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印度140萬大軍,為何難以制服巴基斯坦?巴基斯坦有何底牌?

2021-08-11由 煮酒話風雲 發表于 歷史

提及印度和巴基斯坦,很少有人知道這兩個國家在先前本是同根同源,都屬於舊印度,雙方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皆為創造著燦爛的古國文化的創造者。第二次世界戰之後,印度反對英國殖民統治的獨立運動爆發,國力衰退的英國殖民體系日漸崩塌,已無餘力繼續掌管,只得放手任其獨立。

由於當時國家內部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間在宗教信仰方面有衝突,若英方不及時解決該問題,恐怕此後會引發更大的矛盾。因此,在關於印度獨立的問題上,其制定了“蒙巴頓方案”。該方案表明,英方將根據印度內部宗教信仰的不同,將其分為巴基斯坦和印度。

印度140萬大軍,為何難以制服巴基斯坦?巴基斯坦有何底牌?

然而,這次的分裂並未避免之後雙方衝突的發生,反而成為了印巴兩國此後利益相爭、矛盾頻發的根源。

然而,讓人疑惑的是,就綜合實力來說,巴基斯坦這個小國是遠不及印度的。那麼,在其與印度長達幾十年的爭端中,巴基斯坦為何還能一直存在著?這背後是否存在著其與印度抗衡的大國力量的扶持呢?

印度140萬大軍,為何難以制服巴基斯坦?巴基斯坦有何底牌?

回顧印巴兩國的數次大規模交戰,克什米爾地區的主權問題算是爭端的中心了。為什麼這塊總面積僅有19萬平方公里土地的歸屬問題能讓兩國大動干戈呢。瞭解了其重要的地理位置,這個疑惑就自然得到了解答。

克什米爾位於青藏高原與印度河平原的中間位置,這兩種不同的地理環境形成了極大的海拔差。對於印度來說,克什米爾就像自己邊界地段的保護屏障,其重要意義自然不言而喻。此外,克什米爾還是印度與中亞往來的戰略要塞。失去了這一關鍵地段,印度將被限制在南亞次大陸,這對此後國家全域性的發展十分不利。

印度140萬大軍,為何難以制服巴基斯坦?巴基斯坦有何底牌?

然而,對於巴基斯坦來說,克什米爾管轄權的歸屬更是直接關乎著國家的安危。首先,巴基斯坦人民長期依賴的水源是印度河,若想實現正常取用水,必須經由克什米爾,到達位於印度河下游的巴基斯坦地區。

其次,喀喇崑崙公路是巴基斯坦與東方國家往來唯一的陸地通道,而該通道正好經過克什米爾地區。若是印度將其佔領,就相當於間接切斷了巴基斯坦與外界往來的重要通道,這對於巴基斯坦來說無疑是致命的。這樣一來,兩國為了爭奪該地區,數次爆發大規模衝突便不足為奇了。

印度140萬大軍,為何難以制服巴基斯坦?巴基斯坦有何底牌?

1947年10月27日,印度政府派兵進駐克什米爾南部。與此同時,巴基斯坦前去應戰的是由穆斯林組成非正規性民軍。顯然,單從作戰人員組成來看,印度是佔有絕對優勢的。不出所料,在戰爭初期,只配備有輕武器的巴基斯坦民軍部隊根本不是擁有坦克的印方正規軍的對手。

因此,在開始的交戰中,巴基斯坦民軍死傷慘重,不得不向克什米爾北部地區退去。第二年的3月17日,擁有先進武器裝備的印軍再次出兵攻打巴基斯坦民軍。由於雙方軍事實力的懸殊,印軍僅用了一天時間就將其部分民軍駐地–唐格爾佔領。

印度140萬大軍,為何難以制服巴基斯坦?巴基斯坦有何底牌?

