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母嬰 > 正文

雙減教育後,三年級前抓住回家3小時,做好這三件事、孩子差不了

2021-12-22由 蘭媽談育兒 發表于 母嬰

雙減教育後,三年級前抓住回家3小時,做好這三件事、孩子差不了

文/蘭媽談育兒

自雙減教育實施後,延長在校的課後時間不僅減輕了工薪家庭接送孩子的時間負擔,又可以讓孩子在學習的效率方面得到一定提升,很明顯在學校跟著大夥一起寫作業的效率要遠高於回家後的監督和催促。

雙減教育後,三年級前抓住回家3小時,做好這三件事、孩子差不了

不過,也有一些家長擔心雙減教育後孩子的學習成績會因為更多彈性時間而受影響,尤其是工薪階層的父母清晨要上班,傍晚下班後還要忙家務、忙瑣事,以至於在更加急促的時間裡很多家長會產生更加疲憊勞累的精神錯覺。

雙減教育後,三年級前抓住回家3小時,做好這三件事、孩子差不了

其實,好的教育不在於“有沒有時間”、而是在於“有沒有質量”,孩子放學後的三個小時看似匆匆而過,實則有規律的計劃行事對親子陪伴、及家庭教育都大有幫助,而教育孩子這條漫漫長路也從來就沒有“簡單”二字,懂的“化冰霜為甘露”也是教育孩子該有的心態和毅力。

雙減教育後,三年級前抓住回家3小時,做好這三件事、孩子差不了

那麼,面對雙減教育下的學習能力提升家長該如何“化冰霜為甘露”呢?蘭媽認為抓住孩子回家後的3小時做好以下三件事、相信孩子差不了:

第1個小時:18:00-19:00

推薦:晚餐互動

18:00-19:00這個自然階段是孩子放學回家後首個自由活動時間,這個時間段若家長不加以引導,孩子便很容易陷入看電視、玩手機或打遊戲等消怠的自娛自樂,想要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能力,其實家長的引導及環境塑造是必不可少,而那些我們所看到的優秀生,也都是凌駕在上進心的基礎上不斷提高、努力和克服。

雙減教育後,三年級前抓住回家3小時,做好這三件事、孩子差不了

說起孩子的學習能力培養,很多家長都盲目地侷限在讀書、或學習方面,其實缺乏勞作的自主意識很容易在能力施展方面受到侷限性影響,很多“一心只讀聖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孩子,即便是學習能力再好、最終也會因為自理能力缺乏而被淘汰,那個17歲被保送中科院,而三年後因為自理能力差被退學的“神童”魏永康就給無數家長們敲響了警鐘。

雙減教育後,三年級前抓住回家3小時,做好這三件事、孩子差不了

所以,良好的學習能力要建立在肯吃苦耐勞的自理能力方面,平時孩子放學後的18:00-19:00這一個小時裡透過晚餐互動多培養孩子的家務能力,對孩子的耐力、勞動、及自理能力都有著很好的觸及,而參與性的晚餐互動對孩子本身來說也是非常有意義的生活體驗,都說“自己動手的東西最香”,面對晚餐我們又何不嘗試讓孩子自己去選擇呢?

雙減教育後,三年級前抓住回家3小時,做好這三件事、孩子差不了

其中,晚餐互動包括以下幾種:

餐前

選食

摘菜

清洗

遞食材

餐後

收洗碗筷

擦桌

掃地

擺正餐椅

第2個小時:19:00-20:00

推薦:休息散步

雙減教育後孩子們回家有了更多的“可選空間”,為了更好地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有些家長會給孩子附加一些家庭作業,希望透過不斷刷題來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及知識掌握,其實孩子的基礎知識掌握重要、但瞭解自身能力要更為重要,而很多孩子並不是學習能力比別人差、也非努力不夠,只不過是在學習的過程當中缺乏“自檢”能力罷了。

雙減教育後,三年級前抓住回家3小時,做好這三件事、孩子差不了

“自檢”能力究竟有多重要?它可以約束一個人的意識、行為包括質量,如果我們的自檢意識薄弱就很容易出錯,這就是為什麼企業要為員工們制定罰款的約束機制,正是因為有了自檢意識員工才可以預防錯誤發生、並更好地提高工作質量。

雙減教育後,三年級前抓住回家3小時,做好這三件事、孩子差不了

其實孩子的學習也是如此,培養孩子的自檢能力也要比不斷刷題更為重要,若不夠充分認識自己又如何取長補短呢?因此,我們在注重孩子學習能力的同時還要關注孩子的心理狀態,其中飯後的休閒散步就是親子關係增進的緩和時期,晚餐過後帶孩子到公園、小區散散步,不僅可以促進餐後消化,家長也可以利用某些參照物來增進孩子的自檢意識。

雙減教育後,三年級前抓住回家3小時,做好這三件事、孩子差不了

例如:長板滑板車

談興趣

“你為什麼喜歡玩長板滑板車呢?”

