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生育率滑坡,韓國的人口悲劇會是我們的未來嗎?

2021-09-03由 春陽筆記 發表于 歷史

我們的人口會在45年內減半嗎?

人口學上有個概念叫人口內爆,說的是一個國家的生育率如果低於1。3,那每過45年,這個國家的人口就會減半。

根據7普資料,我們的總和生育率已經降到了1。3,也就是說,如果生育率提不起來,45年後我們人口就會降到7億左右。

這個資料聽起來有點嚇人,但事實上,在整個東亞這一片兒,生育率都超級低,我們的生育率還算高的。

這是東亞或者儒家文化圈的生育率資料:

生育率滑坡,韓國的人口悲劇會是我們的未來嗎?

可以看到整個東亞的生育資料都很難看,其中,韓國生育率最低,去年暴跌至0。84。

韓國人口用不了45年,可能二十幾年就會減半。

牛津的人口學教授說過:“韓國將是第一個因人口減少,而從地球消失的國家”。

在人口問題上,中國、韓國甚至整個東亞都有很多相似之處:

中韓兩國都搞過計劃生育,只是韓國的計劃生育搞得比我們早了20年,從1963年起整整執行了34年,直到1996年才取消。

計劃生育取消後,韓國政府把生育率目標定到了1。7,但令韓國官方意外的是,此後韓國的生育率不但沒升,反而加速暴跌。

由於人口降得太快,韓國政府只能不斷加碼生育補貼政策,現在韓國生一個孩子,各種補貼加起來差不過有人民幣4萬多。

但即便政府各種發錢,韓國年輕人就是不生。

韓國現在的年輕人被稱作“三拋一代”,也就是

拋棄戀愛、拋棄結婚、拋棄生子

官方給這代人下了個定義:“因為沒有盡頭的就業準備,不穩定的工作崗位,暴漲的房價等過度的生活費用,從而放棄戀愛,結婚,生子或將之無限延遲的青年們”。

韓國官方的這個定義倒是十分精準的抓住了低生育的原因。

因為頭上壓著:安居難和樂業難這兩座大山,年輕人只能躺平,放棄生育。

安居

我們看看韓國年輕人在安居樂業上有多痛苦。

韓國一半以上的人口集中在大首爾區。

16年以來,首爾房價漲了89。7%,現在差不多要人民幣13萬一平。

首爾房價比北京、東京都高,成了僅次於香港的全球第二高房價的城市。

生育率滑坡,韓國的人口悲劇會是我們的未來嗎?

由於大多數韓國年輕人都會到首爾求職發展,房價這麼高,首爾的年輕人買不起房就只能漂著。

據統計,韓國60%以上的新婚家庭買不起房子。

另外,韓國的租房方式也很奇葩,通常採用一種被稱作全租的模式。

“全租”不需要付租金,但需要支付房屋總價的30%-80%作為保證金。

這筆保證金到期後會全額返還,租房期間,房東會拿著這筆鉅額保證金投資,投資賺的錢就當做房租了。

韓國房價瘋長,全租的保證金自然也跟著暴漲,和國內逃離北上高一樣,韓國年輕人扛不住高房價和高房租,也開始逃離首爾。

樂業

買不起房已經夠慘了,但對韓國年輕人來說,最大的壓力源不是買房,而是工作。

韓國網民將自己的國家稱作“地獄高麗”,這個詞在韓國很火。

它有兩層意思,一是形容韓國激烈的的就業競爭和無休止的加班就像地獄一樣痛苦。

二是諷刺現代的韓國跟封建時代的高麗一樣,貧富分化嚴重、階級跨越困難,普通人沒有出頭之日。

眾所周知,韓國社會的方方面面都被財閥壟斷,前六大財團的年營業收入佔了韓國GDP的60%以上。

在韓國,年輕人想靠自我奮鬥出頭,幾乎沒有可能。

其他國家的福布斯排行榜,前幾位的富豪過幾年就換一茬,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創業大佬。

而韓國的富豪榜,幾十年都一個樣,財閥之間連座次都一動不動。

生育率滑坡,韓國的人口悲劇會是我們的未來嗎?

