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他的仕途一半是悲劇,一半是處理悲劇。紀念即墨鄉賢楊良臣

2021-08-29由 即墨黃芃 發表于 歷史

如果即墨要評選一家國民女婿的話,500年來一定非楊氏莫屬。

翻開即墨縣誌,凡是有點名望的鄉宦,他們多有一個姓楊的女婿。

古時候絕不準自由戀愛,找女婿是爹的事,跟小兩口沒啥關係。

這些個有名望的爹們咋都看好楊家的孩子了呢?

今天聊聊即墨楊家。

即墨楊氏的苦難比別人來得更早一些,更苦一些,更難一些。所以他們更勤勞,更堅強,更奮進。

即墨楊氏祖上並不顯耀,軍戶出身。朱元璋末年,即墨楊家遭一橫禍,壓得他們30多年喘不過氣來。當時楊家賦差到南方運桑,不料走在揚子江中,大風起兮雲飛揚,翻了船兮你要償。於是,楊氏家族中男女被賣20餘口。朱大朱二可都不是善茬,桑銀追賠長達30年,直至洪熙元年(1425年)才得以赦免。

所以我們只能這麼安慰楊家:災難是生髮壯志的肥沃泥土;挫折是強者崛起的層層階梯;坎坷是達到頂峰的必由之路。

30年的風雨過後,楊氏迎來了百年的彩虹,楊家奮發了。他們教授子弟,努力向學。自此以後,書香旺盛、瓜瓞綿綿,性格謙虛,知書達理,自然也就成了老丈人眼中的潛力股。

優秀的女婿背後必定有一個厲害的爹,比方說陝西巡撫藍章就很欣賞楊良臣。願意和楊良臣結成親家。

他的仕途一半是悲劇,一半是處理悲劇。紀念即墨鄉賢楊良臣

楊良臣(1461~1529)字舜卿,號南莊,生於明天順五年,弘治十一年成舉人。講情義,重孝道。青年時候,他爹臥床不起,楊良臣晝夜服侍,不敢懈怠,而且把家產都分給了他的弟弟以示孝道。他的老師是萊陽人叫宋綜,後來出仕當官,死在河南靈寶縣,這事跟楊良臣的關係不大,可是為了老師入土為安,楊良臣輾轉五千裡,往返數個月,才將老師的靈柩扶回故里。如此的有情有義,也自然被後來的陝西巡撫藍章看在眼裡。

楊良臣擔任過安徽太平縣令,能治太平,能惠民聲。真是良臣群中有良臣,太平縣裡治太平,史稱“鳴琴而治”,太平縣的太平的百姓還給楊良臣繪製《太平鳴琴圖》頌揚他。

聽說楊良臣能鳴琴而治,朝廷在他丁憂後給他派了另一個工作。一個悲催的工作,調任山西黎城縣令。

由此,楊良臣開啟了他的苦逼的歲月。

那時的山西,還沒有開始賣煤,卻有連年災荒、打家劫舍和揭竿而起。

揭竿而起的地方叫青羊山,這真是個驢友們戶外的好去處。每逢夜幕降臨,皓月東昇,月光之下,那山的形狀宛如一隻青羊,所以,又被稱為“青羊臥月”,據說是平順縣舊八景之首。有詩為證:晴空遙望山形狀,儼若青羊臥月中。

這個地方,天高皇帝遠,人少野獸多。不適合人類居住,明代中葉,由於殘酷的政治壓迫和經濟剝削,致使山西的人們飢寒交迫,“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於是,青羊山成了革命根據地。此地便爆發一了場聲勢浩大的農民起義,史稱“陳卿起義”。這是山西最大的農民起義之一,不過最終被平定,平定的關鍵人物之一就是楊良臣。

陳卿是潞城縣衙一名掌管糧庫的小吏,因用庫中的糧食賙濟饑民而被革職回家。正德十年(1515年),陳卿與其父陳琦、伯父陳曩、叔父陳良、陳鋒、弟陳來及村人王廷祿等,佔據青羊山,依山為寨,俟機起義。第二年正月,陳卿謀反事洩露,王廷祿遭捕,更加激怒了陳琦、陳卿等。他們紛紛聯絡各地農民,壯大力量。先後有山西的李陳、李景芳率領的70餘人,河南陳大川、山西陳得和率領的140餘人,山西王得、河南殷得山率領的200餘人,相繼加入義軍。嘉靖元年(1522年),陳琦、陳卿父子等揭竿而起。

起義軍的聲威震動了潞州官衙。知州多次派官軍攻打,不克。

聽說老楊既清廉又有威望還瞅著貪官不順眼,來老楊,該你出馬了。

楊良臣覺得起義的原因是鑑於百姓飢寒所迫,不得已鋌而走險,造反不是他們的初衷,他不忍心更多的人家破人亡,便報告知州,單騎入青羊山,向陳卿等講明利害,勸說其率眾各歸鄉里。

凡敢單騎入叛軍的多是廉潔的人,他知道自己的為官對得起百姓,符合天道。被逼上羊山的無奈的百姓,又怎麼會加害一個清廉的楊縣令呢?

