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體育 > 正文

聖經人物之夏甲,本不在應許之中,卻因上帝的憐憫而成為大國之母

2021-10-27由 超模時尚界 發表于 體育

聖經人物之夏甲,本不在應許之中,卻因上帝的憐憫而成為大國之母

夏甲是聖經記載的一個生活在底層、飽受艱辛的小人物,她的一生充滿悽苦;然而因著神的憐憫,她又滿得眷顧。

創世記十二章記載,當亞伯蘭因迦南地的饑荒下到埃及,謊稱他的妻子撒萊是他的妹子,埃及法老王將撒萊帶到宮中,並因此厚待亞伯蘭,賜給他很多牲畜和僕婢,夏甲很可能是那個時候成了亞伯蘭家中的奴僕。後來因為神降災於法老家,法老便將亞伯蘭和他的妻子撒萊以及他所有的都送走了。於是夏甲便離開父母、親人、家鄉,跟隨亞伯蘭來到異鄉迦南地,做了撒萊的使女。

夏甲離別家鄉和親人,以女僕之身流落異鄉,她孤獨悽苦的命運就此開始了。

亞伯蘭家中有許多奴僕,夏甲能夠成為亞伯蘭妻子撒萊的使女,應該說夏甲還是得到了撒萊的信任和喜愛,所以讓夏甲在她身邊伺候。

耶和華曾經應許亞伯蘭,他的後裔將如天上的星、海邊的沙。然而一年一年過去,亞伯蘭的妻子撒萊未能為他生下一男半女。當亞伯蘭八十五歲的時候,兒子還連個影兒也沒有呢,而年已七十五歲的撒萊生兒子的指望越來越渺茫,於是她便決定替神想個辦法。然而,每當人要替神想辦法的時候,常常把事情弄得一團糟。

“撒萊對亞伯蘭說,耶和華使我不能生育。求你和我的使女同房,或者我可以因她得孩子。亞伯蘭聽從了撒萊的話。於是亞伯蘭的妻子撒萊將使女埃及人夏甲給了丈夫為妾。”(創16:2-3)

亞伯拉罕被稱為信心之父,但他有時候也是犯糊塗,他聽從了妻子撒拉的建議。亞伯拉罕的這一錯誤,直到今天還仍然收穫著不盡的苦果:以實瑪利的後代阿拉伯人與以撒的後代以色列人始終不能和平相處,這是後話。

“那時亞伯蘭在迦南已經住了十年。”(創16:3)

聖經始終沒有記載夏甲的年齡。假設夏甲進入亞伯蘭的家為十幾歲的少女,那麼這個時候夏甲應該是二十多歲,一個年輕貌美的女性。此時亞伯蘭已經是八十五歲的老人了。讓一個年輕貌美的女人嫁給一個八十多歲的老人,在今天看來總是不妥。但夏甲只是一個女僕,不管願意不願意、高興不高興,也只能聽人擺佈,因為命運不在自己手中。這是夏甲讓人同情的另一個層面。

聖經人物之夏甲,本不在應許之中,卻因上帝的憐憫而成為大國之母

然而,按照今天的社會道德標準,夏甲可能不是令人可憐之人,很可能被今天價值判斷完全錯位的人羨慕是“小三上位,”畢竟這可能成為夏甲改變命運的轉折點。

但夏甲這時候犯了一個人性弱點中常犯的錯誤,此乃人與生俱來的罪性使然:當她有了身孕,就小看輕視她的主母。她很可能自以為有驕傲的資本,對撒萊不再畢恭畢敬、言聽計從了。夏甲忘記一點,撒萊將她給亞伯蘭,充其量有點像是今日的“代孕媽媽”(Surrogatemother),但夏甲忘記了自己的身份,她的居功自傲,為自己帶來極大的苦楚。這也是今日世人常犯的毛病。

撒萊向亞伯蘭抱怨夏甲的輕視,“亞伯蘭對撒萊說,‘使女在你手下,你可以隨意待她。’撒萊苦待她,她就從撒萊面前逃走了。”(創16:6)

撒萊苦待夏甲,夏甲忍受不了便從撒萊面前逃跑。但她能跑到哪兒去呢?聖經告訴我們,她跑到書珥的曠野,那是通往埃及的方向。

夏甲遭受撒萊的苦待,心中必是有許多的悽苦和委屈,她心裡一定思念家鄉和親人,便不由自主下意識地往埃及方向逃跑。但當她逃到書珥曠野,眼前是一望無際的沙漠,沒有食物、沒有飲水,沒有任何交通工具,一個身懷有孕的弱女,除了絕望的哭泣,還能做什麼呢?

