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女人 > 正文

建國72年,中國衣冠如何由“藍、灰、黑”三色變為如今的五顏六色

2021-12-27由 阿莜與你說歷史 發表于 女人

今天人們走在大街上,看到各種奇裝異服都習以為常,如今是個彰顯個性的時代。到今天,新中國成立已有72年,這期間我國人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的服飾越來越多樣化。

人們的服飾不僅僅只是用來遮羞和保暖,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個國家、民族和時代的特徵。看似一件簡單的服飾,其實它的背後映射出人們當時的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建國72年來我國老百姓的服飾變化。

建國72年,中國衣冠如何由“藍、灰、黑”三色變為如今的五顏六色

一、建國之初的中國人服飾變化

1949年,新中國的服飾之路開始形成。但新中國剛成立,國家百廢待興,各種物資極度缺乏,服飾款式較為單一,色彩較為單調。那個時期的人們只求吃飽穿暖,對服飾的審美倒不注重。民國時期被男性視為身份地位象徵的西裝革履和被女士深愛的刺繡旗袍被埋藏了,這個時期的人們都以能穿上中山裝和列寧裝為榮。

人們身上穿著的服飾也都保留革命特色。那個年代的人們剛剛從戰火紛飛的年代過渡到和平時期,人人都有英雄情節。

中山裝

建國72年,中國衣冠如何由“藍、灰、黑”三色變為如今的五顏六色

當時的中山裝被看作是身份的象徵,男性都以能穿上中山裝為榮,而那些能穿上中山裝的人自然也成為被人崇拜的物件。中山裝就是用孫中山先生的名字來命名的。中山裝當初是由孫中山先生結合西式服飾與中式服飾的特點,設計出的一款適合中國人身形的男性服飾。

不得不說,孫中山先生真是奇才,不僅是個出色的革命領袖,還是個優秀的設計師。這種領域跨度如此之大,不禁讓人嘖嘖稱奇。從此以後,中山裝大為流行,成為中國男子喜歡的標準服飾。哪怕是時至今日,中山裝依然是我國領導人在正式場合上的首選服飾。

50 年代中期,新中國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我國建設事業如火如荼開展。在那個年代,人人都崇尚勞動最光榮、樸素最時尚。當時的工人平時穿的就是藍布工作衣,穿工裝成為那個年代的一種時尚和榮耀。

60 年代初期,三年自然災害爆發,農作物大幅度減少,物資極度貧乏,在這種情況下,我國推行了糧票制度。當時買米要用糧票,賣肉要用肉票、買糖也要糖票。其實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如今我們隨處可見的紅糖在當時乃至很多年後都屬於稀罕的東西。

受自然災害影響,我國棉花大幅減產,當時的服飾、棉布和日用紡織品也都是要憑布票購買。按人頭供應布票,規定一個人一年配兩三米布料,定量供應。當時的現狀就是老大穿完老二穿,老二穿完老三穿,縫縫補補老小穿三年。家裡只有大孩子能穿新衣服,剩下的孩子只能撿舊衣服穿。那個年代的衣服幾乎沒有不補丁的。

工裝揹帶褲

當時的工裝揹帶褲可是引領新的一輪時尚。中國建設初期,人人都參加勞動,一心建設新中國,這時候就需要耐磨耐髒的日常服飾。這時工裝便應運而生。工裝的顏色和軍裝的灰藍綠成為當時的流行色。

(3)布拉吉連衣裙

60年代,女性中最流行穿的是巴拉吉連衣裙。為了體現國家欣欣向榮的新面貌,國家便從蘇聯引進了這款裙子。當時這也是風靡大街小巷的最時尚的裙子。它的特徵就是泡泡短袖和泡泡褶皺,女性穿起來顯得青春活潑。

建國72年,中國衣冠如何由“藍、灰、黑”三色變為如今的五顏六色

二、60到70年代的中國人服飾變化

60到70年代受人們思想觀念影響,當時的服飾又進行了新一輪變革。當時流行的是雷鋒帽,海魂衫。這些服飾體現了人們忠於黨和國家的理想信念。

雷鋒帽

60年代初,當時國家號召人人學雷鋒,全國掀起學雷鋒好榜樣的熱潮。就如同現在一般,偶像影響粉絲的穿著。60年代人人都將雷鋒視為榜樣,都爭相模仿雷鋒的穿著,最典型的就是人人都戴雷鋒帽。

