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resh

This website ealou.com/history/227382.html is currently offline. Cloudflare's Always Online™ shows a snapshot of this web page from the Internet Archive's Wayback Machine. To check for the live version, click Refresh.

首頁歷史 > 正文

霍去病射殺李敢,付出了什麼代價?漢武帝:此事與霍去病之死無關

2021-09-09由 資治通史 發表于 歷史

年輕人好衝動,做事不計後果。霍去病的身份很特殊,不僅是位功勳卓著的將軍,還是漢武帝的外甥,所以這樣的身份讓他更加盛氣凌人,甚至毫不猶豫地將部將李敢射殺。

霍去病射殺李敢,付出了什麼代價?漢武帝:此事與霍去病之死無關

霍去病劇照

霍去病射殺李敢的事件發生在公元前118年,也就是漠北之戰的第二年,而李廣正是在漠北之戰時自殺,所以這件事情與李廣的死有很大的關係。

前119年,漢武帝發10萬騎兵出征匈奴。大軍分兩路出擊,一路由大將軍衛青率領,從定襄出兵,另一路由霍去病率領,從代郡出兵。由於事先有情報得知,匈奴單于主力將在代郡北部方向出現,所以,霍去病的任務是全殲匈奴單于及其主力,衛青則牽制、消滅匈奴左賢王部。可是結果正好相反,遭遇匈奴單于主力的是衛青部。

霍去病射殺李敢,付出了什麼代價?漢武帝:此事與霍去病之死無關

漢武帝對這次戰爭寄予厚望,特意從民間徵集了14萬匹戰馬做為後備,糧草輜重更是不計其數,後勤保障人員多達十餘萬。顯然,此舉是漢武帝意在為對匈奴的戰爭畫上句號。

由於出現“收官之戰”的徵兆,因此老將軍李廣也按耐不住激動的心情,主動面見漢武帝,要求隨軍出征。其實漢武帝本沒有派李廣出戰的打算,一是因為他年歲太大,二是因為這些來他在對匈奴的戰爭中敗多勝少,表現差強人意,所以漢武帝刻意漏下了李廣。

霍去病射殺李敢,付出了什麼代價?漢武帝:此事與霍去病之死無關

漢武帝劇照

但李廣認為,如果此戰不出,以後或許就再沒有了與匈奴交戰的機會,況且打了一輩子仗連個“侯”都混上,實在心有不甘,所以他極力請命,以先鋒主力出征匈奴。最後,漢武帝被老將軍的慷慨豪邁所感動,於是準他隨參戰,並歸衛青排程。

安排走李廣之後,漢武帝馬上見衛青。漢武帝囑咐衛青說,李廣這個人數奇,不能讓他打前鋒。數奇就是指運氣不好,怕他影響戰局。漢武帝的一番話,衛青自然記在心裡,所以在遭遇匈奴主力後,衛青把正面迎敵的任務交給校尉公孫敖,左將軍公孫賀、及後將軍曹襄,而前將軍李廣與右將軍趙食其,則被安派了東路迂迴,側翼包抄的任務。

霍去病射殺李敢,付出了什麼代價?漢武帝:此事與霍去病之死無關

衛青劇照

值得一提的是,公孫敖之前因打了敗仗被漢武帝處罰,侯爵被剝奪,而他與衛青的交情很深,曾經救過衛青的命,所以這次衛青有意關照公孫敖建功。戰爭的結果是,衛青將伊稚斜單于擊潰,並追擊至趙信城,將匈奴糧草輜重付之一炬,然後率軍返回,走到漠南時才遇到李廣與趙食其二位將軍。上前一問才知道,二位被風沙吹得迷了路,一個匈奴兵都沒碰到。

霍去病射殺李敢,付出了什麼代價?漢武帝:此事與霍去病之死無關

顯然,伊稚斜的逃脫,李廣應該負一定的責任。所以,做為主帥的衛青要傳訊李廣,要求對方說明情況。但是李廣很氣憤,本來的前鋒卻換成了側翼,感覺就像是被當猴耍了一樣,最後還要像罪犯一樣受審,於是越想越窩火,乾脆自刎。

霍去病射殺李敢,付出了什麼代價?漢武帝:此事與霍去病之死無關

李廣劇照

與李廣的悲壯結局收場不同的是,他的兒子李敢卻在霍去病的率領下建功封侯。李敢是李廣的第三個兒子,精於騎射,做戰勇猛,被收編到霍去病麾下。霍去病挺入漠北2000餘里,與匈奴左賢王部遭遇,雙方展開激戰。最終霍去病部共敵7萬餘人,俘虜匈奴屯頭王、韓王等3人及其他將領83名,併到達瀚海,封狼居胥。

