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國士袁隆平:媽媽是江蘇鎮江人,他說這輩子影響最深的人就是媽媽

2021-12-31由 小李探花愛讀書 發表于 歷史

人們是從袁隆平談起自己家庭的時候,瞭解到他和鎮江的一段淵源:

“我父親袁興烈生於1905年,畢業於南京的東南大學,在縣裡擔任過高等小學的校長和督學。後來他受到西北軍的愛國將領孫連仲的器重,做了這位上將的秘書。再後於1947年底調到南京國民政府僑務委員會任職,做事務科科長。

我母親早年在江蘇鎮江教會學校讀高中。

我的英語是我母親發矇的,很小時我就跟著她念,後來上學,我的英語課從來不復習就都是高分,我覺得很容易,因為我有基礎。”

英語好這個強項,讓袁隆平很自豪,他說:“我母親對我的英語啟蒙也是很重要的,她畢業於教會學校,英文很好,對我的影響也是很大的。”

因為父母的關係,袁隆平的小時候去過很多地方,6歲那年,母親帶袁隆平到漢口郊區一家果園去遊玩。

年幼的袁隆平在城市裡住慣了,從沒見識過農村果園的袁隆平來講,那次旅行稍顯奇妙。

“從此,每到桃子成熟的季節,我記憶中那個美麗的果園便飄進我的心靈,滿園裡鬱鬱蔥蔥,到處是芬芳的花草和一串串鮮豔的果實。我覺得那一切實在是太美麗了!美得我當時就想,將來我一定要去學農。”袁隆平說。

不經意之間,袁媽媽打開了這個小孩的初心之路。

這個想法越來越強烈,到了他高中畢業後,他對父母說,我想當一個農業科學家。

疼愛他的母親聽了,嚇一跳,說:傻孩子,學農多苦啊。

他對母親擺出大道理:吃飯可是天下第一樁大事,沒有飯吃,人類怎麼生存?

最後,父母讓步了。

就這樣,帶著對母親承諾的“願天下人都有飽飯吃”,袁隆平開始了充滿艱辛的科學長征。

國士袁隆平:媽媽是江蘇鎮江人,他說這輩子影響最深的人就是媽媽

袁隆平(左)和母親

01

袁隆平有位叔叔,寫過一本名為《西園遷徙》的家族小史:袁家先祖於明代時,已在江西德安縣城南郊坡上的“青竹畈”落腳,那是廬山腳下的一片田野。

袁氏一族在這裡世代務農,開枝散葉。從第十一世祖開始,在族譜上定下了二十代人的輩分:“大茂昌繁盛,興隆定有期,敬承先賢業,常遇聖明時。”

袁隆平的曾祖父袁繁義這輩開始經商,到清光緒己丑年間(1889),袁家從“青竹畈”舉家遷居“德安”縣城,蓋起了德安城中首屈一指的一座大宅院,取名為“頤園”,和著名的“頤和園”就差了一個字,足以看出這所宅子有多麼的輝煌,而他們家,也人稱“西園袁氏”。

到袁隆平的祖父盛鑑公時,一舉高中晚清舉人。不過,在戊戌變法之後,他又成為清末憲政時期的維新人士,曾經當選為江西省第一屆議會議員。

盛鑑公對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視,在這樣的家庭氛圍裡,袁隆平的父親袁興烈考取了南京的東南大學文學系。畢業之後,袁興烈回到小縣城,擔任高等小學的校長和督學。後來受到西北軍將領孫連仲的賞識,做了他的秘書,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

在南京上大學期間,他認識了一個叫華靜的江蘇女子。

華靜,原名華國林,1902年生於揚子江和京杭大運河交匯處的江南魚米之鄉鎮江,那一方水土素有“天下第一江山”之美譽。

她是一個大家閨秀,不幸的是父親早逝,母親許氏年紀輕輕便守寡,只得帶著兩個年幼的女兒回到了孃家。

華靜在鎮江一所英國教會高中畢業後,一度在安徽蕪湖教書,她年輕時溫婉賢淑,是一個典型的民國淑女。大約是華靜在擔任老師的時候,和袁興烈相遇了。

兩顆年輕的心越走越近,愛情的種子終於萌芽,他們最後結婚了。

1929年8月13日,袁興烈和華靜的第二個孩子在北平協和醫院出生,在這家醫院生孩子,是因為華靜的妹妹華秀林,當時在北京協和醫院當護士長。

很久以後,在北京協和醫院的歷史檔案裡發現了一份出生證明:袁小孩,家住西城舊刑部街長安公寓,原籍江西德安城內;右頁中間為袁小孩出生時留下的腳印,上面還有那位為袁小孩接生的婦產科大夫的英文簽名:Qiaozhi Lin ——林巧稚!

