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諸葛誕為何發起曹魏最大一場叛亂?其實這個隱患司馬昭親手埋下的

2021-12-15由 歷史這樣說 發表于 歷史

司馬昭是三國時期曹魏權臣,也是加速統一的關鍵人物。在這個過程中,他的很多舉動都能引發連鎖反應。

曹魏甘露二年,蜀漢延熙二十年,東吳太平二年(257年),曹魏陽裡亭侯、右長史賈充從淮南迴到京師後,立即向高都公、大將軍、大都督司馬昭做了彙報:“

諸葛誕再在揚州,得士眾心。今召之,必不來,然反疾而禍小;不召,則反遲而禍大,不如召之。

賈充認為,高平侯、徵東大將軍諸葛誕在揚州很有實力,反叛的可能性很大,雖然徵召他肯定不來,但這也是最好的辦法。

諸葛誕為何發起曹魏最大一場叛亂?其實這個隱患司馬昭親手埋下的

司馬昭採納了賈充的意見,上朝時向魏帝曹髦提出,徵召諸葛誕來京師,接替剛剛死去的容城成侯、司空盧毓的官職。

同年四月二十四日,曹髦下詔任命諸葛誕為司空,並召他到京師來任職。

諸葛誕得到詔書後非常恐懼,召集在淮南及淮北各郡縣屯田的十多萬官兵,和揚州地區新招募的兵馬四五萬人,還積累了足夠支撐一年的糧食,做好了長期鬥爭的準備。

魏帝賦詩諸葛反叛

曹魏甘露二年,蜀漢延熙二十年,東吳太平二年(257年)五月初一,魏帝曹髦來到國學館,命隨行的大臣們賦詩。

侍中和逌,安國亭侯、尚書陳騫等人作詩的時候故意拖延時間,有司奏請免掉他們的官職。

曹髦沒有直接做決定,而且下了一道詔書:“

吾以闇昧,愛好文雅,廣延詩賦,以知得失,而乃爾紛紜,良用反仄。其原逌等。主者宜自今以後,髃臣皆當玩習古義,修明經典,稱朕意焉。

曹髦認為,自己愛好風雅,想從群臣的吟誦中瞭解朝政得失,但並沒有人理解,這次就原諒和逌他們了,此後群臣要認真學習典籍才行。

諸葛誕為何發起曹魏最大一場叛亂?其實這個隱患司馬昭親手埋下的

同年五月初五,曹魏高平侯、徵東大將軍諸葛誕正式拒絕徵召,他懷疑是廣昌亭侯、揚州刺史樂綝從中作梗,就殺了樂綝,擁兵反叛。

諸葛誕又派遣長史吳綱帶著他的小兒子諸葛靚到東吳,向吳帝孫亮稱臣請求救援,並請求再讓牙門子弟為人質。

孫壹奔魏一本萬利

曹魏甘露二年,蜀漢延熙二十年,東吳太平二年(257年)六月,魏帝曹髦宣佈,淮南“將吏士民”受到高平侯、徵東大將軍諸葛誕誆騙蠱惑的,一律赦免無罪。

由於之前反對東吳永寧侯、大將軍孫綝主政的高密侯、大司馬滕胤和南昌侯、驃騎將軍呂據的妻子,都是沙羨侯、鎮軍將軍、夏口督孫壹的妹妹,孫綝對孫壹很不放心。

不久,孫綝派嘉興侯、鎮南將軍朱異從虎林領兵襲擊孫壹,朱異到達武昌時,孫壹率領部眾投奔曹魏。

同年六月初六,魏帝曹髦下詔說道:“

吳使持節都督夏口諸軍事鎮軍將軍沙羨侯孫壹,賊之枝屬,位為上將,畏天知命,深鑑禍福,翻然舉觽,遠歸大國,雖微子去殷,樂毅遁燕,無以加之。其以壹為侍中車騎將軍、假節、交州牧、吳侯,開府辟召儀同三司,依古侯伯八命之禮,兗冕赤舄,事從豐厚。

曹髦認為,孫壹作為吳大帝孫權的侄孫,率部投誠的舉動比古代的微子啟、樂毅等人還要厲害,所以要給他吳侯、侍中、車騎將軍、交州牧的高位。

諸葛誕為何發起曹魏最大一場叛亂?其實這個隱患司馬昭親手埋下的

南朝宋史學家裴松之在為《三國志》作注時,對曹髦的大張旗鼓不以為然,他認為:“

壹畏逼歸命,事無可嘉,格以古義,欲蓋而名彰者也。當時之宜,未得遠遵式典,固應量才受賞,足以蕒其來情而已。至乃光錫八命,禮同臺鼎,不亦過乎!於招攜致遠,又無取焉。何者?若使彼之將守,與時無嫌,終不悅於殊寵,坐生叛心,以叛而愧,辱孰甚焉?如其憂危將及,非奔不免,則必逃死苟存,無希榮利矣,然則高位厚祿何為者哉?魏初有孟達、黃權,在晉有孫秀、孫楷;達、權爵賞,比壹為輕,秀、楷禮秩,優異尤甚。及至吳平,而降黜數等,不承權輿,豈不緣在始失中乎?

裴松之的中心意思就是一句話:孫壹是迫不得已才來的,沒有功勞卻給了那麼大的獎賞,對蜀漢、東吳的其他人沒有示範效應,不值得。

悅史君點評:諸葛誕勾連東吳發動叛亂,這個是曹魏壓倒一切的大患,考驗司馬昭的時候到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