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石達開出走天京原來是因為這些事

2022-02-03由 耕讀心田 發表于 歷史

石達開(1831年3月——1863年6月)是太平天國最富有傳奇色彩的將領,是第一流的大軍事家和優秀的政治家,文韜武略出眾,膽識過人。

石達開出走天京原來是因為這些事

石達開16歲時被洪秀全“訪請出山”,有著極強的組織能力和領導能力。金田起義時,他19歲統率千軍萬馬,20歲被封翼王。他23歲時曾逼迫得46歲的湘軍統帥曾國藩兵敗投水自盡(被人救起)。

石達開軍事才能卓越,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令清軍聞風喪膽,人送外號“石敢當”。他戰略眼光遠大,治軍嚴明,施政務實,愛護百姓,深得太平天國將士和民眾擁戴,就是敵方也佩服他的才智“狡悍善戰”、“我之所畏忌也”。

石達開出走天京原來是因為這些事

1856年9月,“天京事變”爆發,東王楊秀清及其家人、部屬被北王韋昌輝殺死。石達開當時在與清軍作戰的前線聽到天京發生內訌的訊息,急忙趕回阻止,並痛斥韋昌輝濫殺無辜。韋昌輝認為石達開偏袒東王,就想加害他,石達開匆忙逃出天京,而留在京中的家人與部屬全部被韋昌輝殺害。

石達開在安徽舉兵靖難,上書天王,請殺北王以平民憤。天王洪秀全見全體軍民都支援石達開,遂下詔誅殺韋昌輝。

天京事變後的太平天國領導核心喪失殆盡,金田首義的諸王,除天王洪秀全外僅倖存翼王石達開。在這種嚴酷形勢下,洪秀全出於私心雜念疑懼外姓,他感到只有建立以他為核心的洪姓骨肉集團,才能防止外姓奪權。但環視滿朝上下,能力挽狂瀾、安定天國民心、重振危局者,惟有石達開。石達開雄才大略,威名震天國,洪秀全被迫採取權宜之計,召石達開回京主持政務。

1856年11月,石達開奉詔回到天京,被軍民尊為“義王”,合朝同舉“提理政務”。他主持政務後,太平天國迎來了充滿新機的希望。他不計私怨,追究韋昌輝的屠殺責任時只懲首惡,不追咎部屬,連韋昌輝的親族都得到保護和重用,人心迅速安定下來。在石達開的指揮下,太平軍穩守要隘,伺機反攻,陳玉成、石鎮吉、李秀成、楊輔清等一批後起之秀開始走之一線,獨當一面,內訌造成的被動局面逐漸得到扭轉。但天王洪秀全見石達開深得人心,便產生“不樂之心”,“而重重生疑忌”,特別對石達開兵權集中,尤其忌諱。而石達開“所部多精壯之士,軍力雄厚”,且極孚眾望,洪秀全恐怕洪氏家天下旦夕有失,遂在加封石達開的同時,迫不及待將自己的兩個哥哥長兄洪仁發、次兄洪仁達封為安王、福王,並重用自己的親屬,大搞幫派活動,凡兄弟子侄都封王。相反大批出生入死,真正忠於天國、勇謀兼備的名將,洪秀全反而不信任。洪秀全專用安、福兩王,“使主軍政”,用以挾制石達開,石達開後來徒有輔政之名,而無實權。洪秀全在架空、監視石達開後還不放心,“終疑之,不授以兵事,使留城中。”而且各要隘全部由洪姓派人監視巡查,實際上石達開等於被洪氏集團軟禁,而失去了行動自由,最後發展到安王和福王有謀害石達開之意。

石達開出走天京原來是因為這些事

石達開忍辱負重,既有難言之苦,又有被害之危。在此情況下,石達開對洪秀全及洪氏集團不思進取、能否繼續保持太平天國,建立統一的“天朝”,已失去了信心和希望。

同時為了躲避災禍,也為了避免再次爆發內訌,石達開迫不得已於1857年5月底離開天京,前往安慶,後在南方數省流動作戰。

石達開出走天京原來是因為這些事

石達開雖然最終失敗了,但他32年的短暫人生照亮了太平天國悲壯的歷史天空,縱觀他一生的作為不失為一代“奇男子”。正如《石達開傳略》中所說:

“王之業墮,王之志存。川廣黔滇,仍紛傳王實不死;匡復之士,猶礪兵蒸糧以待。……乃能令五十年後人,爭流涕而忘死,競攘袂以忘清……”

石達開,一代民族英雄精神長存!

石達開出走天京原來是因為這些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