韓國年輕人想過的好點,就只能加入財閥。

根據韓國統計廳的資料,同樣的崗位,財閥員工的工資是普通企業的2。7倍。

韓國大學生在畢業後,很難一下進入財閥,他們會花幾年時間,做各種準備,不斷的申請財閥崗位。

這段時間在韓國被稱作“準備就業期”,處於這一段時期的學生被稱為“就業準備生”。這有點像國內很多年輕人一年又一年的考公務員。

2018年現代集團旗下的現代鋼鐵,只開放了10個銷售崗位,而求職者卻有五萬名,錄取比例高達5000比1,這個錄取比例比考公務員還誇張。

如果一個社會,上升通道狹窄,年輕人出頭無望,那這個社會就會失去生氣。一個沒有生氣的社會,生育率又怎麼可能會好。

韓國取消計劃生育,然後各種發放生育補貼,但韓國年輕人就是不生。

韓國的前車之鑑已經表明,解決人口問題,靠放開生育限制以及發放生育補貼是行不通的。

生育率的“新三座大山”

前面說過東亞整體的生育率很低。

而巧合的是,高房價、加班多、教育負擔重、工作壓力大又是東亞社會共有的問題,這些問題在國內有個新名字:新三座大山。

受儒家文化影響,東亞人勤奮顧家,追求上進,年輕人普遍都想活出個樣子。

但因為東亞人多資源少,蛋糕有限,這就導致為了出人頭地,東亞社會內部廝殺慘烈。

雖然網上人均清華北大,年薪百萬,但現實中,絕大多數人要麼找不到好的工作,要麼正在擔心失業,要麼收入可觀但身體已經扛不住996的強度了。

東亞共同的低生育難題,根子上還是因為年輕人活得累。

很多人就是覺得不能讓孩子活的和自己一樣累,所以乾脆不生了。

想解決低生育的問題,首先還是要減輕年輕人的生存壓力,也就是解決內卷的問題。

內卷就是為了瓜分有限的蛋糕,大家在內部廝殺得太厲害。

要解決內卷,只有兩條路,一是對內把蛋糕分得更公平;二是對外把蛋糕做得更大。

這半年發生的各種國家大事,其實都是圍繞著這兩點。

對內更公平的分蛋糕,就是縮小貧富分化,打破階層固化,給年輕人更多向上流動的機會。

在最近的中央財經委第十次會議上,也就是國內最高規格的財經會議上,明確提出了要“暢通向上流動通道,給更多人創造致富機會”。

生育率滑坡,韓國的人口悲劇會是我們的未來嗎?

今年的一系列政策,包括控房價、整頓校外培訓、反壟斷、取消996、強調三次分配等等,都是在努力搬掉年輕人頭上的新三座大山,讓年輕人有更多向上流動和勤勞致富的機會。

然後是對外做大蛋糕,也就是拓展本民族的生存空間。在做大蛋糕這事上,我們還是要跟西方列強多學習。

西方年輕人的生活日常就是喝喝咖啡、健健身,閒著就去沙灘曬曬太陽,或者出去旅行。

而東亞年輕人的日常則是考研究生考公務員、拼了命也擠不上的地鐵、無休無止的加班。

雖然美國現在的貧富分化和階層固化也很嚴重,但相比東亞年輕人,美國年輕人還是活的更輕鬆。

至少996、過勞死、過勞自殺一直都是東亞人的專利。

為什麼西方人過著悠閒自在的神仙日子,而東亞人則是累死累活的內卷地獄?

為什麼東亞人那麼辛苦

相比歐美,東亞主要輸在了四個方面:

一是東亞家底太薄。

歐美髮家很早,15世紀就在全球搞殖民掠奪,控制了全球大部分的土地和資源,然後是兩次工業革命,技術上佔盡了先發優勢。

而東亞除日本之外,其他經濟體都是在二戰之後才開始工業化。

東亞國家資源不行、技術也不行,想參與國際競爭,就只能向內擠壓民眾的福利,只有生產的東西既廉價又好用,才可能擠進其他國家的市場。

勒緊褲腰帶參與國際競爭,那內部就要跟著吃苦。

生育率滑坡,韓國的人口悲劇會是我們的未來嗎?

