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犄角鼎足之勢,歷時61年(上)

2021-12-28由 中華人談歷史 發表于 歷史

三國,是指魏、蜀、吳三國在軍事上形成犄角鼎足之勢的歷史時期。

三國時期,前後共61年(魏文帝黃初元年即公元220年至晉武帝太康元年即公元280年)。這一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繼續發展的時期,也是地主階級和各地豪強勢力不斷膨脹、互相殘殺的時期。

犄角鼎足之勢,歷時61年(上)

三國形勢圖

黃巾起義像一股颶風

東漢中、後期,以漢族為主體的豪強地主階級的勢力,處於上升發展時期。政治上表現為外戚、宦官與官僚利用權勢,結黨營私,“內殖貨財”,霸佔“良田廣宅”。他們有的標榜孝廉,廣收門徒,左右朝政和州郡實權。有的透過蔭親、宗法等關係組成田莊經濟,使大批農民喪失土地,淪為奴婢和部曲。他們隱瞞土地和人口,逃避朝廷的賦稅和徭役,組成自己的武裝,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分裂割據勢力。

公元184年,中原和邊境地區爆發了黃巾農民大起義。黃巾起義像一股颶風,摧毀了搖搖欲墜的東漢王朝。

犄角鼎足之勢,歷時61年(上)

黃巾起義

各地豪強地主、軍閥、官僚在血腥鎮壓農民起義的過程中,乘機擴張自己的武裝勢力東漢王朝為了鎮壓農民起義, 改州刺史為州牧,增大其權力,這樣更加助長了各地方的割據勢力。

廢少帝劉辯,立獻帝劉協

公元189年,涼州下層豪強

董卓,利用朝廷中宦官和外戚的矛盾,乘機進入京都洛陽,把持朝政

,廢少帝劉辯,立獻帝劉協。

犄角鼎足之勢,歷時61年(上)

董卓廢少帝劉辯,立獻帝劉協

各懷野心,各有企圖的大小割據者,紛紛起兵討伐董卓。朝官以用計謀的王允為首,外官以號召發兵討賊的袁紹為首,呼應起來反對董卓。

董卓自量不敵眾強,縱兵在洛陽及其郊區燒殺搶劫之後,於公元190年挾持漢獻帝、文武官員及其數十萬百姓西遷長安。兩年後,董卓被部將呂布所殺,董卓之亂得以平息。

董卓之亂雖然結束了,但是,各地的封建軍閥割據勢力,又開始了新的、更激烈、更大規模、更頻繁的相互攻殺。

全國逐漸形成了一批割據者

軍閥混戰,生靈塗炭,社會慘遭破壞,百姓痛苦不堪。“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慘景,正是當時悲慘景象的真實寫照!。

各地軍閥七、八年的混戰,在全國逐漸形成了一批較強的割據者

。他們是:袁紹佔據冀、青、並三州;曹操佔據兗、豫二州;袁術佔據揚州;公孫瓚佔據幽州;劉焉佔據益州;劉表佔據荊州;呂布、陶謙佔有徐州;孫策佔據江東;韓遂、馬騰佔據涼州;公孫度佔據遼東。除此之外,烏桓族的蹋頓佔據著遼西。

犄角鼎足之勢,歷時61年(上)

全國逐漸形成了一批較強的割據者

中國就這樣被大大小小的軍閥割據著。在這些割據者中,以佔據北方的袁紹和佔據中原的曹操勢力最大。

公元200年,袁紹和曹操兩大集團矛盾激化,雙方調兵遣將,在官渡(今河南省中牟縣東北)展開了大決戰。結果,曹操以少勝多,以弱勝強,以2萬兵馬,打敗了袁紹的10萬精兵,並殲滅其主力7萬餘人。

曹操基本上統一了北方

曹操,這位歷史上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是代表了這個時期要求統一趨勢的重要人物。官渡之戰後,曹操進而向河北擴充套件自己的勢力。公元204年,他攻佔鄴城(今河北省臨漳縣),第二年奪取青州,接著又攻克幽州,佔據幷州。公元207年,曹操為追擊袁紹的殘餘勢力,親率輕騎消滅了遼西蹋頓的勢力。至此,曹操基本上統一了北方,成為中國當時最大的政治、軍事勢力集團。

從公元190年到公元208年,前後19年,曹操雖然統一了北方,但是,

這19年裡,中國境內特別是黃河流域,幾乎成了一個大屠場

,它給社會和人民帶來的災難是不言而喻的。

在曹操統一北方的戰爭中,全國各地的軍閥也不斷地互相爭戰、兼併。佔據江東的孫權,憑藉長江發展勢力,成為南方割據者中的強者。而劉備得到了諸葛亮後,如虎添翼,勢力也在不斷地擴充套件。

公元208年7月,曹操揮師南下,準備兼併江南,統一全國。曹操奪荊州、降劉琮,一路所向披靡,無人敢擋。

犄角鼎足之勢,歷時61年(上)

曹操揮師南下

但曹軍長途跋涉,千里征戰變成了疲憊之師,加上曹操驕傲情緒的滋長,這就使得曹操在軍事上留下了禍根。

(待續)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