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一個先秦祭祀“五帝”的地方、一個秦始皇舉行加冕禮的地方

2022-02-17由 清風堂書法於紅波 發表于 歷史

鳳翔雍山血池遺址、靈山淨慧寺探古尋幽一日穿越

(五)雍山血池遺址(下)

這兩天,在寫作的過程中,我在網上搜索查閱了大量的文史資料和關於血池遺址考古發現的新聞報道,但是對於漢代的雍五畤始終有一個問題搞不明白。那就是,雍五畤是被漢人全部設立在雍山之上一起祭祀?還是秦四畤依然在過去的地方,只是在雍山增設了北畤?

因為在前面已經寫到,除過北畤和吳陽上下畤之外,其餘的鄜畤和密畤都不在雍山,特別是密畤,還在離雍山近二十公里外的渭水南岸。所以,作為遠在百里之外長安的漢天子來雍山祭祀不可能跑來跑去,而應該是在一個地方進行完全部的五峙祭。

因此,極有可能是漢代在雍山不僅設立了北畤,而且將其他四畤也一併安置在這裡。

對於這一點,《水經注》(卷十八)裡是這樣說的:“雍有五峙祠,以上祠祀五帝。”

由此可見,漢代在雍山修建了五峙祠,設立了完整的五峙祭祀系統。這也是現在雍山廟簡介中說,雍山廟建於漢代的主要依據。

但是,不管是秦人的雍四畤還是漢人的雍五畤,千百年來一直沒有歷史遺蹟的發掘來印證,只存在於史書當中。對此,甚至有人對司馬遷《史記》中的記載真實性提出了質疑,認為是司馬遷的杜撰。

直到血池遺址的發掘出土,這些才得到了印證。

一個先秦祭祀“五帝”的地方、一個秦始皇舉行加冕禮的地方

經過查閱當年的新聞報道可知,雍山血池秦漢祭祀遺目前共確認相關遺蹟包括各類建築、場地、道路、祭祀坑等3200餘處,已在各類祭祀坑中出土器物2109件(組),主要有玉器、青銅車馬器以及小型木車馬等專門用於祭祀之物。

我們探尋的第一個遺址就是“壇場”遺址。

壇場遺址位於雍山廟南邊約一公里處的山樑上。這裡地勢平坦,中間是一個高約五米的饅頭狀的土丘,上面已經長滿了雜草,在南邊有一條不足二尺的小路直通頂部。但是對於我們這些不懂歷史考古的人來說,完全看不懂,感覺就是一個大土堆。而對於平臺下面的兩級平臺,由於種著麥子,在我們的眼裡就和兩層梯田無異。

在這兩天查閱資料的過程中,才逐漸認識了這個土丘及其下面臺階的真實身份。

原來凸起的土堆及其下面的三級平臺就是古代祭祀用的“壇場”。類似於北京的天壇地壇。中間凸起的為壇,是用夯土築城。壇下面的三級平臺為垓,由上到下依次為一垓、二垓、三垓。

一個先秦祭祀“五帝”的地方、一個秦始皇舉行加冕禮的地方

透過觀看考古專家拍攝的“壇場”區域性解剖照片,可以看出在一垓之上緊緊環繞壇的位置,有一圈壕溝,這個被稱作“壝”。在“壝”的外面還有四塊平整的小場地,被稱作“場”。

一個先秦祭祀“五帝”的地方、一個秦始皇舉行加冕禮的地方

血池遺址區域性解剖發掘的“壇場”結構

這個“壇場”遺蹟也完全符合史書記載的“高山之下,小山之上;封土為壇、除地為場、為壇三垓”的秦漢祭畤建築要求。

當然,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兩張圖片都是2016年考古專家拍攝的當時的考古現場。我們去的時候,這些區域性解剖開挖的地方已經全部保護性回填,除過壇中間那一塊回填後沒有長出草以外,其餘地方已經全部被雜草覆蓋,一點都看不出開挖的痕跡。

我們探尋的第二個遺蹟為“祭祀坑”遺蹟。

這個祭祀坑位於壇場遺址西南方向的血池村附近的山前臺地上。據資料記載,這個祭祀坑數量較多,共有三類:一類是車馬坑,一類是馬牛羊的牲肉埋葬坑,最後一類則是空坑。

一個先秦祭祀“五帝”的地方、一個秦始皇舉行加冕禮的地方

我們到達那裡的時候,遺址周圍都用鐵絲網圍著,簡易門上也加著鎖,我們只能站在外面遠遠的看幾眼,拍兩張照片,悵然而歸。

在這個祭祀坑遺址的下面,我們也發現了和壇場一樣的“垓”遺蹟,而且這裡的垓比壇場的垓看起來更明顯,三垓之下還有從不同方向通向三垓的道路。在這兩天的查閱資料中,我也知道了這在過去被稱作“神道八通”,即當年參加祭祀的人員身份不同,其所走的道路也不相同。

一個先秦祭祀“五帝”的地方、一個秦始皇舉行加冕禮的地方

站在山路上,看遠處田疇陌陌,遺址上旌旗獵獵,耳邊山風習習,恍惚間我彷彿看到了秦人先祖率領族人百官神情肅穆在雍山敬天祭土。

看到了秦始皇嬴政霸氣威武地率領著浩浩蕩蕩的儀仗隊伍從咸陽出發,來雍山舉行加冕儀式。

倏忽間,又牆傾戟摧,刀光劍影裡秦人身死國滅。

意氣風發的大漢天子又走來了。旌旗林立、儀仗威嚴、峨冠博帶……

兩千多年的歷史風雲倏忽間一閃而過。

人們往往說斗轉星移、滄海桑田,但是在這裡,兩千多年的時光竟然沒有改變多少。也許,在地球的發展歷程中,兩千多年還太短。

今天,我們要感謝那些辛勤的考古工作者,是他們將歷史重現,是他們將歷史證實。

回望遠處,遺址上的旌旗依然獵獵作響、隨風而動。

一個先秦祭祀“五帝”的地方、一個秦始皇舉行加冕禮的地方

一個先秦祭祀“五帝”的地方、一個秦始皇舉行加冕禮的地方

作者簡介:於紅波,網名紅河谷,字子厚,號清風堂主人。陝西眉縣橫渠張載故里人,供職於寶雞市某小學。喜詩詞散文,擅書法篆刻,閒暇之餘,徒步戶外,寄情山水。現為寶雞市作家協會會員、寶雞教育學會作家專委會會員、寶雞市詩詞學會會員、寶雞市書法家協會會員、陝西省于右任書法學會會員、寶雞市于右任書法學會理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