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重型機上艦才是王道,中型機是邪路

2022-01-04由 從此蕭郎是路人甲 發表于 歷史

讀《艦載戰鬥機現狀與發展趨勢》有感

筆者近日拜讀了由瀋陽飛機研究所人員發表的《艦載戰鬥機現狀與發展趨勢》一文,讀完之後筆者確信,這是研製方為鶻鷹(外貿編號FC-31)競標我國四代艦載戰鬥機造勢的軟文,其中主要觀點存在明顯的錯誤,筆者在此說出自己的意見,希望和大家一起討論。

重型機上艦才是王道,中型機是邪路

該文發表在中航工業的官方報刊上,該文的題圖是美國的F-35C艦載機。搞笑的是,這是款重型機

文章最核心的觀點就是中型艦載戰鬥機是目前的主流和未來的趨勢。而事實恰恰相反,航母艦載機的發展歷程恰恰是越來越重。實際上,所有的作戰飛機的發展趨勢都是越來越重。

以使用航母經驗最豐富的美國為例,其主力航母艦載機的噸位是越來越重的。從F-8“十字軍戰士”、F-4“鬼怪”到F-14“雄貓”,其噸位由10噸到20噸、再到30噸。這篇文章以F/A-18取代F-14來說明中型機取代重型機的趨勢是居心叵測的誤導。F-14於2006年退役,美國用F/A-18家族統一了航母甲板,原因並不是中型機優於重型機,而是因為蘇聯解體後美國在大洋上沒有了夠格的對手,用F/A-18足以滿足冷戰後的海上制空任務。而且,美國也研究過F-14的替代機型,就是在上個實際80年代後期的N-ATF計劃,該計劃將是一款類似於F-22的重型隱身戰鬥機。蘇聯解體後,該計劃就終止了。

重型機上艦才是王道,中型機是邪路

N-ATF的方案之一,基本就是一個採用變後掠翼的F-22

況且,美國海軍在使用F/A-18“大黃蜂”的過程中發現其存在著載荷航程效能偏弱、帶彈著艦效能不佳的缺點,在其基礎上放大尺寸,發展了“超級大黃蜂”作為主力艦載戰鬥機。而“超級大黃蜂”的最大起飛重量超過了30噸,與典型的重型艦載機蘇33差不多。

重型機上艦才是王道,中型機是邪路

“超級大黃蜂”與“經典大黃蜂”尺寸對比

美國最新的F-35C隱身戰鬥機雖然是單發,但是最大起飛重量高達31。8噸,是不折不扣的重型戰鬥機。而且,美國海軍還對F-35C頗有微詞,接收速度很慢,空軍型的F-35A和海軍陸戰隊型的F-35B已經形成初始戰鬥力,而F-35C還在慢悠悠的測試,預計2019年才能形成初始戰鬥力。美國海軍是全球最早提出要研製六代機的空中力量,根據網路上流出的效果圖,美國海軍的第六代艦載戰鬥機是重型機無疑。

重型機上艦才是王道,中型機是邪路

美國海軍六代機的效果圖之一,妥妥的雙發重型機,有點殲20的影子

中國航母的發展路線已經明確無誤的確定為美國式的重型航母方案,重型航母配重型機是最基本的特徵。如果我們搞了8萬噸的重型航母,再搭配20噸級的中型艦載機,那將是巨大的浪費和倒退。

有軍迷舉例說俄羅斯不是用中型的米格29K代替重型的蘇33嗎?那是因為俄羅斯人窮志短,搞不起艦載重型機了。依靠印度的資金完成了米格29K的研發,這到手的便宜不佔白不佔。而在資金寬裕的蘇聯時期,在為庫茲涅佐夫航母選擇艦載機的時候,蘇33不正是戰勝了米格29嗎?

該文中還有一個觀點,採用中型機的話可以提高航母載機量,有效的提高單艘航母的戰鬥力。這個觀點也值得商榷。以殲20和FC-31為例,假設殲20的單機戰鬥力是31的1。5倍(這個比例可以討論,我覺得比較客觀)。那麼24架殲20就能抵得上36架31。而且,決定航母戰鬥力的一大指標是一個波次能出動的最大飛機數量,這個數量與飛機的噸位關係不大。沒有明顯證據表明F-14的最大出動量低於F/A-18。考慮到這個因素,重型機載荷航程效能上的優勢將更明顯。而且,中國航母艦載機最重要的任務是什麼?是截擊對方飛機的能力,這一點重型機的優勢更大。以目前31的能力,它基本上不具備在800公里(美國最新反艦導彈的射程)外攔截美軍飛機的能力,裝備數量再多也沒用。

重型機上艦才是王道,中型機是邪路

除非另研製一款全新的四代機,殲20比FC-31更適合做第四代艦載機

另外,有很多軍迷認為對31這款有很多誤解。其中一個很大的誤解認識FC-31是沈飛參加空軍四代機選型競標失敗的方案,其實不是,沈飛參加四代機選型的方案是一款跟蘇30SM相似的三翼面佈局的飛機,代號雪鵠。

重型機上艦才是王道,中型機是邪路

據稱這是雪鵠的風洞模型,用這個東西參加競標不輸就怪了

軍迷對鶻鷹還有一個誤解就是認為它是一款艦載機。其實鶻鷹是一款技術驗證機,為沈飛在競標空軍四代機失敗之後、為了維持四代機的研發能力自籌資金搞得四代機驗證機。對於這一點,筆者很支援沈飛。畢竟,我們這麼大的國家如果只有一家廠商擁有先進飛機研製能力是不保險的,競爭總歸是好事。而且沈飛總不能靠“山寨”蘇27系列混下去吧?在驗證機的基礎上,沈飛針對國家市場的需求在驗證機的基礎上推出外貿機型,這種“借雞下蛋”的思路也是值得鼓勵的。但是FC-31不是一款艦載機,起碼現在的這兩架原型機不是。雖然沈飛現在有在鶻鷹的基礎上研製一款海四代的打算,在鶻鷹的試飛中還試過開著加力以高下沉率著陸的科目——-很明顯是模仿艦載機的阻攔著陸——-結果損傷了起落架。從目前的照片來看,FC-31目前沒有阻攔鉤、機翼面積也偏小,而且襟副翼的結構也不適合上艦,FC-31離一款艦載機還遠著呢。

筆者主觀上不是沈黑,也鄙視一切地圖炮。對於一個軍迷來說,只要能給人民軍隊提供先進裝備的廠商都是好樣的。但是沈飛與其花心思寫顛倒黑白的軟文,不如下大力氣提高研發能力和產品質量。在蘇33原型機基礎上“自主研發”的殲15總產量不超過30架的情況下,已經因為飛機本身的問題墜毀了3架,造成金子般寶貴的艦載機飛行員1死2重傷,沈飛需要努力的地方多著呢。

重型機上艦才是王道,中型機是邪路

近期網路上流傳的2架FC-31同場試飛的照片,向客戶推銷的意味很濃。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