得了勢的印軍並未善罷甘休,轉而繼續向北部巴基斯坦方的軍事重鎮拉喬裡出擊。

1948年11月,印軍的7輛坦克在暴雪過後,沿著崎嶇的山路上進攻巴軍陣地,巴基斯坦由民兵組成的戰線頃刻潰不成軍。

面對敵方強大的實力,巴基斯坦方深知,民兵力量終究無法與之抗衡。想要取得勝利,必須得也投入正規軍作戰。之後,巴基斯坦不顧及英國的阻攔,派出5萬正規軍同印方4萬兵力展開鬥爭。

印度140萬大軍,為何難以制服巴基斯坦?巴基斯坦有何底牌?

1949年1月1日,經過國際安理會的調解的印巴兩國宣佈停戰,雙方長達一年零三個月的第一次交戰就此落下了帷幕。同年 7月27日,印巴雙方代表簽定了有關兩國在克什米爾地區,實際控制區域劃分線設定 的相關協議。

該協議中明確規定,印度佔克什米爾地區總面積的3/5,人口約400萬。巴基斯坦佔其總面積2/5,人口約100 萬。但雙方在此後的公民投票問題上仍難以達成統一。同時,克什米爾主權歸屬問題並未得到解決,印巴兩國產生的衝突反而愈演愈烈。

印度140萬大軍,為何難以制服巴基斯坦?巴基斯坦有何底牌?

1965年8月,克什米爾的分治問題再次成為了印巴之間交戰的導火索。兩國軍隊出兵,在先前協定好的停火線附近發生衝突。戰爭初期,印軍率先對巴方發起瘋狂的進攻,還佔領了巴基斯坦的多處山域。

見此情況,巴方立即對印度進行了代號為“大滿貫行動”的反攻,想要滅滅印軍的囂張氣焰。在第一階段的作戰中,巴軍攻打下了位於克什米爾西部的馬達拉和查木布的交界地段。這一行為使得敵方處於不利地位,相當於直接中斷了位於交界兩側的印軍間的聯絡。

印度140萬大軍,為何難以制服巴基斯坦?巴基斯坦有何底牌?

而此時的巴軍只想借勢開著坦克一舉將敵軍消滅。情急之下,印軍只得引爆炸藥包與敵人同歸於盡,來阻止其進攻。最終,印軍輸得一敗塗地,巴方趁機佔領了印控地區大面積的領土。失了勢的印軍並未被這次的戰敗打得一蹶不振。

同年9月6日,精心謀劃後的印軍準備在巴基斯坦的第二大城市-拉合爾開闢戰場。由於當時巴方在此地駐守的兵力不足,因此沒能防得住印軍的突襲,一直被打至亞克爾運河處。當時的印度聯手蘇聯,對我國西南領土安全產生了極大的威脅。

印度140萬大軍,為何難以制服巴基斯坦?巴基斯坦有何底牌?

為了維護國家的領土安全,同時出於人道主義,中國向這個南亞第二大國-巴基斯坦伸出了援手,並在中印邊界設定了軍事幹預點,幫助巴基斯坦一同對抗印度。就在印軍將要大獲全勝之際,巴軍決定鋌而走險,利用空軍作戰與對手一決高下。

憑藉著美國為其配備的先進戰機以及預警系統,以及中方給予的武器裝備的支援,巴軍連續將數十架敵機擊毀,迅速掌握了領空權。印軍見此情況,仍舊沒有放棄作戰,而是繼續出動400輛坦克迎敵。

印度140萬大軍,為何難以制服巴基斯坦?巴基斯坦有何底牌?

然而,雖然印方在作戰裝備數量上遠遠超過了巴方,但地面作戰優勢只是戰事取勝的一部分因素。對於奪取領空權的巴軍空襲仍然難逃。在巴方投來的空中轟炸下,印方約三分之一坦克被炸燬,實力銳減的印軍不得不停止進攻,最終雙方僵持在亞克爾運河兩側。

同年9月20日,印巴雙方接受了聯合國的調停,並於23日對外宣佈停火的決定,並同意撤回戰前兩國劃分好的位置,第二次印巴交火就此結束。

印度140萬大軍,為何難以制服巴基斯坦?巴基斯坦有何底牌?

