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山不轉水轉?23年前颶風侵襲,橋沒事卻把河吹歪,讓人尷尬不已

2021-10-26由 一寸蟲奇聞 發表于 歷史

進入21世紀後,我國已經逐漸成為聞名世界的基建強國,在公路、鐵路、橋樑、鋼鐵、水泥和橋樑領域中,我國已經處於世界領先水平,中國製造這一響亮的名頭,已經創造了諸多奇蹟。

單從橋樑建設上來看,以前在業界一直有一句話廣為流傳:

一橋二路三建築,而在架橋領域,1970年以前,一直是歐美西方國家的技術及施工水平處於領先地位,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後,日本則取而代之,位列全世界領先地位,但進入21世紀,中國則已取代日本位居世界榜首。

山不轉水轉?23年前颶風侵襲,橋沒事卻把河吹歪,讓人尷尬不已

大橋

目前全球聞名橋樑排名前二十位中有四分之三都是中國建造的,中國在橋樑建設上已經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北盤江特大橋、金沙江麗江大橋、四渡河特大橋、普利特大橋,鴨池河特大橋等世界排名前五的大橋均為中國製造。今日的輝煌來自於國人的堅持不懈地努力創新。

其實在90年代,日本才是建橋行業內的“基建狂魔”,日本的建橋技術也是聞名世界的,特別是在1998年竣工的宏都拉斯

喬盧特卡橋

,它竟然經受住了颶風“米奇”的考驗。

當時颶風“米奇”最大風速接近300千米每小時,所影響的範圍內直接造成一萬多人死亡,毀壞民居,橋樑,建築無數,但是這座喬盧特卡橋卻安然無恙,在這裡不得不佩服日本人建橋能力。但是令人詫異的是,颶風過後卻出現了以下情景。

山不轉水轉?23年前颶風侵襲,橋沒事卻把河吹歪,讓人尷尬不已

尷尬的喬盧特卡大橋

人們總說山不轉水轉,這回颶風過後真驗證了這句話。颶風過後,河水確實轉了一大圈,而橋卻留在了原地。大橋的作用就是連通兩岸,現在

喬盧特卡橋

卻變得“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這座橋一點用都沒有了。

宏都拉斯地處美洲中部,位於太平洋和加勒比海之間,海岸線綿長,是一個多山的國家。總體面積約為11.2萬平方公里,因為地理位置特殊,所以每年平均的溫度可以達到24攝氏度,降水量充沛,由於處在沿海地帶面朝山地向風坡,年降水量可達三米左右。

在宏都拉斯的部分地區,每年的6月份左右,便開始出現頻率非常高規模非常大的龍捲風,也經常有許多颶風光顧宏都拉斯。

山不轉水轉?23年前颶風侵襲,橋沒事卻把河吹歪,讓人尷尬不已

米奇颶風

山不轉水轉?23年前颶風侵襲,橋沒事卻把河吹歪,讓人尷尬不已

米奇颶風路線

在20世紀30年代,美國派出一支橋樑建造團隊,在宏都拉斯的西南部喬盧特卡省,建造了喬盧特卡大橋,這座大橋長達300多米,因為年代久遠,在90年代的時候喬盧特卡大橋已經破壞不堪。

宏都拉斯又經常遭受颱風及龍捲風的侵襲,所以當地有關部門就希望在異地重新建造一座新的喬盧特卡大橋,對於這座新橋,宏都拉斯就一個要求:大橋可以承受任何等級的颶風侵襲。

