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 正文

十日談|送禮的食物美學

2022-03-19由 新民晚報 發表于 美食

孃舅去德國探親,給表妹帶去了份特別的禮物——一沓小餛飩皮,事先定好,清晨去菜場專營鋪子取來,撒上乾麵粉,放入耐壓的鐵皮盒中。新鮮的小餛飩皮跟著他,晃晃悠悠地坐了十幾小時飛機到法蘭克福,再轉機到漢堡。不遠萬里抵達後,它們被第一時間取出,早已恭候多時的表妹端出調好的肉餡,兩手翻飛,吹彈欲破的小餛飩皮裹住那一點粉紅珠翠,轉瞬間鋪滿一大盤子。

須臾之間,德國廚房裡熱氣氤氳,誕生了一碗地道的上海小餛飩:皮似縐紗,柔若無骨,入唇只覺細潤滑爽如魚尾掃過,一點鮮味在舌尖稍縱即逝。這是孃舅從上海帶給女兒一家的禮物。

十日談|送禮的食物美學

千里送鵝毛,萬里送小餛飩皮。對於旅居在外的中國人來說:餃子皮易擀,餛飩皮難得,至於輕薄的小餛飩皮,簡直就是夢裡的家鄉、遙遠的念想。

饋贈的“饋”本就與食相關,以美食當禮物來傳情達意,或錦上添花,或雪中送炭,從來都是我們的傳統。當年周作人在與海外友人鮑耀明的魚雁往來中要鹽煎餅、梅乾、福神漬、玉露茶、罐頭蒲燒,甚至還有一盒經過長途跋涉的東京榮太堂慄饅頭。那些所謂無用的享樂、生活的裝點,經歷重重關卡,輾轉而來,都成了匱乏歲月中極其珍貴的禮物。

送禮有一套美學,食物體現送禮人的誠意與品位。初夏新採下的楊梅、荔枝,秋天的雞頭米、螃蟹,都是應時應景的佳品。有個九〇後男生,跑到水鄉自產自營的店鋪,從大缸裡買來兩大桶清冽甘醇的桂花釀酒,再分成小瓶,挨家挨戶送給朋友們,真是熱心又風雅。收到的人無不印象深刻,念念不忘。

雖說現今物流發達,“海淘”“冷鏈”……樣樣便捷,可有些食物卻還保留著金貴的賞味條件,例如京都南禪寺的湯豆腐、香港太平館的梳乎釐,還有蘇州過時不候的炒肉團。以前看美食家記述:朋友從上海買好拿破崙直奔機場,馬不停蹄趕到北京將盒子送到她手上,為的是一塊酥皮與奶油新鮮度尚可、口感大致沒有走樣的拿破崙,叫人吃得熱淚盈眶。而我本人也收到過類似的禮物,是一盒子精美的馬卡龍,那真是我吃到過最酥軟細膩的馬卡龍。禮物背後付出的心力,給味道加了分。

許多時候,東西本身是微不足道的,可對收到禮物的人來說卻彌足珍貴。投其所好,投的可能是嗜好,也可能是好奇心。

我的老師在日本教書時,對“難以下嚥的芋梗湯”充滿了濃厚的好奇,那是一個多世紀前魯迅在仙台當醫學生時每天喝的。但他遍尋不見,所有日本朋友都說此湯聞所未聞,班上學生也是一概不知。挖空心思尋摸了一年後,他認定“芋梗湯”大約已成廣陵絕響,豈料臨走之際卻突然收到一個小紙包。那是憨厚的女生隔著壽喜鍋的氤氳水汽從桌子對面遞來的,原來是芋梗幹,放一點在醬湯裡就是魯迅吃過的芋梗湯了。芋梗湯並不是什麼特別的至味,女生特地託人搜來的小禮物卻是如此特別,令受禮者大為感動,一償宿願,解開了《藤野先生》裡的重要謎團。

我家那位順利送達小餛飩皮的孃舅,歸上海時帶回一瓶大黃醬。那是表妹特意送我的禮物,滿足我翻書時的好奇心:德國人的甜點是我們的中藥?不同於中國的大黃根莖入藥,歐洲把西芹般的大黃葉柄煮熟過濾,加糖做成了褐黃色果醬,酸酸甜甜如山楂。我把這份禮物抹在了麵包片上,細細地咀嚼著,別有一番滋味。

我們贈送食物,共建的是基於味道的認同感,分享的是食物背後的文化。(指間沙)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