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如何客觀評價魯迅“漢字不滅,中國必亡”這句話?

2022-03-19由 鄧天真 發表于 歷史

魯迅,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字豫才,浙江紹興人。

著名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民主戰士,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之一。

如何客觀評價魯迅“漢字不滅,中國必亡”這句話?

在民國時代,魯迅先生如同一個狂人,針砭時弊,在那個時代發出最為有力的吶喊,對當時的國人起到一定的警醒。

但就是這麼一個愛國的人,為何在《病中答救亡情報訪員》中說過這樣一句話:漢字不滅,中國必亡。

他說得對還是不對?

那麼就有人說了,現在漢字也在,中國也未亡,所以魯迅說的是錯的。

如何客觀評價魯迅“漢字不滅,中國必亡”這句話?

那麼魯迅真的是錯的麼?

也不盡然,因為要理解一個人、一句話,都要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來理解,這樣才不會有失偏頗。

如何客觀評價魯迅“漢字不滅,中國必亡”這句話?

當然了,也不要過分解讀,就比如魯迅先生說他家門口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也是棗樹。

人們非要讓棗樹反映當時社會的黑暗,棗樹能有什麼辦法呢?

話題扯遠了,我們先來看看魯迅說這句話的時候是什麼時候。

當時正是新文化運動,當時的西方先進思想在魯迅、郭沫若等人出國留學時都接觸過,當時的主流思想都是破除舊思想才能拯救中國。

破除舊思想,就要用一種新思想來代替。

如何客觀評價魯迅“漢字不滅,中國必亡”這句話?

但破壞容易,重建就比較困難,因為當時中國文盲佔的比重比較大,大字不識一籮筐的人太多了。

這和當時的社會階級有很大關係,也和當時使用的繁體字也有很大關係。就如同魯迅《孔乙己》中寫過的茴香豆的茴就有四種寫法。

這就極大的阻礙了讓國人認識、接觸、學習新思想的腳步,當時的魯迅、郭沫若等人認為如果能用拉丁文這種比較簡單的文字來代替,中國接觸新思想的人也就更多。

所以魯迅在這樣的情況下說出:漢字不滅,中國必亡,這樣的話語來也是能夠理解的。

但理解歸理解,如果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失去了自己的文字,就失去了文化傳承的載物,所以魯迅的想法還是太過於激進。

如何客觀評價魯迅“漢字不滅,中國必亡”這句話?

幸而後來漢字只是簡化,並未改為拉丁文,不然中華五千年傳承下來的文字就會丟失,就丟失了靈魂。

現在,經過這幾十年的發展,中國在國際的地位也越來越高,學習中華文字、中華文化的外國人也越來越多。

所以,對於魯迅說的這句話我們應當客觀地去理解,去評價。

你對此有什麼看法呢?歡迎您留言討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