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揭開雲岡堡的神秘面紗

2022-03-06由 晉鄉情 發表于 歷史

揭開雲岡堡的神秘面紗

揭開雲岡堡的神秘面紗

明朝時期,蒙古部族是明朝的心腹大患,明廷為了防禦蒙古族,在北部邊防沿線設立了九個軍事重鎮,其中大同鎮因靠近北京、比鄰宣府及其周邊所分佈的強大蒙古部族,軍事地位非常重要。為了加強軍事防禦力量,絕大部分時間大同鎮都在修邊、築堡。而此時,大同鎮大邊、二邊俱失守,棄為虜地,鎮城“孤懸極邊,與胡虜共處一地,無寸山尺水之隔” ,完全暴露於外。為了加強防禦力量,整個嘉靖朝,明廷在大同鎮修建軍堡49個,雲岡堡即在其中。

明時,雲岡堡屬於“腹裡”地區, 處於大同與高山之間,歸大同鎮左衛道北西路,位於大同通往左雲的交通要道,無分管邊牆,只管轄火路墩八座。雲岡堡興建於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經過幾次修建,萬曆二年(1574年)形成上堡、下堡並存之勢。清朝以後,改為民堡,原屬大同府管轄,後歸朔平府,民國三年(1914年),又歸大同。上堡地處雲岡山頂,生活取水不便,遂廢棄不用。下堡位於雲岡山前,交通發達,生活便利,加以雲岡石窟的名聲,逐漸擴大,成為雲岡鎮的中心村。2009年,為配合大同市雲岡大景區規劃建設,雲岡堡村整體搬遷,存在了五百多年的雲岡堡成為雲岡景區的一個組成部分。

 一、 “右衛保衛戰”與雲岡堡的建置

“右衛保衛戰”爆發的導火索是“桃松寨事件”。桃松寨是俺答之子辛愛黃臺吉的第三妾,其與辛愛部下收令哥私通,被辛愛發覺,桃松寨怕被問罪殺頭,於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十一月間與收令哥出逃,前來明朝大同新平堡投降,守城人接納之,宣大總督楊順收留之,並送到京城,請功邀賞。辛愛在俺達幾個兒子中,實力最強且兇殘狡詐,在得知桃松寨投降明廷後,異常憤怒,嚮明朝要人,被拒絕,遂縱騎擄掠塞內,大同左、右、威遠、平虜四衛諸墩堡盡為攻毀,尤其右衛城被重重包圍長達八個月之久。右衛城中“並灶而食,拆屋而爨,號哭之聲遍於里巷,勢甚倒懸,危在旦夕。”而總督楊順卻“未能出一奇、發一矢,以校尺寸,乃往往殺愚、幼小民以報首功。” 右衛危在旦夕,大同城岌岌可危。明廷加緊更易文武大臣,令兵部侍郎江東急去宣大暫行總督事,與巡撫楊選、總兵張承勳帶領主客兵數萬人,進軍大同右衛。接著,兵部尚書楊博調集各鎮兵馬,籌備糧餉,統率大軍隨後增援。蒙古部眾久圍右玉不下,聽到明朝大軍即將到來的訊息,隨即移帳逃走,解除了對右玉城的包圍。

右衛城保衛戰後,為了加強邊防,防止蒙古部族再次進攻,兵部尚書楊博暫時留在大同,整頓軍務。當時,“墩堡悉毀於虜,遺一孤城於極塞外”。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四月,總督宣大尚書楊博因右衛圍解,上書言:“大同中、東、西三路,俱當添設墩堡,而西路尤急,請發兵部銀三萬兩修牛心山、雲陽鋪各舊堡,而別築新堡於紅土鋪、黃土坡二處,仍於各堡空內,每四里修墩一座,分軍戍之。”所修之堡分別為雲岡堡、雲西堡、雲陽堡、牛心堡、黃土堡、紅土堡。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五月,六堡全部竣工,用時大約一年。該六堡處於鎮城、高山、左衛、右衛之間,扼守由塞外通往大同交通要道。又鑑於右衛保衛戰糧食轉援困難,往來接濟不便,明政府遂於雲西設定六堡。

