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乾隆給英國國王下了一道聖旨,現存大英博物館,國人看後很心塞

2022-01-16由 派哥說文史 發表于 歷史

在我國古代,聖旨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

聖旨到猶如皇帝親臨,哪怕是皇后,是太子,是功勳卓著的大臣,見到聖旨也得在傳旨太監面前跪下,當然聖旨也不是隨便寫的,天子一言九鼎,每一道聖旨都需要慎重。

而在18世紀後期,乾隆皇帝就給英國國王下了一道聖旨,結果淪為英國國王的笑柄,現在還存放在大英博物館,國人看了都會覺得一陣心塞。

當時的具體情況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乾隆給英國國王下了一道聖旨,現存大英博物館,國人看後很心塞

在18世紀中期到19世紀中期,英國憑藉瓦特改良的蒸汽機,展開了第一次工業革命,各種動力機開始嶄露頭角,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的英國成為世界霸主,也開始加強和世界的聯絡。

1787年的時候,英國國王喬治三世任命馬戛爾尼率團訪華,一方面是祝賀乾隆皇帝八十大壽,另一方面也希望和中國加強商業溝通,並提出了具體的合作事項,比如英國商船可以停靠在浙江天津,在清朝設立商行,英國商人可以自由行走,關稅怎麼收取等等。

首先馬戛爾尼不願意三拜九叩,只願意單膝跪地,又說了這些言論,所以乾隆皇帝覺得英國使者非常失禮,也很生氣。

我們都知道清朝閉關鎖國,在英國已經在展開工業革命的時候,乾隆皇帝還在享受著金銀玉器,認為清朝之外都是蠻夷,跟清朝沒有可比性。

乾隆給英國國王下了一道聖旨,現存大英博物館,國人看後很心塞

事實上,乾隆皇帝腦子裡面也沒有跨國經商這個概念,更別說關稅什麼的了。

英國也不是空著手來的,為了證明他們想要經商的誠意,他們帶來了很多東西,比如天文地理的書籍,音樂懷錶,地球儀、玻璃燈、自來火,小槍、小火槍、大火槍、西瓜炮、望遠鏡、西洋船模型等等,一共二十九種。

這裡面很多東西都是遠遠超越清朝的,如果乾隆仔細看過這些東西,就會意識到外面的世界已經超越了清朝的理解能力,但是這些東西並沒有在清朝驚起任何波瀾。

那時候乾隆皇帝年近八十,老眼昏花,心中自傲,可能從來都沒正眼看過這些東西。

至於旗下那些大臣,一個個享受著自己的美好生活,在閉關鎖國的思想下,又怎麼會去關注這些國外的東西呢?

再說皇帝都生氣了,他們站出來不是找死嗎?

鑑於大國心態,乾隆皇帝還是沒有跟英國使者計較,而是賞賜了大量的寶貝,比如綢緞十餘種,香囊數種,扇子數種,還要茶葉、果乾等等皇室尊享的物品,這些物品清單現在都可以在網上查詢到。

對比之下,清朝送出的東西手藝程度很高,但是沒有任何科技含量。

乾隆給英國國王下了一道聖旨,現存大英博物館,國人看後很心塞

為了表達自己的寬宏大量,乾隆皇帝還給喬治三世下了一道聖旨:

簡要內容為,你們這麼遠來朝拜我,我很開心,但是經商這種事情是絕不可能的,這不符合清朝的國制,如果你們想派人來學習,可以,但是得遵守清朝的規矩,那就是來了就不能走了,而且只能在京城待著,不能四處亂走。

我天朝管理的土地非常寬廣,我想要的治理好這片土地,至於你們那些奇珍異寶,我並不在乎,是因為看你們大老遠跑來,我們命令手下收下了哪些東西,我大天朝什麼都不缺,這些你們使者也都看到了的。

甚至內容在網上可以找到原文,這裡就不一一贅述了。

乾隆給英國國王下了一道聖旨,現存大英博物館,國人看後很心塞

從文中提煉的兩段內容可以看出,乾隆皇帝完全是一副居高臨下的態度在說話,收你東西都是在施捨你的那種感覺,言語中的傲慢展露無疑。

也即是伴隨著這份聖旨,英國使者被掃出了京城,帶著聖旨回到了英國,喬治三世看到聖旨後笑的假牙都掉了,他們似乎看到了一隻井底之蛙在那裡自言自語,後來他們還將這份甚至保留下來,存放在大英博物館。

其實這時候英國也才剛剛起步,列強還遠沒有進行第二次工業革命,如果乾隆皇帝能夠睜開眼睛多看一眼,也許世界歷史就能改寫。

當時清朝有著3億人口,是世界上的超級大國,如果他們能趕上時代潮流,加入到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去,後來也不會成為被列強瓜分的一塊肥肉。

說到底,還是閉關鎖國耽誤事,所以國人在看到那份聖旨的時候才會心塞,如果乾隆皇帝稍微有一點對外的探索之心,也不會留下如此笑話。

(本文宣告:以上圖片均來源網路,侵權請聯絡刪除;以上文字均為作者原創,抄襲將追究責任,望理解!)

乾隆給英國國王下了一道聖旨,現存大英博物館,國人看後很心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