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電影《摩根》: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2022-03-21由 真的天空 發表于 歷史

風險管理專家李(凱特•瑪拉飾)被公司派往地處偏遠的實驗室,配合對出了點小狀況的基因工程專案L-9進行評估,以決定是否終止實驗。結果,一場殺戮的夢魘由此開端……

摩根(安雅•泰勒-喬伊飾)就是L-9,人工合成DNA創造出來的神秘生物“產品”。摩根實際年齡雖只有五歲,卻已超乎尋常地長成聰穎壯實的大姑娘,實驗專案的科學家都將她當自己孩子般珍視和寵愛。

摩根的身上免不了出現青春期的懵懂和叛逆,但這種人類發育的必然過程放到人造生物卻是滅頂之災。

她一怒之下,捂住專案總監鄭博士(楊紫瓊飾)的口鼻,親手悶死了這個之前一直稱之為“媽媽”的人。此時淚光閃爍的摩根內心是崩潰的,留下一句:你早該告訴我,我到底是什麼?

“我到底是什麼?應當成為怎樣的人?”——哲學一樣的問題,這是電影劇情圍繞的一箇中心點,但恰恰是一個無人能解的死結。

電影《摩根》: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摩根是誰?是個機器,本質上和微波爐沒什麼區別。李反覆糾正實驗室其他人的口誤,應該稱“它”而不是“她”。標準的定義當是鄭博士向總部彙報時說的那樣:一款具有自我意識更接近人類的、精良而溫和的人造生命。連摩根也知道,自己只是一款有待量產的研發樣品。

但問題就在於:作為機器,摩根的自我意識開始覺醒,從內心渴望自由意志;作為人,摩根的情感發育卻遠未成熟,不善幽默,不懂寬恕,除了“愛”餘下的就是刻骨的“恨”,無法理解生命的意義。

摩根有柔軟感性的一面。曾是一個常咬著手指羞怯可愛的小姑娘,對引領她步入神秘森林的艾米(蘿斯·萊斯利飾)有著無限信任,因為艾米告訴她:你要學習如何成為自己。深邃幽藍的納瓦爾湖是摩根想念的天堂,最終她逃離了地獄一樣的封閉空間。當面對那一片魂牽夢繞的藍天碧水,溫熱欣喜的淚水奪眶而出。

電影《摩根》: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她要求真的不算多,渴望親近大自然,渴望得到愛,尤其是媽媽的愛。但當她闖禍後被捆綁起來準備銷燬時,任憑她怎麼哀求怎麼道歉都無濟於事,機器人是不被允許犯錯的。她哭著喊媽媽,鄭博士冷冷地告訴她:你從來都沒有媽媽。於是,摩根徹底絕望了,一場慘絕人寰的悲劇不可避免地發生,讓這個親如一家的實驗組全軍覆沒。

摩根的骨子裡確有暴戾嗜血的一面。無論是受傷的母鹿、還是惡意激怒它的精神評估師,甚至那些創造它、保護它的科學家,只要讓它感受到恐懼、背叛和敵意,都無一倖免。它下手兇狠,毫不留情,或咬斷脖頸,或一槍爆頭,或刀起刀落,或毒針推注。此時我們看到摩根的眼神是凌厲而冷漠,但也並非想象中的凶神惡煞,像是例行公事地在完成一件任務。

摩根無法超越它原本的武器屬性,但這能怪它嗎?也許當初創造這件人形兵器時,某些人就在基因裡寫下了罪惡程式碼,諸如不計後果、為我所用、斬盡殺絕等等。而那些無根的愛,沒有播種,缺少修剪,就像飄零的樹葉,自生自滅。

電影《摩根》: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人工智慧科技的飛速發展,隨著機器自主學習、自我迭代,從而進化出自有的一套邏輯價值當是情理之中的事。正如此,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人類深層次的憂慮也日漸浮出水面。“我將哪裡去?”,人類至少應該比機器想在前面吧。

《摩根》屬於軟科幻型別的電影,不求宏大場景視效,沒有超炫酷的高科技道具,重在科幻背景下的科學倫理思辨、不同人物性格命運。影片在懸疑氣氛營造、驚悚節奏把控上有著獨到的魅力。最大高潮在於最後的高能反轉:不諳水性的摩根被李牢牢地摁在水裡淹死,一個重大安全隱患消除了。

公司高層決定,徹底終止L-9的研製,批次生產另一種更先進的型號L-4,其最好的樣品就是李。這個風險管理專家竟然也是人造生物!只不過更加果斷敏銳、服從指令,更加冷酷無情。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這是一盤很大的棋。

電影《摩根》: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片尾,李端坐著,目光怔怔凝視前方,它的一雙手掌開始慢慢翻轉,恰如摩根特有的情緒即將失控時的手勢。L-4的自我意識是剛剛喚醒、還是被掩藏了許久?我們不得而知,但細思極恐。

電影《摩根》: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