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女人 > 正文

當迪奧身陷“抄襲”風波,中國時尚圈能做的還有很多

2022-07-18由 長安觀察 發表于 女人

當迪奧身陷“抄襲”風波,中國時尚圈能做的還有很多

號稱“採用標誌性的Dior廓形”,但實際外形和細節與中國傳統服飾“馬面裙”幾乎一模一樣。

近日,“迪奧抄襲”話題登頂熱搜,許多網友指責其是在“文化挪用”“文化剽竊”。

平心而論,版權是現代商業衍生的概念,而馬面裙的歷史已經超過了千年,

從嚴格法律意義和規則意識上講,這算不上完全的“抄襲”“剽竊”,但這番較真,也不能歸結於網友“玻璃心”。

事實上,使用中國元素作為服飾創意在西方時尚界有著悠久的歷史,路易·威登、聖羅蘭、香奈兒包括迪奧都曾推出過“中國風”產品。此次“翻車”,關鍵點在於其服裝造型明明“搬運”了我國傳統服飾馬面裙的設計,卻不承認靈感來自中國,偏說是自己的想法。

正如有業內人士所擔憂的,照這麼個“拿來主義”法,在奢侈品牌的強大影響力下,當有朝一日中國傳統服飾走向世界的時候,會不會反被質疑是在抄襲?

迪奧會如何迴應輿論關切,各界都在關注,但透過這場風波也要看到,在當今世界時尚領域,中國人的話語權還很不夠。

一方面,與中國強大的服裝製造能力相比,我們設計能力、品牌體系的短板還很明顯。換言之,中國擁有服裝製造鏈,但很多發達國家擁有時尚製造鏈。西方品牌或是以“皇室認證”追溯歷史,或是以“手工打造”標榜品質,或是以“聯名限量”創造噱頭,令消費者應接不暇,心甘情願付出高額溢價,同時也令西式審美成為某種程度上的“主流審美”。另一方面,品牌知名度上的強勢,也給了一些奢侈品“非買我不可”的狂傲,在中國市場大搞“吃飯砸鍋”,造成了很差的觀感。

今天的中國,消費市場日益廣闊,消費認知和眼界日益提升,這正是中國服裝品牌轉型升級的契機。近年來,中國人的文化自信顯著提升,在消費上不再盲目從眾、唯“洋”是舉,“中國文化”“歷史國風”開始引領潮流。“漢服熱”悄然勃興,“唐樂舞”備受追捧,“老國貨”東山再起,面對這份難得的發展機遇,

中國服裝企業和設計師們應當抓緊總結、提煉、創新,把中國的傳統文化元素抽象成現代的表達,與文物展覽、影視劇、音樂、當代藝術等各種形式緊密配合,創造更能為當代人所接受的東西,形成一種與中國經濟實力匹配的時尚輸出,打破歐美對於時尚定義的壟斷,實現“我為自己代言”。

從歷史上看,中華文明的一大特徵就是海納百川、兼收幷蓄,形成了風格多樣、各具特色的中國服飾。

我們有理由相信,伴隨中國融入並引領世界的腳步,“中國設計”“中國時尚”必將不斷產生精品,贏得一席之地。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