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戴克裡先四帝同治的和平時代與東漢"三國鼎立"局面

2021-09-12由 桃煙的杏雨 發表于 歷史

導語:"這是一個以彼此寬容為基石的國度,諸帝親厚敦睦,戮力同心,並不同以往地以公眾福折為依歸"。

這是奧羅修斯在他的世界史著中評價戴克裡先的話語。公元284年,初登皇位的戴克裡先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兩個世紀難題:一是經歷“三世紀危機”近百年的內亂之後,羅馬帝國的防禦體系已經潰爛不堪,國家各個地區苦難不斷,士兵們連生計問題都解決不了,又怎麼還能打仗呢?

而此時北方的日耳曼蠻族和東方的波斯人也都虎視眈眈地盯著他蠢蠢欲動。二是要儘快改造帝國內部結構和體系,以改變"三世紀危機"以來皇帝朝不保夕,帝國內戰爭頻發的狀態,戴克裡先不得不找到這樣一個"能量守恆定律"。這不免讓人想起了我國東漢末年的三國時代。

戴克裡先四帝同治的和平時代與東漢

戴克裡先

一、東漢“三國鼎立”的形成

(1)三者相互抗衡的作用

世人說起三國,皆會想到曹操、劉備、孫權,人們想起“攜天子以令諸侯”,只會想到攜天子的人,卻忽略了故事裡的另一位主人公——天子。

仔細想想,在戰亂不斷的東漢末年,皇室子嗣無能的局面下怎麼能保住自己那岌岌可危的皇位呢?當然是出現三股可以抗衡的勢力來維持這個現狀。東漢末年,農業生產出現嚴重的土地兼併現象,直接導致了地方豪強勢力的崛起。

由於中央政府黑暗勢力的滋長,再加上“十常侍”橫行朝野,對地方的控制愈加衰弱,造成社會資源分配嚴重不均,豪強佔據大量的社會資源,而底層人民可能連溫飽問題都無法解決。天災與瘟疫的嚴重打擊。不少綠林好漢紛紛揭竿起義,發動大規模的叛變,其中最著名的有黃巾起義。

戴克裡先四帝同治的和平時代與東漢

三足鼎立

其實如果仔細研究歷朝歷代起義,我們會發現有兩種區別:一種是打著貴族旗號或者自己本身就是社會地位較高的人起義,還有一種就是草莽英雄起義。但一般這種成功的案例極其鮮有,成功的案例皆以前者為主,首先是民間英雄的知識結構非常薄弱,所以他們的才能也很少能被手下人所信服。自然就不那麼容易成功了。而在這些起義軍中有三位梟雄展露頭角,一位是“皇叔劉備”,一位是“宦官之後曹操”還有一位是“東吳孫氏”,

其中兩位都是與皇室直接或間接掛鉤的人,在那個極其重視名正言說的年代,那麼這二位自然以天子為尊,力圖保護皇室,這也間接地讓皇室在三足鼎立的局勢下能夠安穩享樂,這也許就是人們常說的"鷸蚌相爭 漁人獲利"吧。

(2)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局面

除了三大勢力之外,地方各地割據勢力中還有很多民間起義的小團體組織,如果以皇室微薄的兵力去鎮壓的話,時間長了,皇室“外強中乾”的形象一定會被人戳破,如果稍有不慎,在無名的戰疫中獲得失敗的話,那麼漢靈帝本人的地位也是搖搖欲墜。那麼這時候三大勢力的作用便成功凸顯出來了。東邊有孫權家族強大的勢力鎮壓,地方弱小勢力不敢輕舉妄動,川蜀地區有皇叔劉備與其抗衡,而曹操在朝堂之上一家獨大,卻因為內心的驕傲和傲嬌不願意去謀權篡位。

而此時的漢靈帝對於他自身和祖宗保留下來的江山未嘗不是一種善待。我們常說"好死不如賴活著",可又有幾個人敢選擇死亡呢,苟延殘喘尚存一息之力。

戴克裡先四帝同治的和平時代與東漢

漢靈帝

二、戴克裡先和四帝同治

(1)戴克裡先本人的政治思想

戴克裡先出生於達爾馬提亞,他本身是皇帝禁衛軍統領,在公元284年被推舉為羅馬統治者,他實施的第一項新政就是屠殺當時佔據主流思想的基督教徒,緊接著,他便很快地建立並實行了一套獨創的統治體系,這一體系放在今天可能沒有一個人會理解和接受,可如果放在羅馬帝國時期也許這便是當時最無奈也最適合的方法。早在285年12月,這位沒有後嗣的新帝便將幾乎與其同齡的軍官馬克西米安升為凱撒,在286年春季,馬克西米安取得與高盧農牧民起義軍作戰的勝利之後,戴克裡先又將其升為奧古斯都。在明眼人眼裡,這活脫脫地是在培養接班人的節奏吶,七年後,戴克裡先致力於將二帝共治擴充為四帝共治。這時候我們不免有些納悶了。

