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體育 > 正文

如何講綜合題:從策略到方法再到模型

2021-11-19由 學習最愛我 發表于 體育

考試解題比平時做題難度要大,特別是綜合性問題。難在知識指向不明,記憶提取困難,方法選擇生澀。這就需要在教學中教給學生一般性的策略以為綱領,統率貫通各種思路方法和知識模型,使解題過程更自然順暢。

學生平時做題與考試解題是不同的,區別在於:

1。知識指向的明與昧:平時所做習題一般是應用當天教學的相關知識解決問題,而考試時可能應用所學進的所有知識。

2。記憶提取的易與難:平時做題因為應用的是老師剛剛所教的知識或同類型的問題,容易從記憶中提取相關資訊解題,而考試題所涉內容範圍廣,不易快速提取到所需資訊。

3。方法選擇的生與疏:平時做題因所用方法套路剛剛學過比較熟悉,所以容易想到,而考試時由於時間已久,即使以前會的方法也變得生疏。

綜上,要教會學生解題時用一般性的策略為綱領,統率各種思路方法和知識模型,使思維過程融為一體自然順暢。

例1。四邊形ABCD中,E為AD的中點, ∠A=105°, ∠D=120°, AF=3, DG=2√2, ∠FEG=90°, 求FG的長。

如何講綜合題:從策略到方法再到模型

講析過程:

(1)析題意:

看完條件,你有什麼感覺?有沒有想到什麼明確的思路?此題條件有何特點?

[感覺難以下手,進退維谷,原因是條件分散孤立,兩條已知線段和一條所求線段及兩個已知角分佈在三個三角形中,找不到明確的聯絡。]

(2)定策略:

出現條件孤立分散不易聯絡這種情況的時候,我們有什麼策略對付它?

如何講綜合題:從策略到方法再到模型

[很顯然,我們應採取運動變換(以動破靜)的策略使它們產生聯絡。]

(3)選方法:

有哪些常用的運動變換方法?本題適合什麼運動方式呢?

[常用變換:平移、翻折、旋轉、縮放,本題有共點等線(中點)的條件,可以選擇等線所在圖形(一般是三角形)繞共點旋轉180度的方法變換。]

如何講綜合題:從策略到方法再到模型

(4)建模型:(所有的數學知識和方法都可以看成模型)

選擇一個圖形進行旋轉畫圖,觀察變換後構造了什麼模型?

如何講綜合題:從策略到方法再到模型

(把AF、FG運動到DG處構成可解三角形DPG)

[如上圖,旋轉ΔAEF至ΔDEP後,所有條件都集中到ΔPDG中,FG=PG,DP=AF=3,∠PDG=360°-105°-120°=135°,求PG即可。構成了已知兩邊夾角的三角形模型,用解直角三角形知識可以解決。]

如何講綜合題:從策略到方法再到模型

根據對稱原理,還可以採取什麼方法構造此模型?

[根據對稱原理,動AF、FG到DG處可以成功,同樣動DG、FG到EF處也可以,或動EF、EG到FG處也應成立。如下圖]

如何講綜合題:從策略到方法再到模型

(把DG、FG動到AF處構成可解三角形APF)

注意到上面兩種方法中,AF、DG是旋轉180度的,而FG都是相當於翻折變換的,由對稱原理,能不能把AF、DG進行翻折變換呢?如下圖。

如何講綜合題:從策略到方法再到模型

(把AF、DG動到FG處構成可解三角形PFG)

例2。(2017泰州卷)閱讀理解:

如圖①,圖形l外一點P與圖形l上各點連線的所有線段中,若線段PA1最短,則線段PA的長度稱為點P到圖形l的距離.

如何講綜合題:從策略到方法再到模型

例如:圖②中,線段P1A的長度是點P1到線段AB的距離;線段P2H的長度是點P2到線段AB的距離.

解決問題:

如圖③,平面直角座標系xOy中,點A、B的座標分別為(8,4),(12,7),點P從原點O出發,以每秒1個單位長度的速度向x軸正方向運動了t秒.

(1)當t=4時,求點P到線段AB的距離;

(2)t為何值時,點P到線段AB的距離為5?

(3)t滿足什麼條件時,點P到線段AB的距離不超過6?(直接寫出此小題的結果)

所求P點是未知點,需要怎樣才能確定?

[需要根據它所滿足的條件確定,即根據點到線段的距離的定義所規定的數量關係確定。]

P點是待求的、不確定的點,要想清晰地、不遺漏地定位它,可以採取什麼策略?

[可以用“以靜制動”的策略把不確定的點位置固定下來並呈現於眼前,以便直觀快捷地確定它。]

本題適合用什麼方法來定位未知點?

[用“軌跡定位法”,根據定義可畫出滿足條件的P點軌跡,再找不同條件所得軌跡的交點,如下圖。]

如何講綜合題:從策略到方法再到模型

(根據題中定義畫出綠線即是點P軌跡)

雙軌定位:軌跡1是定義所得的綠線,軌跡2是題中要求P在x軸上,取兩軌相交點P1、P2即得。

(4)建模型:

下面很簡單,用勾股定理模型即可解決。如下圖,易得t=5或11。

如何講綜合題:從策略到方法再到模型

第三問的方法和模型類似如下:

如何講綜合題:從策略到方法再到模型

符合要求的P點範圍是圖中綠色區域與x軸的公共部分,再建立如下的相似模型可解決。

如何講綜合題:從策略到方法再到模型

遵循認知和思維的科學方式,由宏觀到微觀,由模糊到清晰,由整體到細節,如此講題可以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解題的思路過程,更合理地運用解題的策略方法,更順暢而有邏輯地思考和解決問題。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