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 正文

每個人的胃,都有故鄉。

2022-01-20由 養身記 發表于 美食

每個人的胃,都有故鄉。

每個人的胃,都有故鄉。

文字 |「誰最中國」

圖片 |「來自網路」

食物與故鄉的關係,小時候是不太能理解的。

甚至,吃膩了家常菜,如果碰到有一天,父親說,“今天帶你去吃炸雞披薩”,心情就會像過了一個節一般高興。也全然不可能想到,未來某一天,自己會站在異鄉一間公寓的冰箱面前,鄭重其事,把從老家寄來的食物,一袋一袋分裝存進冷凍櫃。心情,竟和童年吃到洋餐一樣,帶著一股子滿滿的儀式感。

好像食物,就是身體裡一種

無需刻意、不自覺的鄉愁

即便鄉音可改、記憶會退卻,胃的本能卻始終留在故鄉。

每個人的胃,都有故鄉。

記得去年端午,同事帶了自家包的粽子來公司,棗粽,清甜,一吃就知道是家裡包的,有新鮮的米香,沒有多餘的東西。

這讓我想到,每年端午節南北粽大戰、鹹甜難分時,自己總是很難有參與感。實為,雖然家在浙江,離肉粽的大本營嘉興不遠,但吃的最多的其實是鹼水粽。這種粽子,沒有餡兒,既不鹹也不甜,因此當地人也管它叫“淡粽”。顏色,是晶瑩剔透的琥珀色。

每個人的胃,都有故鄉。

每個人的胃,都有故鄉。

圖 | 鹼水粽

你很難形容它的味道,但就是,不管吃過多少種甜的、鹹的,或是新鮮如松露餡兒、小龍蝦餡兒的粽子,仍然會覺得,最想吃的還是一口家鄉的鹼水粽——你也知道,

現如今只有在當地菜市場才能買到的那種。

《舌尖上的中國》的導演陳曉卿,在他的書裡,也曾提到過人的腸胃與故鄉的這種微妙連結。

他說,他更願意相信,

每個人的腸胃實際上都有一扇門,而鑰匙正是童年時期父母長輩給你的食物編碼。

無論你漂泊到哪裡,或許那扇門早已殘破不堪,但門上的密碼鎖仍然緊閉著,等待你童年味覺想象的喚醒。

每個人的胃,都有故鄉。

每個人的胃,都有故鄉。

有個朋友嫁了個河南老公,她說,平日裡的飲食倒也看不出兩個人有什麼地域差異,“但每次他身體稍稍有點不舒服,或者胃口不是特別好的時候,就會想喝個‘米湯’,好像米湯下肚,什麼就都好了。”

河南人的米湯,實在也不是什麼稀奇東西,也沒有什麼“高明”的做法,糧食(大米、小米之類)直接在水裡生煮,熬成湯湯水水一碗。然而,就是這種

看似越簡單不過的食物,越能在人身上紮根,成為鑰匙,成為念想,成為人虛弱時最本能的需要。

每個人的胃,都有故鄉。

因為一道小菜,思念故鄉;因為一種香料的氣味,記起曾經到過的某個地方……這種細膩的連結背後,是在地食物與一座城、一片土地之間隱秘的關聯。

因此有人說,

食物是認識世界的最佳方式

,你想要了解的人、事、物,其實

都能從食物中找到答案。

梅乾菜之於浙江人,或就是一條看似細微、但又生動鮮活的味覺線索。

一口梅乾菜入口,浙江人的想象,絕不止這一種烏漆嘛黑的食物本身,而是帶著江南潮溼的梅雨之味,舊巷、老灶、煙火;那也是沒有新鮮蔬菜的時日裡,一個特別的慰藉;是一個家的精打細算,一個主婦對

“今天給家裡人做點什麼吃”

的費心琢磨。

每個人的胃,都有故鄉。

每個人的胃,都有故鄉。

圖 | 風味人間

有時候,這種連結甚至會小到一個“如何吃”的手法。

汪曾祺說,“他鄉鹹鴨蛋,我實在瞧不上”。在他的故鄉高郵,鹹鴨蛋的吃法,帶殼切開是“席間待客”;平常食用則是敲破空頭,用筷子挖著吃。“筷子頭一紮下去,吱——紅油就冒出來了”,如此生動而細膩,

