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母嬰 > 正文

看到什麼都想買,怎麼拒絕才能不傷孩子的心?

2022-06-20由 大J小D 發表于 母嬰

有人問:

“我們家玩具已經很多了,但娃只要一進玩具城就是走不動路啊,要這個要那個,怎麼辦?”

什麼都想要是孩子的天性啊,所以,這個問題太普遍了,我們家也是。

玩具繪本從小到大都很多,以為已經夠滿足女兒了,但小D進了商店、書店,也是總會出現:媽媽,我要這個的情況。

買呢,覺得無限制滿足孩子不好,不買,怕長期積累下來,孩子會有匱乏感。

為什麼會糾結?

每個在這個問題上糾結的父母,大概都有過一個不被滿足的自己吧——小時候特想要的父母不給買,長大後覺得自己要麼沒自信,總是哆哆嗦嗦,要麼就是執念於買買買。

因此怕拒絕的次數多了,孩子的內心就會形成這樣的認知,“我不配擁有,我太貪婪了,我不該得到我想要的東西。

歸根到底,那就是童年父母不經意的“為我們好”給我們留下的心理空洞。

處理孩子的“想要”,其實不用糾結,只要我們自己分清這兩個概念:

不給買和不配有。

具體怎麼做,接下來拆解一下。

怎麼做?

1、真實迴應

如果你真的不想給孩子買這個東西,那麼就告訴孩子真實的理由,可以是:

家裡類似玩具已經有了;

媽媽覺得太貴了;

今天出門就是買菜沒打算給你買玩具等等。

歸根到底,我們拒絕孩子購買玩具的第一位理由通常是預算問題。

而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內心還是會覺得“沒錢”是丟人的,所以我們就會從孩子身上找問題,找到孩子的“問題”來回應孩子的提問。

但其實,讓孩子知道“沒錢”不丟人,這本身就是他們要理解的真實世界,同時更加關鍵的是,

他們能知道,今天“不給買”,不是因為“我不配”。

任何溝通都需要度,只要是我們真實的理由,都是合理的。但也別走到另外一個極端,非要在孩子面前“哭窮/賣慘”。

看到什麼都想買,怎麼拒絕才能不傷孩子的心?

2、學會等待

我相信很多人心裡還是覺得:有些東西其實是可以給孩子買的,真不差這點錢。

但怕孩子這也要那也要,孩子會不會不感恩啊?

小D 3、4歲時就挺明顯的,一進玩具店,看到娃娃就要抱,看到球了又要抱。

但有時也非常有趣,如果我不立馬“說教”,她就是那個“進了玉米地的狗熊”,摸摸抱抱玩一會,有時結賬時啥都不要。

可如果我從她抱起第一個玩具就說,我們只能買一個哦。她立馬就三四五六七個都要,結果你們也自然知道。

其實後者並不是孩子真的想要,而是和我們的“權力之爭”,她要證明,她可以自己說的算。

學齡前的孩子都還是活在當下的,她這一刻看到娃娃抱起的確是真的喜歡,但如果我們不干預不打擾,他們真正“擁有”過,也就滿足了,大多數情況下,並不是真的想要帶回家。

3、建立購買心願庫。

這一點適合已經形成了“惡性迴圈”的購物模式,遇到啥都想買的孩子。 可以把孩子喜歡的玩具都拍照,等逛到最後,和孩子一起看一遍自己的心願庫,選擇一個最喜歡的。 如果真的孩子最喜歡的那個超出預算了,我們不想立馬就買。那麼可以試試看,把“想買”變成“期待”。 怎麼聊:

認可孩子的喜愛

—— 你真的好想要這個娃娃啊,的確好漂亮好可愛的。

說出真實理由

—— 但是這個價格太貴了,超出了我們今天的購買預算了。

轉化為期待之一

—— 媽媽可以把這個作為生日禮物送給你,生日離現在還有多久啊,只有兩個月不到了,很快的。(也可以是其他時間節點)。

轉化為期待之二

—— 我們回家看看你的儲蓄罐裡的存款,來購買吧(針對你們家已經引入零花錢計劃的孩子)。

看到什麼都想買,怎麼拒絕才能不傷孩子的心?

這個過程中,我們認可了孩子的願望,也展示給他一個有界限的真實世界,

“並不是所有的東西你想要就馬上會有的”。

這個方法也是我日常面對自己物慾的好方法,一方面我沒有完全不顧或者壓抑自己的慾望,但同時也不再“入不敷出”了。

而如今讓孩子學會等待的過程,也正是播下這顆理財的種子。

一方面讓孩子意識到,這個世界的現狀,並不是所有東西他想要的都能立刻得到,這對孩子成長有益。

也給了孩子一個方法學會控制衝動,有時過幾天再去看這個願望清單,也許就發現自己並沒有那麼想要了。

看到什麼都想買,怎麼拒絕才能不傷孩子的心?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