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陰囊脹痛,附睪炎,源起肝鬱,一方平肝通絡,瘀去結散,通則不痛

2022-11-28由 林醫見解 發表于 歷史

賈某,男,47歲,長途司機。訴陰囊內反覆脹痛半年,加重1個月,久坐或行房後明顯。

半年前曾在外院診為急性附睪炎,予抗生素治療,症狀緩解後停藥。近1個月,陰囊疼痛再次出現,久坐或者同房過後明顯。

陰囊脹痛,附睪炎,源起肝鬱,一方平肝通絡,瘀去結散,通則不痛

查體:觸診兩側附睪尾部增大、有結節,輕觸痛。

刻診:尿黃,無明顯尿頻、尿急、尿痛等不適,大便正常。納寐尚可,口乾,無腰痛。舌質暗淡,苔白,脈滑。

陰囊脹痛,附睪炎,源起肝鬱,一方平肝通絡,瘀去結散,通則不痛

方藥:柴胡、威靈仙、蒲公英、牡蠣、澤蘭、陳皮、青皮、夏枯草、白芍、五靈脂、金銀花、紫花地丁、甘草

服藥14劑後,陰囊脹痛減輕,前方加小茴香、川楝子,續服14劑,諸證消失,複查彩超提示睪丸、附睪未見異常。

陰囊脹痛,附睪炎,源起肝鬱,一方平肝通絡,瘀去結散,通則不痛

附睪炎多由於寒溼之邪,侵襲肌表不得外解,日久鬱而化熱。或久居溼地、坐地寒溼,寒溼下犯,血脈不利,血凝而氣滯,腎子經絡阻遏,釀熱化膿。

飲食不節,嗜食肥甘厚膩,損傷脾胃,運化失職,溼濁鬱而化熱;房事不潔,邪毒內侵,侵襲腎子;跌僕損傷,腎子絡傷血瘀或兼感外邪,化熱釀膿而成。

本案患者考慮為肝鬱氣滯,經脈不利,血瘀痰凝,治療當以疏肝理氣、活血化瘀、清熱散結為主。

陰囊脹痛,附睪炎,源起肝鬱,一方平肝通絡,瘀去結散,通則不痛

方取青皮破氣平肝,引諸藥入肝經;威靈仙祛溼通絡,金銀花、紫花地丁合蒲公英,清熱解毒、消癰散結。

白芍、甘草酸甘化陰,柔肝緩急止痛;五靈脂活血祛瘀,散結止痛;夏枯草、牡蠣軟堅散結消腫。

陰囊脹痛,附睪炎,源起肝鬱,一方平肝通絡,瘀去結散,通則不痛

柴胡疏肝解鬱;澤蘭清熱利溼解毒;陳皮理氣調中,燥溼化痰;甘草清熱解毒,兼調和諸藥。

複診後加小茴香溫經散寒止痛,川楝子行氣止痛,與上藥合用,共同起到疏肝理氣、活血化瘀、清熱散結之效,氣行血行,氣血調達,瘀去結散,故通則不痛。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