能給懷孕的人送鞋的,偏偏端妃給孩子送的就是鞋。

甄嬛感念端妃的“送鞋之情”,沒有過門不入之理。

兩次都沒聽懂端妃的暗示,是甄嬛最大的失誤

端妃看見如此形銷骨立的甄嬛,禮貌而關懷地問道:“許久不見了,你怎麼也消瘦成這樣了,身體還好嗎?”

甄嬛對端妃的聰慧頗感意外,讚揚地說道:“娘娘身邊服侍的宮人雖少,但娘娘耳聰目明,不出門盡知宮中事。”

說到“不出門盡知宮中事”的時候,端妃有個側著頭、瞭然的神情,似乎甄嬛小產,是她早就料到的事。

兩次都沒聽懂端妃的暗示,是甄嬛最大的失誤

她對甄嬛的遭遇表示同情,安慰她道:“我呀,知道的都是些表面的事。你這樣驟然失子,只怕是要傷心死了。”

端妃強調“表面的事”,又是在提醒甄嬛,不要被表象迷惑了,真實的原因你沒有發現。

甄嬛不疑有他,很自然地說:“娘娘說是驟然失子,但我年前吃壞過藥,怕是長久傷了身子也未可知。”

端妃聽聞,使勁地搖了搖頭,肯定地說:

“那也未必呀。”

兩次都沒聽懂端妃的暗示,是甄嬛最大的失誤

見甄嬛還是不開竅,端妃說得更加直白了些:“依我看來,

年世蘭不會那麼蠢

,要在她執掌後宮的時候,讓你出事。以她的性子,也就是想壓壓你立威而已。她要是知道你小產,恐怕比誰都害怕,這倒是弄巧成拙了。”

兩次都沒聽懂端妃的暗示,是甄嬛最大的失誤

到最後,甄嬛還是沒有聽懂端妃的弦外之音,仍然堅持自己固有的認知:“弄巧成拙也好,有意為之也罷,我只恨眼下,喪子之仇是報不了了。”

端妃當然想華妃死,但她也想讓甄嬛開化。不要只看到露出水面的華妃,也要注意到潛藏在水下的暗礁。

所以一晚上提醒了甄嬛三次:“表面的事;那也未必;年世蘭不會那麼蠢。”

只怪甄嬛閱歷太淺,看不懂風平浪靜的湖面下暗藏的危險。看似波瀾不驚,實則是靜水流深。

那麼問題又來了,既然端妃對皇后的手段眼明心亮,為什麼不直接告訴甄嬛呢?

交情不夠。

兩次都沒聽懂端妃的暗示,是甄嬛最大的失誤

職場上預設的規則是:多說官話,少說真話,別說壞話。

甄嬛對端妃的瞭解只停留在,她是一個病弱、不願摻雜是非的通透之人。而端妃對甄嬛的瞭解,僅限她是一個相對良善、能幫助自己除掉華妃的有用的人。

倘若同甄嬛直接說皇后的壞話,以甄嬛對皇后的片面認知,難免覺得自己愛生事端、是個輕浮的人。

萬一因此疏遠自己,有因小失大、得不償失之險。

也就是大家常說的,職場上交淺言深是大忌。

所以端妃只能言盡於此、點到為止。能不能懂,全看甄嬛的悟性。

可惜啊,甄嬛被華妃限制住了眼界,一葉障目,無暇他顧。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才看清皇后的真面目。

韓寒說:聽過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是啊,每個人的路,只有自己去走才知道深淺。只有自己經歷了苦痛,才能涅槃重生。

自古英雄出煉獄,從來富貴入凡塵。

公眾號:易七讀書,關注有禮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