給這個小孩接生的,竟然是大名鼎鼎的“萬嬰之母”林巧稚。

國士袁隆平:媽媽是江蘇鎮江人,他說這輩子影響最深的人就是媽媽

協和醫院檔案記載著袁隆平出生時的有關情況。左上頁記“袁小孩”,住“舊刑部街長安公寓”;右上頁有林巧稚簽字;中為袁隆平出生時留下的腳印。

袁興烈和華靜給這個孩子起名叫“袁小孩”,乳名“二毛”。

聽了這個名字,感覺這對年輕的父母親還蠻能湊合的。

國士袁隆平:媽媽是江蘇鎮江人,他說這輩子影響最深的人就是媽媽

國士袁隆平:媽媽是江蘇鎮江人,他說這輩子影響最深的人就是媽媽

02

袁小孩出生後,在北平度過了一段還算安穩的歲月。

兩年後的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大毛和二毛就隨父母在平漢鐵路上南遷北徙,輾轉奔波於北平、天津、江西贛州、德安、漢口等地。

在輾轉奔波中,袁小孩有了大名,還有了一大家子兄弟姐妹。

他後來回憶:“我們幾兄弟的名字基本上是按輩分和出生地取的。我哥哥隆津(大毛),大我兩歲,是在天津出生的;老三隆贛,給他取名字的時候,我們家已經離開北平回到江西老家了;四弟隆德於1932年出生於德安老家,算是真正的德安人;五弟隆湘,是在湖南桃源出生的。從我們弟兄取的名字看,反映出一段遷徙的歷史,自我之後算起,可算是在抗戰時期舉家顛沛流離的歷史寫照。”此外,他還提到:“我有個妹妹袁惠芳,是我同父異母之妹。”

他是在北平出生的,所以叫隆平。

華靜帶著孩子住在德安老家的頤園時,袁隆平的祖父祖母都還健在,祖父是位不苟言笑的老者,小孩們很怕他,不敢隨便講話,吃飯的時候也是規規矩矩坐著,老老實實地吃。

袁隆平長大了一點後,祖父便開始教他讀書識字。老爺子手握戒尺,端坐在一把太師椅上,腰桿筆直,目光如炬。在老爺子面前,孫兒們都必須挺直腰桿,正襟危坐,絕不可趴著寫字,歪著拿筆,否則,一戒尺就打過來了。

但他還是很淘氣,他看到祖母的水菸袋咕咕冒氣,好奇地吸上一口,嗆到說不出話來。祖母撞見了,敲了敲他的腦袋。

不多久,袁隆平又隨父母去了不少地方。

在河南的商城雞公山,他們一家人合了一張影。

國士袁隆平:媽媽是江蘇鎮江人,他說這輩子影響最深的人就是媽媽

袁隆平曾回憶:“這是我們一家人到河南商城雞公山休假避暑時的合影,……當時我的年齡大概就是五六歲的樣子,我們三兄弟在美妙的山水間遊玩,心裡十分高興。後來日本侵略者入侵中國,大好的河山遭受踐踏蹂躪,百姓因此失去平安寧靜的生活,激起了我無比的痛恨……”

03

雖然日子過得苦,但這一家人過得其樂融融。

媽媽是一位一天到晚繫著圍裙、戴著袖套操持家務的家庭主婦,但她卻能講得一口流利的、字正腔圓的英語,還時常忙裡偷閒地捧起一本尼采的著作讀得津津有味。

在袁隆平的記憶裡,“母親是知書達理、賢惠慈愛的人。她是當時少有的知識女性,我從小就受到她良好的薰陶。我的英語是我母親發矇的,很小時我就跟著她念:This is a book。 How are you……後來上學,我的英語從來不復習就是高分,我覺得很容易,因為我有基礎。母親對我的教育影響了我一輩子,尤其在做人方面,她教導我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她總說,你要博愛,要誠實。”

小時候,袁隆平最喜歡的事情,就是聽媽媽講述那些古老的中國故事,還有遙遠異國的安徒生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兒,醜小鴨,野天鵝,拇指姑娘,皇帝的新裝……