據《重修雲岡堡記》記載,雲岡堡建成之後“設操守一員,把總二員,坐堡一員,召募官五百名”。是由“我□巡撫楊爺、鎮守張爺垂恩”修成的。巡撫楊爺指大同巡撫楊選,其任命時間是嘉靖三十七年三月,八月丁憂,嘉靖三十九年復任,第二年調離;鎮守張爺是指大同鎮總兵張承勳,亦於嘉靖三十七年三月任命,嘉靖三十八年六月調離。大同巡撫楊選、總兵張承勳俱受命於鎮城危難之際,為右衛之戰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三雲籌俎考》也有同樣記載:“嘉靖三十七年,總督楊、巡撫楊添設永嘉、瓦窯二堡,召募軍一千名,馬二百匹。是年七月,復添設牛心、雲陽、雲西、黃土、紅土五堡,召募軍三千六名,馬十二匹。八月添設雲岡堡、召募軍五百名。”

該堡即雲岡下堡,位於雲岡崖前,現今幾無印跡,唯餘迎薰門以西、以南和懷遠門以南幾小段堡牆。雲岡石窟管理人員為了加強防護,緊挨其殘留牆體另砌磚牆一道。

揭開雲岡堡的神秘面紗

揭開雲岡堡的神秘面紗

二、重修雲岡堡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所修雲岡堡系在舊石佛寺堡基礎上草創而成,因此,時隔不久就不能滿足軍事需要。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在原來的基礎上予以重修。關於這次重修,《重修雲岡堡記》載該堡“累年風雨推壞,操守吳公殫厥心思,隨其規模,委把總陳公,用本堡軍士,河南運土,修造堡門一□、□樓一座,築堡東面敵臺三座,上蓋城樓□間;修公館二所;修塌堡牆一面,周圍欄□牆,挑洗壕塹;修蓋披塌營房百間,改□□裝,什物鮮明;要路挑挖,磚窯三百餘個;□飭火路烽火候、墩臺十座。公早興晚休,□□不問巨費,區處捐財,不時犒賞,始終勤□,一一修飭。”

嘉靖四十三年對雲岡堡的重修由操守吳公、把總陳公任總指揮,在原來規模上用本堡軍士取十里河土加以重修。“修造堡門一□、□樓一座,築堡東面敵臺三座,上蓋城樓□間。修公館二所。同時休整了坍塌牆體一面,並且在堡牆四周挑壕塹一道。”敵臺、城樓的修建,完善了雲岡堡的防禦功能,而挑壕塹,更是形成縱深兩條防禦帶。同時“修蓋披塌營房百間,改□□裝,什物鮮明;要路挑穵,賺窯三百餘個;□飭火路烽火候、墩臺十座。”此次重修,不僅加固雲岡堡牆體,而且堡內營房也修葺一新,重要交通道路也增加防禦設施,堡外亦修建墩臺。經過此番整治,加強了雲岡堡的整體軍事防禦力量。

三、另築新雲岡堡

據光緒《左雲縣志》載:“雲岡堡東至大同,西至高山,各三十里;南北俱村,接火墩八座。新舊二堡:舊設崖下,嘉靖之戊午也;因北面受敵,議移崗上,萬曆之甲戌也。舊者仍留,以便行旅;新者尚土築,女牆系包磚,共高三丈五尺,周圍一里五分,下有寒泉,皆佛窟,亦靈境也。” 嘉靖戊午即嘉靖三十七年,該年所修之堡即舊堡也稱下堡,位於崖下,嘉靖四十三年予以重修。其位於大同通往左衛(現左雲)的交通要道,軍事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但因“舊城地形卑下,北面受敵” ,即於崖北創築一新堡即上堡,並移官軍於此,這一年是萬曆甲戌年,也即萬曆二年(1574年)。嘉靖四十三年至萬曆二年僅僅十一年的時間,崖前之下堡因地形低下,不易防守,遂於崖上新建一堡,改變了舊堡地形低下,容易受敵的囧勢。