談目標

“你玩長板滑板車最終目的是什麼,興趣愛好、還是為了成為一名合格的舞者?”

談過程

“剛剛那個動作,如果你注意一下、相信這個錯誤一定不會發生在你的身上”

談失敗

“失敗的地方恰恰是你突破自我我機會,學習也是一樣,勇於面對、相信你一定可以成功!”

第3個小時:20:00-21:00

推薦:睡前互動

說起和孩子之間的親子互動,當孩子和家長都早出晚歸後,能夠近距離感受彼此溫度的互動都集中在睡前一小時的黃金時刻,這個時候如果家長能夠抓住睡前1小時多跟孩子互動溝通,對他們的成長、學習包括教育都有著實質性的意義。

雙減教育後,三年級前抓住回家3小時,做好這三件事、孩子差不了

其中,睡前互動包括以下幾大類:

講故事

生動有趣的故事,可以提高孩子的創新、表達和思考能力,很多家長吐槽孩子和自己的互動頻率不夠,實際上只不過是我們和孩子之間缺乏了共同的語言罷了,如果家長能夠創造一些共同語言,對孩子、對親子關係、包括教育都有著良好的進階效果,其中豐富有趣的故事就是老少皆宜的共同語言創造。

雙減教育後,三年級前抓住回家3小時,做好這三件事、孩子差不了

若睡前透過講故事的方式和孩子互動,爸爸媽媽可以從簡單的繪畫、民間故事開始,從通俗易懂的角度來開啟孩子的視野、心境,你會發現我們和孩子之間的共同語言會越來越活躍,需要注意的是平時和孩子講故事時不要照本宣科,透過有趣的聲音去看圖描繪,對孩子的語言表達、想象及思維創造都大有意義。

說今天

有人說“你不夠努力的原因是因為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短處”,其實仔細回味這句話覺得還是蠻有道理的,很多時候我們缺乏的不是一顆積極的上進心,而是不夠深刻地認識到自身的問題所在,尤其是正在接受義務教育階段的小、中學生,每天所學的知識都需要溫故而知新方能更好地鞏固基礎。

雙減教育後,三年級前抓住回家3小時,做好這三件事、孩子差不了

而論鞏固基礎的重要性,討論今天的總結能力就是考驗一個人學習心態的最好方法,平時在睡前多和孩子聊一聊“今天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情”,也是為了引導孩子加固自己的記憶、興趣和創造力,如果孩子平庸、但努力了,不妨在睡前和孩子聊一聊今天,透過總結能力的提升來鞏固基礎實力。

談明天

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能力,除了家務能力、自檢能力、創造能力和總結能力之外,計劃能力也是不錯的上進心帶動,睡前和孩子所能聊的事情也不可錯過“談明天”的計劃安排,很多孩子到了上小學、初中的年紀就很少賴床,正是因為有了時間遵守的紀律意識才會在精神層面有一定的注重壓力,而培養孩子“談明天”的計劃能力也是為了增強第二天的行動效率。

雙減教育後,三年級前抓住回家3小時,做好這三件事、孩子差不了

和孩子談明天我們可以從興趣、目標等兩方面開始:

如興趣:

“明天放學後打算做什麼”

“明天上學前想不想喝一杯熱牛奶呢”

“我們打算明天幾點起床”

“明天早餐和午餐想吃什麼呢”

目標:

“你的語文背誦好像還不夠熟悉,明天要不要早起溫習一下呢”

“聽說你最近學習很用功,看來晨讀效果不錯,明天還要加油哦”

“班主任說明天有語文測試,你準備什麼時候複習筆記呢”

“你的課堂筆記越來越清晰易懂了,如果每天早上拿出來看看效果會更好哦!”

雙減教育後,三年級前抓住回家3小時,做好這三件事、孩子差不了

說到最後,關於孩子的學習能力提升大家還有哪些不一樣的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雙減教育後,三年級前抓住回家3小時,做好這三件事、孩子差不了

——————————-

我是蘭媽,專注於育兒領域解析作者,以親身事例、各種家庭教育例項,來記錄育兒感觸的瞬間,喜歡的朋友,歡迎關注@蘭媽談育兒一起學習共成長!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