二是在國際分工上,東亞乾的都是髒活累活。

宏碁集團創始人施振榮提出了一個很有名的微笑曲線理論。

他把商品的生產過程分成了三個階段,分別是設計研發、組裝製造、品牌銷售。

以附加值或者利潤為縱軸,以這三個階段為橫軸,就得到了一條像笑臉一樣的曲線。

可以看到,設計研發和品牌銷售這倆環節利潤最高,而中間的組裝製造利潤最薄。

東亞都是製造業大國,乾的都是中間利潤最薄、競爭最激烈的組裝製造環節,而歐美乾的則是兩頭又掙錢、又輕鬆的設計研發和品牌銷售。

以蘋果手機為例,專利和技術都是蘋果的,富士康負責組裝、製造,然後銷售時還要貼上蘋果的牌子,微笑曲線的兩頭都讓蘋果公司拿走了。

生育率滑坡,韓國的人口悲劇會是我們的未來嗎?

再比如奢侈品。前幾天LV出了一款空氣馬甲,一件26700。很多人說這塑膠袋充上氣成本連10塊錢都不到。

但LV賣的從來不是生產成本,而是設計和品牌。

名牌包都是在國內縫的,但一貼上奢侈品的牌子,就能賣的很貴。全球十大頂級時尚品牌都是歐美的,設計和品牌這兩塊的利潤也都讓歐美拿走了。

三是東亞沒有商品和資源的定價權。

東亞整體人口密集、資源貧乏,發展的都是兩頭在外的加工貿易。

一頭需要從資源國進口大宗商品,一頭需要把製成品賣給歐美消費國,東亞超高的外匯儲備都是做出口加工賺的辛苦錢。

對東亞來說,想多掙錢,要麼把原材料的價格壓低,要麼把製成品的價格抬高。

但悲劇的是,不管是原材料的價格,還是製成品的價格,東亞都說不了算。

歐美控制了全球大多數的資源巨頭,而且全球大宗商品也是用美元標價,價格也是在歐美的商品交易所確定,東亞各國雖然消費了全球最多的資源,但在資源的定價上幾乎沒話語權。

而在製成品市場,因為歐美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為了爭奪歐美市場,東亞各經濟體之間不斷搞價格戰,不賣成本價就不錯了,漲價是不可能漲價的。

四是東亞的事自己說不了算。

東亞、東南亞這些小國,從經濟到軍事,都被美國高度控制,他們自己的事常常自己說了不算。當美國想要收割他們時,他們也根本擋不住。

日本經濟起飛的早,所以日本在1990年就被美國收割了一波,經濟陷入失落三十年。

九十年代之後,亞洲四小龍經濟騰飛,美國又搞出了亞洲金融危機,東南亞和韓國又被一頓收割。

97年之後,韓國銀行和財閥的大半股權都被歐美拿走了。

以三星為例,現在外資在三星電子的普通股持股比例達到了55%,優先股持股比例更是高達89%,不誇張的說,三星就是在為美國人打工。

生育率滑坡,韓國的人口悲劇會是我們的未來嗎?

像韓國這樣,掙得都是辛苦錢,還時不時要被美國收割一波,在這種憋屈的經濟模式下,韓國年輕人自然就喪失了物慾和發跡欲。

這裡要單獨提一下日本,日本發家早,也是列強之一,再加上現在舔大哥舔的勤,所以日本的日子過的還算不錯。

雖然日本年輕人又喪又宅,但日本生育率是東亞最高的。

東亞人想過得寬裕點,那就必須把西方列強從頭上搬開。

生育率滑坡,韓國的人口悲劇會是我們的未來嗎?

簡單說,就是做三件事:

一是攀科技樹,搞高階品牌,賺微笑曲線兩頭的大錢;

二是搞本幣國際化,參控股海外的資源企業,爭奪大宗商品定價權;

三是爭取自己的事自己說了算,不能一直由著別人割韭菜。

人口問題說到底還是資源問題。

想提高生育率,那既要對內合理的分配資源,又要對外儘可能的佔有資源。

如果資源夠多了,那內卷就不會這麼厲害,社會也會生機勃勃。

但是動別人蛋糕一定是會得罪人的,不管是國內的資源再分配,還是國外的資源再分配,都註定阻力重重。

喜歡我們的作品,別忘了點贊加個關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