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電影影評《遺願清單》:分享生命之光

2022-02-09由 棟棟 發表于 歷史

《古詩十九首·生年不滿百》:“為樂當及時,何能待來茲?愚者愛惜費,但為後世嗤。”有兩個臨終生命不及一年的癌症晚期病人,他們同住一間病房,偶然成為病友,兩個生命垂危的老玩童抓緊最後時刻即時行樂,臨終關懷一下自己,滿足自己的遺願清單。這樣一個故事情節註定影片帶有一定的悲傷感,可影片並不是相像的那麼沉悶、悲觀,甚至笑點連連。一個身份過億、胸無點墨,另一個卻滿腹經綸、生活窘迫,好像對口相聲裡的一對逗哏和捧哏,觀片過程同樣也比較輕鬆,可以說是悲喜交加、亦喜亦悲。

電影影評《遺願清單》:分享生命之光

在《遺願清單》裡則是以喜馬拉雅山壯觀的雪景為開始場景,這似乎就已經對應了“閉上了眼睛,卻打開了心窗”這句話;而以患有絕症的兩個人成為病友作為巧合、契機;接著摩根·弗里曼回憶過去,原本想從事歷史教學的他在課堂上要求完成一份作業,詳列這一生要做的事情,由此自然引出了遺願清單;而由弗里曼得知自己所活時日不長扔棄紙條被傑克發現為轉折開始一段頗具“創意”和“膽量”的計劃——完成清單上的內容。

電影影評《遺願清單》:分享生命之光

卡特· 查波斯和好友踏上了旅程,這三個月來他們到過的地方比他一輩子到過的地方都多。老修理工看到了那些自己無數次藉助書籍幻想出的美景,他從未如此的盡興過,在婚後的45年之後他終於又迴歸了自我。他躺在圓形的浴缸裡,微笑著告訴艾德華·科爾:和妻子的手握了這麼久,久得已經忘記了一個人時該怎樣生活。

電影影評《遺願清單》:分享生命之光

影片的絕妙之處在於兩個地位懸殊的人和一張共同的遺願清單,看到含淚處卻伴著嘴角輕輕的微笑,電影全程的原聲伴奏每一個音節都觸動著心絃,悠揚、淡然,如同一首生命的老旋律在夕陽西下的時候來品味和聆聽,小管的聲音不再像以往那樣高亢,而是緩慢的、深沉的,陪著鋼琴跳躍的音符,一點一點的試圖將生命線悄悄的延長。於是,感悟到,無論你來自於什麼地方,什麼家庭,什麼社會階層,都不可避免的要面對生命的結束,那麼就像一個從未擁有過太多,也從未失去過太多的人那樣享受生命的邊邊角角吧,生命之光也正是在這一刻得到綻放和沐浴。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