海魂衫

60 年代中期,大街小巷,無論年輕人還是孩童,都以穿海魂衫為時尚。現在的我們也常能從電影和電視中看到當年的海魂衫。海魂衫原本是各國水兵們貼身衣著,為白藍相間的條紋衫,象徵著藍天大海。

軍裝與軍帽

那個年代,軍裝也是備受推崇的服飾,全國青年都紛紛穿上了綠軍裝,就連當時的結婚禮服選的都是綠軍裝。

建國72年,中國衣冠如何由“藍、灰、黑”三色變為如今的五顏六色

三、改革開放到九十年代的中國人服飾變化

改革開放後,中國經濟飛速發展,人們的視野不再閉塞,開始接觸各種新事物。這個時期,中國電視產業也蓬勃發展,也影響了當時的人們穿著。

紅裙子 和牛仔褲

80 年代,一部外來劇《街上流行紅裙子》大受中國女性歡迎,女性爭相模仿劇中的穿著,因此當時的紅裙子也可謂是風靡一時。女性不再滿足單一刻板的服飾,開始追求服飾的色彩美麗和款式多樣化。

我們如今穿的牛仔褲其實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就已經開始了,不得不說牛仔褲永遠是不被淘汰的時尚。現在的流行詞“打工人”最早也是出自那個年代。改革開放,全國掀起打工潮,牛仔褲在年輕人中迅速流行。但那個年代對穿牛仔褲的年輕人存在偏見,認為他們是一群頹廢和叛逆青年。如今牛仔褲已成為男女老少常見的一種休閒服飾。

90 年代,中國人服飾呈現更加多元化。中國的高階人群中已經逐步實現了與世界的潮流同步,人們開始追求衣服的品牌,注重自己的生活品質。奢侈、奢華、昂貴這三個詞不再是負面詞,而成了當時的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改革開放的發展,國內對國外的文化更加包容。那些西方的奇裝異服悄悄地闖入了中國人的視線,人們一直被壓抑的追求美和個性的意識甦醒。當時最流行的一個詞就是“新浪潮”。

2。喇叭褲

建國72年,中國衣冠如何由“藍、灰、黑”三色變為如今的五顏六色

改革開放初期,歐美流行的喇叭褲突然闖入中國,在年輕人中掀起了新一輪潮流。喇叭褲的出現打破了中國幾十年的整齊劃一和單調乏味的服飾風格。

但在那時,在大部分中國人眼中,認為喇叭褲是“不正經”符號。但是任何一個年代的年輕人永遠是走在時尚的最前沿,對新事物的接受速度也是最快的。沒過兩年,喇叭褲就風靡全國。喇叭褲從人們眼中的不正經到被社會大眾普遍接受,這不僅僅只是一種服飾潮流的引領,更是改革開放初期,人們由極端固執保守到自由開放的心理變化,

3。蛤蟆鏡

蛤蟆鏡其實就是太陽鏡的一種,因為造型誇張而被人們稱為蛤蟆鏡。隨著改革開放不斷髮展,我國開啟國門迎接國外新事物,人們開始西化,崇尚國外的生活方式。而從國外傳來的蛤蟆鏡,一上市就受到了年輕人的追捧,爭相購買。年輕人越來越追求個性和時尚。

4。蝙蝠衫

上世紀 80 年代,從美國傳來一部名為《霹靂舞》的歌舞片,影片中的主人公穿著蝙蝠衫,引領了那個年代的年輕人的“流行風尚標”。年輕人將其視為偶像,爭相模仿他的穿著。蝙蝠衫的袖子特別大,張開雙臂,就像一隻大蝙蝠。蝙蝠衫的流行也引發了今後的肥大衣服的潮流。

建國72年,中國衣冠如何由“藍、灰、黑”三色變為如今的五顏六色

5。哈韓與嘻哈風

上世紀九十年代,隨著韓劇在中國的流行,中國颳起一陣哈韓風。街頭上隨處可見年輕人穿著吊襠的闊褲子,染著黃頭髮。這股哈韓風的熱潮一直到上世紀90年代末才降了熱度。

隨著搖滾樂在中國的興起,年輕人中又興起了嘻哈風。嘻哈之所以能流行就是因為它不看重品牌,就是講究造型誇張,年輕人不用花很多的錢就可以擁有自己的個性風格。它的流行,體現了年輕人想要打破束縛和常規,追求自我個性的釋放。