經過慎重考慮就把這個橋樑建造任務專案交給了日本著名的安藤哈薩瑪株式會社。

機緣巧合,這座大橋也成為了安藤哈薩瑪株式會社最驚世駭俗的作品。

山不轉水轉?23年前颶風侵襲,橋沒事卻把河吹歪,讓人尷尬不已

喬盧特卡大橋位置

山不轉水轉?23年前颶風侵襲,橋沒事卻把河吹歪,讓人尷尬不已

日本建造的喬盧特卡橋

在1998年,颶風“米奇”悄然登陸宏都拉斯,這場颶風異常恐怖,僅在宏都拉斯就造成了6000多人死亡,超過1萬多人因颶風失蹤,同時還導致將近280萬人居無定所。

這一場突如其來的“米奇”颶風使宏都拉斯當地的無數橋樑、建築、鐵路、房屋盡數被毀。就連美國人造的喬盧特卡大橋都沒在颶風中倖免,在19年前,美國人造的喬盧特卡大橋又經過當地政府重新修繕重新使用。

山不轉水轉?23年前颶風侵襲,橋沒事卻把河吹歪,讓人尷尬不已

美國建造的喬盧特卡橋

不過日本橋樑公司建造的新喬盧特卡大橋的堅固程度令所有人都為之稱讚,它經受住了颶風“米奇”的考驗,就連一顆螺絲都沒有掉。所以,新喬盧特卡大橋已經達到了宏都拉斯的要求,可以經受得任何級別颶風的侵襲。

不過令人詫異的是這座喬盧特卡大橋,周圍的公路、鐵路、民居、田地全都被颶風摧毀,所以,人們不可能回到原址繼續居住,此時喬盧特卡大橋已經沒有熱河使用價值了。

山不轉水轉?23年前颶風侵襲,橋沒事卻把河吹歪,讓人尷尬不已

喬盧特卡橋

而颶風過去了一段時間後,就出現了文章開頭那令人瞠目結舌的一幕,宏都拉斯有關部門還沒把喬盧特卡大橋的道路鋪設完成,橋下的河流卻直接改道轉移了,山不轉水轉,水確實轉了,直接繞過喬盧特卡大橋。

過了許久有人俯拍了一張喬盧特卡大橋的照片,這座大橋就孤零零地佇立在岸邊,一點使用價值都沒有了,瞬間也引起了網友熱議。

山不轉水轉?23年前颶風侵襲,橋沒事卻把河吹歪,讓人尷尬不已

颶風過後,喬盧特卡橋

有些網友認為是颶風把河流吹的改道了,但真實情況卻不是那樣,是因為颶風影響了河堤兩岸的地勢和水質土層,水流對堤岸的侵蝕作用和泥沙在水中不斷衝擊導致了河流慢慢改道。

颶風連根拔走了河兩岸的樹木,摧毀了周圍的建築,當雨季來臨大量的降水又把上游的泥沙帶入下游。影響了整個喬盧特卡大橋區域人們的活動軌跡。

山不轉水轉?23年前颶風侵襲,橋沒事卻把河吹歪,讓人尷尬不已

米奇颶風過後

山不轉水轉?23年前颶風侵襲,橋沒事卻把河吹歪,讓人尷尬不已

喬盧特卡橋前後對比

在喬盧特卡大橋附近,由於颶風的侵襲,使當地成為人煙罕至的區域。人口大量流失,土地變得荒蕪,當地有關部門人也沒有組織植樹造林,環境狀況愈演愈烈。這也成為河流改道的部分原因之一。

其實河流改道在其他地區也經常出現,像黃河、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都曾經經歷了改道,每一次改道都見證著人類與自然抗爭的真實寫照。

山不轉水轉?23年前颶風侵襲,橋沒事卻把河吹歪,讓人尷尬不已

河流改道

古時黃河的一次大改道導致了1200萬人無家可歸,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我國才實行退耕還林,封山育林,並且建立水利樞紐工程,就是為了讓植被保護上游泥沙,才使桀驁不馴的黃河也變得溫柔起來。

自然之力固然使人類敬佩,但只有人類也得慢慢學會改造自然,征服自然。面對颶風來襲,用堅固的大橋與之抗衡,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圖片來自網路侵聯必刪。

山不轉水轉?23年前颶風侵襲,橋沒事卻把河吹歪,讓人尷尬不已

喬盧特卡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