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 正文

無人機駕駛員、服務機器人應用技術員……致敬新興行業的奮鬥者

2021-05-05由 金融界 發表于 科技

今天是五一勞動節,偉大的勞動者不僅有大國工匠、科研新星,更有每一位堅守在平凡而普通崗位上的人們。

用“新農具”巧幹“新農活” 農產品裡也能淘金

全國勞模梁倩娟,來自甘肅省隴南市 徽縣 石灘村。依託電商,她讓大山深處的農產品銷往全國各地,讓供需“牽手”。

她用“新農具”把“新農活”幹得風生水起,還把“新農活”教給了周邊的鄉親們,帶著大家一起致富奔小康。她用行動印證著“幸福是奮鬥出來的” 。

四月的徽縣,春雨綿綿,梁倩娟冒著雨來到了離縣城有一個小時車程的榆樹鄉火站村,幫這裡的蜂農楊海雲賣蜂蜜。

全國勞動模範 梁倩娟:今天下雨,雖然咱們直播不是特別方便,得打著傘,但是今天有個好處,剛好蜂農大哥有空。昨天天氣好,蜂農大哥可忙了,他要給 蜜蜂 “分家”,要給蜜蜂找新房子。

梁倩娟除了要幫楊海雲把他積攢的蜂蜜賣掉,還要教他自己直播來賣貨。從未面對過鏡頭的楊海雲有些緊張,梁倩娟耐心的示範著該如何直播。

這場一個小時的直播,楊海雲賣出了40斤蜂蜜。他家的蜂蜜生意就是靠梁倩娟做電商給帶動起來的。楊海雲所在的火站村交通不便,雖然出產優質蜂蜜,但銷路是個大問題,商販不願意進山來收,而他的蜜又運不出去。

梁倩娟知道後,主動上門,在自己的網店和直播平臺幫楊海雲賣蜂蜜。最多的一年,楊海雲的蜂蜜僅在梁倩娟的網店裡就賣了5萬元。

當初梁倩娟學電腦也是費了一番功夫。2007年初中畢業後,梁倩娟外出打工。當時單位招文秘,但文秘工作要懂電腦辦公軟體,從小在大山裡長大的梁倩娟幾乎沒有接觸過電腦。

全國勞動模範 梁倩娟:去外面網咖,拿著書本對著電腦一步一步學習。

透過自學,梁倩娟掌握了電腦辦公技能,併成為了辦公室的文秘。隨後她也學著在網上購物,慢慢開始接觸電子商務。2012年,甘肅隴南市大力發展電商產業,號召在外地務工的年輕人回家鄉創業,梁倩娟回到了徽縣。

雖然懷著滿腔熱情回到了老家徽縣,但當時梁倩娟對於怎麼在網上賣貨卻摸不著門道。當地相關部門對像梁倩娟一樣回鄉創業的青年伸出了援手。

全國勞動模範 梁倩娟:這邊都會對電商這方面都會有一些培訓,只要你願意學,就會給大家一個機會和平臺來學習。

2013年,梁倩娟的網上店鋪“隴上莊園”開張了。徽縣地處 秦嶺 南麓腹地, 嘉陵江 上游,獨特的自然環境讓徽縣盛產優質農產品,但一直以來,這些 山貨 都是藏在深山無人知。

原先也有村裡的老人採摘,但是要到縣城才能賣掉,來回就要一天的時間,也掙不了幾個錢。如今靠梁倩娟的電商讓這些特色山貨出了山,山裡人才知道漫山遍野的野花野草也能賣出個好價格。

在我們採訪時,不停地有鄉親們拿著一小袋的農產品或是山貨來找梁倩娟。75歲的石翠蓮老人是梁倩娟的熟客,年事已高的她會經常拿一些山貨來換錢,最少的時候只有一小把杏仁。對於這些費力又不賺錢的零散山貨,梁倩娟一直都來者不拒。

這些年,梁倩娟幫村民銷售了上萬斤的山核桃、土蜂蜜、野山菌、幹野菜等農產品,帶動了周邊經濟發展,輻射帶動周邊群眾獲利360餘萬元。

2019年3月她開通了直播賬號,半年多售出的農特產品超過了10萬斤,平均每天上百單,多的時候達到上千單。

在梁倩娟進行的幾百場直播中,蜂蜜、 核桃 、松子、橄欖油、花椒、土雞蛋、香菇、蒲公英茶等特產走出大山,銷向全國各地。也因為在農村電商領域的突出作為,梁倩娟先後被評為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去年更是被授予全國勞動模範榮譽稱號。

全國勞動模範 梁倩娟:我現在是新農人,無論是我們做的電商也好,直播賣貨也好,只是新農活而已。我們的農具從父輩們的鐵鍬、钁頭變成了電腦、手機。目的跟咱們的父輩們依然是一樣的,就是為了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讓我們的農村變得越來越好。