然生活之日常、食物之誘人,彷彿就在這一筷子之間。

食物與本土文化間錯綜複雜的關聯,或許不是說,你去四川吃個火鍋、去西安吃個羊肉泡饃、去廣西吃碗米粉就能瞭解與體會的,

它就像人的成長一樣,是一點一點長在每個當地人的胃裡的。

每個人的胃,都有故鄉。

每個人的胃,都有故鄉。

圖 | 舊時光

英國作者扶霞,寫過一本《魚翅與花椒》,食物是她瞭解中國的眼睛。

她透過像做人類學研究一樣在中國的長期生活,吃中國菜、學做中國菜,“像當地人一樣去吃”,吃什麼樣的食物,配什麼樣的小料、在什麼樣的氛圍、聊什麼樣的天……十足把自己沉浸到當地的生活裡頭,由此去了解她到過的每一座城市,瞭解中國的歷史,瞭解每座城市中人的個性,甚至瞭解中國人思考問題的方式。

相較於旅遊指南那樣明確、確定的資訊,關於一座城市真正的答案,那些往往復雜、零散、模糊的感知,或許就藏在不經意間吃到的一口食物裡。

而,當你找到它時,你或許也會發現,那並不一定多麼特別、多麼難得,卻又何其微妙、何其準確。

每個人的胃,都有故鄉。

或許,沒有遠走他鄉就不會有所謂“故鄉”;

沒有到異國,就不知道自己有個“中國胃”。

我有一個朋友,在北歐定居多年,相聚時聊起她在國外的飲食,或許連她自己都沒有意識到,她說到自己有時候多麼多麼想吃的,提到最多的詞是

“熱乎的”

那裡日常的食物多為冷食,三明治、餐包、沙拉……公司提供的午餐,即便有大米類為亞洲員工考慮的品種,也多是日式壽司之類,基本上也是冷食。所以一到週末,自己做飯,她最大的需求就是吃一口熱乎乎、香噴噴的白米飯。而如果碰到一週都沒有吃到中餐,就總像是差點什麼,好像

胃沒有著落

一樣。

每個人的胃,都有故鄉。

作家阿城在《思鄉與蛋白酶》中解釋這種“中國胃”的來由,他認為,“人還未發育成熟的時候,蛋白酶的構成有很多可能性,隨著進入小腸的食物的結構,蛋白酶的種類開始逐漸形成以至固定。”

所以,小時候吃慣了白米飯,胃就習慣了白米飯;小時候沒有喝過牛奶,長大了一喝牛奶就腸胃不舒服。並且,小時候的飲食越有地域特性,蛋白酶的構成也就越頑固。

剛畢業到北京工作時,一到臨近過年的日子,就發了瘋似的想吃年糕。那會兒公司還有個浙江同鄉,

一說起想吃年糕,兩人竟是一樣的“心病”。

每個人的胃,都有故鄉。

每個人的胃,都有故鄉。

圖 | 可可

於是,兩人一合計,上哪兒去找點年糕解饞?無論是超市賣的、附近杭幫菜、韓餐館的……但凡與年糕沾邊兒的,都試了個遍,但還是覺得味兒不對,不正宗,隔靴搔癢,解不了胃裡那個結,甚至,越發地想回家吃一盤簡簡單單草頭炒年糕。正如,阿城那篇文章裡寫的,

“所謂思鄉,我觀察了,基本是由於吃了異鄉食物,不好消化,於是開始鬧情緒。”

食物消不消化另說,情緒是實實在在沒有消化的。

每個人的胃,都有故鄉。

有人說,故鄉是遊子遠行的支點,如同離弦之箭,總是需要有一個原點才能發力。

而又或許,無論出走多遠,無形之中總有一些

頑固的牽絆

,揉揉雜雜,變成思鄉的情緒,召喚著你,也撫慰著你。

“歸來吧,歸來喲”,為你抹平創痕的,有故鄉的風、故鄉的雲,也有故鄉的食物,與食物背後綿綿的回憶。

如果留在原地過年了,就找一天好好給自己做一頓家鄉菜吧。

編輯 | FISHER

圖文來自網路,若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