1936年秋天的一個週末,媽媽帶著孩子們去拜謁神農洞。

在神農洞中,媽媽給他們講了神農嘗百草的故事,聽著聽著,袁隆平眼前好像出現了一個牛頭人身的神農,把一個碩大的腦袋深深埋向大地,田裡就長出了五穀……

這一年,袁隆平在漢口扶輪小學讀一年級,老師帶他和同學們去郊遊,參觀一個資本家的園藝場。那個園藝場辦得很好,到那裡一看,花好多,各式各樣的,非常美,在地下像毯子一樣,紅紅的桃子滿滿地掛在樹上,葡萄一串一串水靈靈的……

這又讓袁隆平想起看過的一部美國的黑白電影《摩登時代》,電影是卓別林演的。其中有一個鏡頭,窗子外邊就是水果什麼的,伸手摘來就吃;要喝牛奶,奶牛走過來,擠一杯就喝,十分美好。

兩者的印象疊加起來,袁隆平的心中就特別嚮往那種田園之美、農藝之樂。從那時起,他就想,長大以後一定要學農……”

這個念頭,在他的心裡,像一顆即將發芽的種子。

報考大學時,袁隆平想起了幼年嚮往的田園,對父母說:“我要學農。”

母親聽了,嚇一跳:“傻孩子,學農多苦啊,你以為好玩兒呢?”

可袁隆平死活要學,擺出大道理:“吃飯可是天下第一大事,不學農,人類怎麼生存?”

最後,父親尊重了他的選擇。

畢業後,袁隆平打算留在重慶任教,但學校卻認為這些高材生應該去最艱苦的地方鍛鍊,袁隆平說服了自己,“好男兒志在四方”。

袁隆平在畢業分配志願書上,這樣寫道:

“哪裡最艱苦,祖國最需要我去哪裡,我就去哪裡,一生無悔!”

國士袁隆平:媽媽是江蘇鎮江人,他說這輩子影響最深的人就是媽媽

袁隆平的大學畢業證書

04

因為媽媽和鎮江的關係,袁隆平見到鎮江人,都會說是“孃家人”。

他很想念媽媽,在回憶媽媽的文中,他這樣深情地寫道:

“媽媽,每當我的研究取得成果,每當我在國際講壇上談笑風生,每當我接過一座又一座獎盃,

我總是對人說,這輩子對我影響最深的人就是媽媽您啊!

無法想象,沒有您的英語啟蒙,在一片閉塞中,我怎麼能夠閱讀世界上最先進的科學文獻,用超越那個時代的視野,去尋訪遺傳學大師孟德爾和摩爾根?無法想象,在那個顛沛流離的歲月中,從北平到漢口,從桃源到重慶,沒有您的執著和鼓勵,我怎麼能獲得系統的現代教育,獲得在大江大河中自由翱翔的膽識?無法想象,沒有您在搖籃前跟我講尼采,講這位昂揚著生命力、意志力的偉大哲人,我怎麼能夠在千百次的失敗中堅信,必然有一粒種子可以使萬千民眾告別飢餓?他們說,我用一粒種子改變了世界。

我知道,這粒種子,是媽媽您在我幼年時種下的!

稻子熟了,媽媽,您能聞到嗎?安江可好?那裡的田埂是不是還留著熟悉的歡笑?隔著21年的時光,我依稀看見,小孫孫牽著您的手,走過稻浪的背影;我還要告訴您,一輩子沒有耕種過的母親,稻芒劃過手掌,稻草在場上堆積成垛,穀子在陽光中畢剝作響,水田在西曬下泛出橙黃的味道。這都是兒子要跟您說的話,說不完的話啊……”

小時候的袁隆平,夏夜和母親在庭院乘涼,最愛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母親告訴他,天上的每一顆星星,都與地上每一個有名望的人物同屬一個星座。他會懷著好奇心,常常凝望星空,試圖尋找到屬於自己的那個星座。

1999年,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臺施密特CCD小行星專案組,將發現的一顆小行星被命名為“袁隆平星”。

今夜,一望無際的星空裡,那顆編號8117號的“袁隆平星”似乎在向媽媽傾訴:“媽媽,我的夢鄉里,稻穗比高粱還高,穗粒比花生還大。風輕輕吹過,我戴著草帽,就坐在稻穗下乘涼。”

是的,他們在天空中,守望著我們。

參考資料:陳啟文 長篇報告文學《袁隆平的世界》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

袁隆平 《媽媽,稻子熟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