1971年,東巴基斯坦局勢動盪,印度趁機同蘇聯結盟,企圖對已有中美扶持的巴基斯坦進行牽制。11月21日,印度對巴基斯坦的孟加拉地發起了進攻,巴方無奈之下只得不宣而戰。胸有成竹的印度分別在東巴和西巴投放了大量的兵力和許多先進的武器裝備,企圖將東巴佔領。在雙方不到一個月的交戰中,印度獲得了最終的勝利。

1971年12月16日,損失慘重的巴軍戰敗投降。之後,佔巴基斯坦總人口數量56%的東巴基斯坦以一個新國家-孟加拉國的身份獨立。這次的戰爭,印度雖未佔領東巴,但卻達成了分裂巴基斯坦的目的,間接性地削弱了巴基斯坦的實力,更有利於印度此後在南亞鞏固其霸主地位。

印度140萬大軍,為何難以制服巴基斯坦?巴基斯坦有何底牌?

回顧印巴的三次交戰,綜合來說,印度的軍事實力是強於巴基斯坦的。如今,印巴兩國就克什米爾問題上仍然時常存在小規模的爭端。單從結果上來看,雙方算是持恆。但不可忽略的是,印度擁有的兵力高達140萬,而巴基斯坦的軍隊人數只有60萬。基於如此大的差距,印度卻對小國巴基斯坦無可奈何,實在是可笑!

究其根本,還是因為印度在對自己軍事實力的認知上,確實有些狹隘。他們將作戰取勝的重點放在了先進的武器上,並投入鉅額的財力向頂級軍火商購買作戰裝備。像是一隻外強中乾的紙老虎一般,一直依靠著外界的輸入,而忽略了從根本上發展國防工業,才是提高國家軍事實力的重中之重。

印度140萬大軍,為何難以制服巴基斯坦?巴基斯坦有何底牌?

此外,印度社會秩序十分混亂,國家、人民素質堪憂,種姓制度更是導致重重內患。雖然有著大基數的人口,但由於其政府的管束無能,根本無法統一民心,時間一長,自然會導致國家內部的矛盾激化,從而影響後期國家的發展。

從軍事方面來說,印度軍隊管理不善,政府出臺政策不切實際等問題都是致使國家實力不足的原因,而這些原因也恰恰是被決策者所忽略的。長此以往,即使擁有大基數的人口也無濟於事,反而只會導致在與巴基斯坦這樣的小國作戰時,都難以壓倒性的優勢大獲全勝。

印度140萬大軍,為何難以制服巴基斯坦?巴基斯坦有何底牌?

而小國巴基斯坦的實力雖遠不及印度,但卻十分善交,與世界很多國家都保持著有好的往來。我國更是將其稱之為“巴鐵”,不論是從經濟、軍事抑或是政治方面,都給予了巴基斯坦很大的支援援助。反觀印度,明明是美國的“好朋友”,實際上只不過利益驅使下,美方的一顆棋子罷了。

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即使印度的實力再怎麼衰退,與巴基斯坦抗衡的力量可謂是綽綽有餘。為什麼巴基斯坦能夠在絕對力量的壓制下,還能繼續存在呢。

顯然,這是因為巴基斯坦懂得正確的站隊,選擇信賴願意傾力相助其發展的中國。

印度140萬大軍,為何難以制服巴基斯坦?巴基斯坦有何底牌?

眾所周知,近年來印度與美國的交往甚為密切,這無疑是間接與中國為敵。而中巴友情很好的詮釋了“敵人的敵人是朋友”這句話,即使巴基斯坦在綜合實力上遠不及印度,但因為有中國這一強大的力量作支撐,也不是別國能夠隨便得罪的,所以才能更有底氣同印度進行這場無止境的“拉鋸戰”。

如今,南亞局勢表面來看是這兩個國家在鬥爭,實則確實印巴兩國擁護國之間的抗衡。同時,這也是眾多西方國家企圖牽制印度的崛起,在這場兩國長期的博弈中所最想看到的局面了。

印度140萬大軍,為何難以制服巴基斯坦?巴基斯坦有何底牌?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