羊山的陳卿被老楊請下了山,老楊掃了一眼,頓時臉上晴轉大雨,他知道,他被領導僉事王琳耍了。清廉的人啊,你永遠是腐敗圈子的眼中釘。

王琳冷笑著,老楊,你不是有威望嗎?“來人,陳卿判為死罪,監候問斬”。

楊良臣多番解釋,州官不為所動。

同年九月,陳卿在解往汾州途中,哎,呀呀呀,噢,吆吆吆,陳卿跑啦,又當了義軍首領了。

他的仕途一半是悲劇,一半是處理悲劇。紀念即墨鄉賢楊良臣

楊良臣

好個猛虎歸山!咱接著講。

陳卿當了義軍首領後,聯絡舊部,重整旗鼓,又與臨近的石童、王英、王仲杞等數股農民起義軍聯合,百姓競相加入義軍,義軍人馬很快達到2萬之眾。據《潞安府志》記載,“青羊之盜,勢使之地,鬨然群起,操挺為兵,據險為穴,出沒為害,連及旁郡,有司旋視,不可撲滅”。《平順縣誌》對此也有記載:“官軍出捕之,多被殺傷。部下殷得山、路和尚、吳學生、王仲杞、王仲興及其弟陳來等最猛強。”起義軍聲勢日益壯大,“山西、河南巡撫、都御史合兵不能克”。

當年不聽楊良臣的建議遭報應了吧。該!

報應還沒完呢!

嘉靖四年(1525年),山西都御史常道率軍對陳卿領導的起義軍進行首次大規模討伐,結果以失敗告終。義軍乘勝進軍,所向披靡,一舉佔領了潞城、黎城、壺關(今長治縣)及河南林縣(今林州市)等地,軍威大振,形成了“北倚太行天險,虎視豫北平原,憑此以拒汴師”的局勢。

次年十一月,山西都指揮霍錦領兵1。5萬,對義軍進行第二次進剿。義軍分三路迎戰,打死官兵指揮薛朝雍,乘勝攻克遼縣(現在叫左權縣)和沁縣,並生俘沁州知州王良輔。接著揮師南下,在陵川義門、高平東平、河南修武、焦作恩村等地與官軍決戰,大獲全勝。至此,太行山南部7個州府的廣大地區已為義軍所治,“全晉之地震恐,訛言流於京師”。

嘉靖皇帝為之急了,派兵部科給事中調集山東、河南、山西3省官兵10萬,對青羊山全面圍剿。

兵部科給事中咱得介紹一下,叫夏言,後來的朝廷首輔。

戰役從初冬開始,一直打到年末,圍剿與反圍剿的戰鬥非常殘酷。

夏言絕對是牛人,絕不眼瞎,他窺視全域性,看出破綻,暗中指點從義軍後路進攻,官軍佔據了制高點阱腦山。義軍主力受挫。在十分不利的形勢下,陳卿仍率眾英勇奮戰於寺頭一帶;為儲存實力,後退守馬武寨,憑險拒敵。夏言遂調集官軍,將馬武寨團團圍住。

“老楊,我們該如何攻破馬武寨”?

老楊噙著眼淚,講了一個即墨城古老的故事。

“田單在即墨曾經打過一個著名的戰爭,就是把牛屁股上點上鞭炮,角上綁上尖刀。…。

夏言露出了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容,即刻找來數百隻羊,角上縛上利刃和蠟燭,羊尾持鞭炮,於深夜乘義軍睏乏,點燃蠟燭鞭炮,突然襲擊,寨破。

王仲杞等7名驍將戰死,陳來等被生俘,兵士近萬人受降。陳卿率餘部突圍西撤,官軍窮追不捨,在常家門遭官軍伏擊,全軍覆沒。陳卿被俘,押解京師,“處以凌遲”。

官兵興高采烈、彈冠相慶。唯有老楊呆若木雞。

他愛老百姓,也得到老百姓愛戴。他希望百姓安居樂業,卻又不得不對農民軍進行鎮壓。

他鬱悶壓抑,他無能為力。他泣不成聲,他頓足捶胸;他死了,死在任上。享年68歲…

願廉潔的官員一生平安。

他的仕途一半是悲劇,一半是處理悲劇。紀念即墨鄉賢楊良臣

即墨楊氏的世步青雲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