四、新世紀以來的中國人服飾變化

21 世紀初是我國服飾更新換代速度最快的時期。一種潮流很快就被另一種潮流所取代。每個潮流的生命週期都很短暫。隨著中國不斷融入世界,中國人的穿著意識發生了巨大變化。人們從以往的注重價格和款式轉為更注重服飾的質量和品位,形成了品牌概念。

世界的很多大品牌,如耐克,香奈兒,阿迪達斯等入駐中國。

建國72年,中國衣冠如何由“藍、灰、黑”三色變為如今的五顏六色

(1)科技化的服飾面料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講究穿著品位。這時傳統的服飾面料已經不滿足人們的追求。隨著國人的環保意識的增強,便希望能夠出現綠色環保又舒適性的面料。因此生態棉、天絲、玉米纖維等新型環保面料被廣泛應用在日常服飾中。針織、毛紡品和各種人工合成纖維,尼龍,的確涼、萊卡等材料也是從這個時期開始被應用到中國人的服飾中。尤其的確涼之前還引領過一代潮流。

21世紀初,社會經濟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思想觀念更加開放。因此人們的服飾選擇範圍更加廣泛。例如環保主義者拒絕皮草和羊絨製品,休閒愛好者鍾情純棉質地,亞麻產品。而經濟狀況良好的人會穿絲綢作為自己的身份象徵。

萬紫千紅的服飾色彩

21世紀之後,服飾有個重大的變革就是它的色彩。服裝設計師不僅僅只是將服飾的色彩簡單作為一種顏色搭配,而是將人的情感融入色彩中。不同的顏色代表的感情也不一樣,例如紅色代表奔放熱情,白色代表純潔浪漫,紫色代表神秘……人們透過穿不同顏色搭配展現出自己的內心情感。

國際品牌

21世紀初,國外各大時裝品牌紛紛將目光瞄準在中國的消費市場,在一線城市開設專賣店。隨著網路的興起,世界的服飾流行資訊可以第一時間傳到國內,成為國人這一年的流行指向標。21世紀初也是耐克在中國的的黃金時代。年輕人都以能有穿上一雙耐克鞋為榮。

五、國產品牌的出路在哪裡

我國服飾經過了70多年的發展,但是我們不得不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至今我們都沒有一個知名的國產服飾品牌能夠走向世界。我國這幾十年的服飾其實大部分還都是模仿國外的服飾,沒有形成自己的民族特色。這幾年,一些的國外快時尚品牌紛紛進駐國內,很多知名的國產服裝品牌迅速沒落,像海瀾之家、雅戈爾、七匹狼這些品牌這幾年來銷售量不盡人意。

年輕人都紛紛拋棄了這些曾經輝煌一時的國產服裝品牌,而更青睞H&M、Zara、優衣庫等外國品牌。這些來自國外的潮牌以高性價比和個性化,很快在中國擁有了自己的一批年輕的忠誠粉絲,在當前不斷升級的中國消費市場中佔據一席之地,而很多曾經輝煌一時的的國產服裝品牌開始集體老去。這讓我們不得不反思,我們的國產服裝品牌出路在哪裡?

我國製造能力比較強,但最大的劣勢就是品牌效應不足,因此我們的服裝企業可以將此品牌化也作為自己的產業方向,強調個性消費、品質消費以及品牌消費。在很多人眼裡“國貨”總是跟“土氣”和“廉價”等詞繫結在一起。尤其年輕人更加喜歡國外的“洋氣”的服裝品牌。為了改變國人對國貨固有的偏見,我國服裝品牌應該將“國貨”打造為“國潮”。

這幾年我們的漢服的興起,也能從側面反映出,中國傳統文化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喜愛。這也能給我們本土服裝品牌上堂課,不能一味模仿國外品牌模式,而是要將時尚與中國古典元素相結合,賦予品牌新的精神核心,彰顯中國文化自信。我國本土服裝品牌只有把握住崛起的機會,才能將我們的服裝品牌推向世界。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