霍去病部取得大勝,李敢表現出色,漢武帝論功行賞,升李敢為郎中令,賜爵關內侯。關內侯是從秦朝沿襲下來的“軍功計首制”中二十級軍功的第十九級,僅次於列侯。但由於父親的去世,李敢不喜反憂。後來,李敢瞭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感覺衛青有故意排擠父親之嫌,於是主動上門找衛青理論,後又情緒失控,將衛青打傷。

霍去病射殺李敢,付出了什麼代價?漢武帝:此事與霍去病之死無關

李敢劇照中

其實,當時李敢並沒有完全瞭解內幕,他不知道漢武帝在其中起的作用,只是一味的認為衛青私心害了父親。而衛青也對李廣之死心懷內疚,所以也沒有同李敢計較,選擇息事寧人,沒讓漢武帝知道,否則李敢必被治罪。但是霍去病卻認為舅舅不能受這樣的窩囊氣,所以在同漢武帝在甘泉宮狩獵時,竟然一箭將李敢射死。

霍去病射殺李敢,付出了什麼代價?漢武帝:此事與霍去病之死無關

要說在漢武帝的眼皮底下殺人,而且殺的還不是一般的人,可見霍去病的囂張氣焰。但事已至此,漢武帝於公於私都不能治霍去病的罪。

於公,霍去病立有不世之功,漢朝能打通河西走廊,設敦煌、武威、張掖、酒泉四郡,繼而經略西域,全賴霍去病之功。況且,匈奴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當時霍去病才23歲,正是為國家出力的年紀,所以漢武帝不會“自斷一臂”,將霍去病治罪。事實上,就在公元前117年年初,漢武帝準備對匈奴發起新一輪的攻擊,結果由於霍去病的突然去世而作罷,可見霍去病在漢武帝心目中的重要性。

於私,霍去病的母親是皇后衛子夫的姐姐,大將軍衛青又是衛子夫的弟弟,而霍去病又是太子劉據的表哥。如果處置霍去病,漢武帝需要顧忌整個外戚集團及太子集團的阻力,所以,當面對這張錯綜複雜的關係網時,漢武帝很有網開一面的必要。

霍去病射殺李敢,付出了什麼代價?漢武帝:此事與霍去病之死無關

值得一提的是,在前117年上半年,霍去病聯合丞相、御史大夫等重要大臣共同奏請漢武帝將次子劉閎、三子劉旦、四子劉胥封為諸侯王,讓他們離開京城,到封國就藩。霍去病之所以這樣做,明顯是在維護太子劉據的利益,消除劉據圍繞身邊的不確定因素,解除對劉據太子地位的影響。

而在促成“皇子封件”的整個過程中,並沒有看到大司馬、大將軍衛青的作用,可見霍去病在外戚集團中表現積極的一面及發揮的作用。顯然,霍去病可成為劉據的堅強後盾。

所以,在對待李敢被殺問題上,漢武帝權衡利弊,沒有讓霍去病承擔任何責任,而且主動將帶件真相壓隱藏了下去,對外謊稱李敢是被鹿撞死。但是,就在李敢被霍去病射殺的第二年,霍去病也去世了。這樣的時間節點,容易讓人聯想到霍去病的死與李敢存在因果關係,甚至有人將懷疑的目光投在漢武帝身上。

霍去病射殺李敢,付出了什麼代價?漢武帝:此事與霍去病之死無關

確實,霍去病擅殺大將,罪不可赦,但被漢武帝治罪這種說法並沒得到有力的證據,所以最終基都認同了霍去病病故一說。至於病因,比較合理的解釋就是中了匈奴人的“巫蠱”,匈奴人用動物屍體汙染了水源,結果被霍去病飲用。或者是,漢軍誤將匈奴人生病的牲畜劫獲後帶回了漢朝,繼而引發瘟疫大流行,霍去病不幸中招。

霍去病去世後,留有一子霍嬗。孩子年幼,漢武帝經常帶在身邊,命人悉心照料。前110年,漢武帝到泰山舉行封禪大典,在上山頂祭祀時,只帶允許年僅10歲的霍嬗陪同。然而在封禪結束不久,霍嬗就暴病去世了。漢武帝本打算要將霍嬗培養成像他父親一樣的將軍,為大漢建功立業,最終願望落空,不能不說是一大遺憾。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