戴克裡先四帝同治的和平時代與東漢

羅馬疆土

如果第一個是培養接班人的話,那麼為什麼還要致力於四帝共治呢,也許我們所有人都不懂戴克裡先此時的想法了。其實戴克裡先所創立的四帝同治與純粹傳統的諸帝共治模式還是有諸多不同之處的,戴克裡先的四帝同治以功績與忠誠為標本,和我國封建社會的分封制頗有些相似,都是用統治權或土地權來捆綁住當時功績比較顯著的人,既不會讓其國內動盪的局面下起兵,也巧妙的安撫了功臣並將其運為己用。

(2)不以血緣論統治

令人意外的是,戴克裡先他不是沒有子嗣,他有自己的兒子,但是他並沒有把自己的兒子馬克森提烏斯列入自己的繼位者名單。四位皇帝都自稱為“朱庇特之後嗣”和“赫拉克勒斯之後嗣”,由此以這兩位羅馬神的直系後裔自居。

其實這樣也有好處,一,戴克裡先在時局動盪的時候有一定的長遠眼光,他知道一旦他公開立自己的兒子為繼承者,那麼長期承受羅馬教皇壓迫的人民可能會懷疑自己的眼光,順勢把他也推下神壇。二,在那個東西方國家思想都較為封閉的年代,相比較相信自己的同類,人們更願意去相信一個內心中的信仰,

所以統治者們把自己說成是羅馬神之後,那麼沒有追隨物件的人們,自然會堅信不移,緊跟神明信使的步伐。

戴克裡先四帝同治的和平時代與東漢

凱撒之像

三、戴克裡先維持和睦的手段

(1)東西方都逃不過的真香定律

戴克裡先他們從一開始就用君權神授的方法來斷絕所有潛在的篡位者的一切合法性來源。這就是那句“走別人走不了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無從模仿”。即使是這樣說,潛在的威脅仍然存在,還需要擴大勢力來維持自己的統治。戴克裡先在錢幣、銘文和藝術品上都大肆宣傳諸帝和睦的關係,但宣傳手段是一方面,實際行動又是另一回事。

戴克裡先四帝同治的和平時代與東漢

尤里烏斯凱撒

(2)以退為進的順勢而為

看過《紅樓夢》的人都知道,“

賈、史、王、薛"四大家族關係之所以這麼好,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是因為他們之間存在的裙帶關係,

王家的王熙鳳嫁給了賈家的賈漣,史湘雲是賈家的外親,薛寶釵嫁給了賈寶玉。自古以來,要是有兩傢俬交甚好,便會喜結秦晉之好。同樣的方法屢試不爽,統治者之一的凱撒被過繼給奧古斯特作為養子,並與他的女兒成婚。正如戴克裡先早先計劃好的,兩位奧古斯特統治者在不久自願退位,在官方的有意操縱和戴克裡先自己的順勢而做下,使其在位時間與馬克西米安等長。

這也許就是中國兵法上說的"以退為進",有的時候有些東西你看著是往出送,其實在送出的過程中你也在另一個方面不斷地汲取到了更為重要的部分。

戴克裡先四帝同治的和平時代與東漢

古代常見的裙帶關係

四、四帝共治的延續

(1)循序漸進的上升

如果說戴克裡先創立了四帝共治,他讓四帝共治的傳承更替變得有理有據,且在教長時間內可以明確預見,每一位凱撒都需在長達十年之內證明自身的能力,所謂”能者居上“嘛,以便在十年之後接替奧古斯特的位置,之後他們再指定兩個人繼續從新一輪開始培養。其實這樣做,很大程度上保持了政治的清明性和統治者的決策性和執行力。世襲制最大的弊端就是不管第一位君主後面的君主有多麼無能,臣下都不能反抗,只能聽從,而四帝共治正好巧妙地解決了這一問題,兩輪篩選的制度讓統治者不能掉以輕心,而凱撒的選擇過程中也讓更多有才能的人能夠一顯身手。

戴克裡先四帝同治的和平時代與東漢

羅馬帝國

(2)四帝共治和選舉制的相似

其實仔細研究的話我們不免發展,戴克裡先的做法非常的民主,雖然加入了君權神授的理念,但也是順應了當時的時代的背景,他採用四帝共治,統治者必須在十年之內證明自己的能力才能再登帝位,既激勵了統治者奮發圖強,又一方面制約了統治者決策混亂的可能性。

和今天的選舉制相似之處在於都是在系統內部選取有才能的人讓你擔起重任。

結語:不管是三國時期的"三足鼎立",還是戴克裡先的"四帝共治",其實他們都遵循了自然界的一個"能量守恆定律",道德經中講到"萬物相生相剋",不管是什麼事物,它都不能打破一個規律和守恆,戴克裡先正是巧妙的利用了相互制約,相互守恆這一方法,才讓羅馬帝國在以後的幾百年來,每一代凱撒都決策英明,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羅馬帝國的強大。試想一下,統治者出了治理國家發展之外,怎麼證明自己的能力呢?當然是擴大疆土,征戰歐洲,在之後的幾百年來,每一任凱撒都英勇善戰,羅馬帝國的疆土也廣闊無邊,可太陽總有落山的一天,在長期的征戰東歐以後,不少敵國開始崛起,也為羅馬帝國的消亡埋下了伏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