新堡“女牆磚砌,通高三丈五尺,週一裡四分零,設操守官一員,所領見在旗軍二百一十八名,馬一十二匹,火路墩八座。”從此,“新堡既築,有險可據,且鎮城萬姓所用煤炭皆仰給於此,有警據險、固守亦足保障。”雲岡堡不僅位於大同通往左雲的交通通道,而且處於大同煤炭中心。其東為晉華宮國有煤礦,西面為吳官屯煤礦,周圍則遍佈小煤礦。因此,雲岡堡的修建不僅是控制交通要道,而且也是為了保障鎮城百姓所用煤炭。

據實地調查,雲岡上堡略呈方形,周520米。堡牆高約9米,牆頂寬約4米,除南堡牆的西部坍塌,其餘儲存相對較好。該堡開南門,門洞牆基處外露石條5層,外有呈半圓的甕城,開西門。堡門外西南殘留有玉皇閣臺基,玉皇閣位於二十窟窟頂,其下為著名的露天大佛。

揭開雲岡堡的神秘面紗

四、“連牆”的修建

雲岡上堡修成於萬曆二年,下堡為了行旅方便也仍然保留。據《三雲籌俎考》記載,萬曆十四年(1586年)由於“新堡缺水,復於二堡相聯,東西修築連牆二道,中有敵臺鋪房,萬一有警,取水者有所趨避,而戍守者恃為重關,此該堡之兩利也。”由此可知,兩堡之所以相連一是由於新堡地勢高下嚴重缺水,為了安全取用舊堡之水;二是為了加強防守。並且中間也修築了敵臺鋪房,作為取水者和戍守者躲避蒙古部族的場所。同時,“崖下還有兩道圍箍堡城的土牆,亦各有堡門,門洞上鑲嵌石刻題額,東曰迎薰,西曰懷遠,萬曆十四年立。”

目前崖下連牆已無,窟頂連牆儲存較好,呈八字形。其由雲岡上堡東南、西南兩角,分別向南延伸。西八字牆位於三十、三十一窟之間,長約100米,其北部牆體部分坍塌。東八字牆位於雲岡石窟第八、九窟之間,長約80米。連牆“顯然是堡城的附屬設施,為的是保護上下山之路的暢通,保證二堡間的相互聯絡與援助。”據實地調查,推測十四窟與十三窟之間為下堡通往上堡的道路。

揭開雲岡堡的神秘面紗

 五、結語

綜上所述,嘉靖三十七年因為明蒙矛盾激化,爆發右衛之役,該戰結束後,為了方便往來接濟,加強應援,明廷遂在雲岡崖前修建雲岡堡,由於此堡是在舊石佛寺堡基礎上草創而成,因此只短短几年,便不經風雨,不能滿足軍事防禦需要,嘉靖四十三年明政府在原來基礎上重修雲岡堡。經過隆慶和議,實行封貢互市,明蒙之間的矛盾在此後有所緩和,戰爭大幅減少,但為了防患於未然,明政府依然對所存在的軍堡予以大量重修包磚加固。萬曆二年,因為雲岡舊堡地勢低下,容易受到蒙古部族的入侵,故此在崗上又重築新堡。由於新堡取水困難及為了加強防守,萬曆十四年,又把雲岡新舊二堡連通。有明一代,對雲岡堡的修建共有四次,前兩次修建於明蒙關係緊張之際,後兩次則修建於明蒙議和關係緩和之時。入清以後,雲岡堡成為民堡。經過五百多年風雨侵蝕及人為的摧毀,目前雲岡下堡坍塌嚴重,上堡雖然相對儲存完整,但堡內早已夷為平地。為防禦蒙古部族而建的雲岡堡,其不僅是民族衝突與融合的歷史產物,更是雲岡石窟不斷變遷的見證者。

本文轉載自雲岡石窟官微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