無人機駕駛員 功夫全在操縱桿

科技進步,讓生活更美好的同時,也催生了很多 新職業 。比如,有了 飛機 ,就有了飛行員,有了電腦,就有了程式設計師。

1992年出生的王偉是一名 無人機 駕駛員,為了能夠做好這份新職業,他每天堅持鍛鍊,透過不斷練習形成一種肌肉記憶,掌握無人機搖控器杆量。

1992年出生的王偉,是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應急測繪中心的無人機飛手,2018年,王偉連續考取了固定翼和多旋翼的民用機長證。

王偉飛的最大的飛機就是直5直升機,翼展有6米長。據他回憶,第一次看到這麼大的無人機是很興奮的。想像著要用手上的搖控器,指揮著飛機去飛行,去降落,很有挑戰性。

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應急測繪中心無人機機長 王偉:當時我們的培訓老師先在電腦上示範了一遍,很平穩起飛,飛四邊航線,降落。但是一旦搖控器交到我的手上的時候,可能還沒有飛起來就直接墜毀了。能夠把飛機飛起來,飛上一段都是很難的。

透過不斷地練習,王偉前前後後練了一個多月,手上形成一種肌肉記憶,才掌握到這個搖控器的杆量。

然而,操縱無人機的難度遠比想象中大,儘管多加練習,還是會有失誤。

回想起第一個甲醇(燃料)飛機,一群人花了三天時間組裝好,王偉當時是很有信心的,因為他 航模 飛得水平很高,於是第一個報名。然而,一個小的操作失誤,拉桿沒有拉起來,直接摔機。

王偉:摔完之後我整個人都呆到那兒了,大家也都默不作聲。(這件事)對我的打擊是非常大的,沒辦法再建立信心。 慢慢的很長一段時間才緩過來,再飛的時候就會格外小心,每次都會手心出汗,每次都會非常地注意每一個操控的細節。

還有一次,到空中修正飛機姿態,盤旋等待時,將近20分鐘過去一直沒有訊號,王偉嘗試降落了三次都沒有成功,因為飛機(滿油)很重,下來的速度很高,很難控制。

這一次摔飛機,是5年以來唯一一次摔作業機,王偉充分吸取這一次的教訓,在後面的每一次作業之前 充分考慮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找到一些解決方案。

王偉:我們應急測繪中心的主要任務就是在自然災害發生的第一現場,透過無人機獲取現場測繪資料,為指揮救災提供科學的依據。 無人機的技術一直在進步,每年都會有新的機型,所以每一種無人機我都要去學習。 我們這個行業不僅要精益求精,而且還要耐得住寂寞。

服務 機器人應用 技術員 互動勞動服務於人

再來認識一個職場新業——服務機器人應用技術員。

85後的何志勇坦言,入了這一行才知道這一行的苦,面對客戶的多種需求,他們要做出多達幾十版方案,還要做大量 人機互動 測試,確實需要有 職業 奉獻精神,才能夠把這樣的一項服務於人的工作做好。

這就是小豹,是一款送餐機器人。 它可以自主走到顧客的餐桌旁,這裡面就是包含了非常精準的導航定位系統。它可以在餐廳這樣一個非常複雜的環境裡走來走去,因為它自身攜帶了非常先進的雷達裝置。

小豹雖然很智慧,但是它不是天生就會做這些事情,它也要有一個學習的過程,而何志勇的主要任務就是教會它學習。

何志勇是一名85後服務機器人應用技術員,這是一個新的職業。

何志勇說, 服務機器人 的應用領域是非常廣闊的,主要分成兩類,第一類就是人不能去做的事情,第二類就是人不願意去做的事情。

服務機器人出廠的時候,就是一個小白。雖然它滿身有很多的高科技的技術,但是它對它未來要從事的工作崗位其實是一無所知的。

一般第一步,服務機器人應用技術員要去規劃它的(行進)地圖,而且地圖上面肯定會有非常多的禁行區域。 在整個路線初步設定完成之後,前期要跟原先從事這個崗位的人員做非常深入的溝通,把他們的經驗轉化成給服務機器人的學習的素材,不斷地去訓練它。

何志勇:入了這一行,其實才知道這一行的苦。面對客戶的時候,很多客戶的需求其實是不著邊際的,但是他們的成本很多時候又控制得比較低,有一次我甚至寫了二十幾版方案,我們還要做大量人機互動的測試,經常出現連軸加班的情況。所以也確實需要有職業奉獻精神,才能夠把這樣一項服務於人的工作做好。

服務機器人應用技術員是一種新興的職業,隨著市場需求不斷增加,需要透過職業教育培養出更多的技術技能型人才,更多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這些人當中也一定會有能工巧匠,甚至是大國工匠。

本文源自央視新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