正是在夏甲絕望無助的時候,感人至深的一幕出現了。

“耶和華的使者在曠野書珥路上的水泉旁遇見她,對她說,‘撒萊的使女夏甲,你從哪裡來?要往哪裡去?’”(創16:7-8)

“耶和華的使者”是一專有名詞,在舊約聖經的許多場合正是指耶和華神自己,即道成肉身前的基督。這位全知全能的主耶和華,完全清楚夏甲的遭遇,祂不需要夏甲告訴祂,她從哪裡來,要往哪裡去,在這裡幹什麼。

換做你我是全知全能的那一位,你會給夏甲一個怎樣的建議呢?你會如何解決夏甲的困境呢?

如果是我,我可能會給夏甲兩個不同的答案,取決於我當時的心情。

如果要責備夏甲,我會這樣說,“誰讓你得意忘形、不自量力呢?你這是自作自受,活該受罪。”

如果我同情夏甲,我會這樣說,“撒萊對你苦待太過分,你來同我回去,讓我來為你報仇申冤。”

但人就是人,神就是神!前面提到,每當人要替神想辦法,必是把事情弄得一團糟。

耶和華神給夏甲一個什麼樣的吩咐呢?

首先注意耶和華的使者對夏甲的定位:“撒萊的使女夏甲。”(創16:8)然後吩咐她說,“你回到你主母那裡,服在她手下。”(創16:9)

神對夏甲所說的話,沒有給曾一度流行的解放神學留下空間,也沒有給今日的女權主義提供任何聖經依據。然而神話語的大智慧正是在此:

順服就必蒙福!

聖經人物之夏甲,本不在應許之中,卻因上帝的憐憫而成為大國之母

神給夏甲一個吩咐,並隨即附帶一個應許:“我必使你的後裔極其繁多,甚至不可勝數。。。。你如今懷孕要生一個兒子,可以給他起名叫以實瑪利,因為耶和華聽見了你的苦情。”(創16:10-11)

“夏甲就稱那對她說話的耶和華為‘看顧人的神。’因而說,‘在這裡我也看見那看顧我的嗎?’ 所以這井名叫庇耳拉海萊。”(創16:13-14)

夏甲就稱那對她說話的耶和華為“看顧人的神。”(You are the God who sees me。)

夏甲說,“在這裡我也看見那看顧我的嗎?”(I have now seen the One who sees me。)

夏甲就給那井起名叫“庇耳拉海萊。” “庇耳拉海萊”的意思是:“‘永活之主在這裡看見我’之井。”

夏甲,一個流落異鄉的奴隸,一個任人使喚的僕婢,一個遭受苦待的使女,竟被至高至聖的神、天地萬物的主如此的眷顧與呵護。

想不到默讀耶和華神與夏甲這段平常的對話,兩眼竟不聽使喚地淚如泉湧。

神要夏甲給將出生的孩子起名叫“以實瑪利,”即“神聽見”的意思,因為耶和華聽見了夏甲的苦情。

夏甲給那井起名叫“庇耳拉海萊,”意思是在這井邊那位“永活的主”看見了我,祂是“看顧人的神。”

耶和華神是“聽見”的神,耶和華神是“看見”的神!

 何等憐憫慈愛的主啊!

神對夏甲的吩咐不是一件容易做的事,但夏甲竟然以信心和順服來回應神的話語,這是夏甲很了不起的一面。

當夏甲回去向亞伯蘭敘述這事,提到神說要給將出生的孩子起名叫“以實瑪利”(“神聽見”夏甲的苦情)時,亞伯蘭和撒萊會有一分愧疚和自責嗎?

夏甲遵照神的話語,回到撒萊身邊服在她的手下,在以後的十幾年內,相信她順服的功課學得很不錯,使她們可以相安無事。

聖經人物之夏甲,本不在應許之中,卻因上帝的憐憫而成為大國之母

以實瑪利出生時亞伯蘭八十六歲,十四年後以撒出生。“以撒”這個名字的意思是“喜笑。”

當以撒斷奶時,亞伯拉罕擺設豐盛的宴席。因為以實瑪利的年少無知,他將撒拉的“喜笑”變為自己的“戲笑”,促使撒拉定意將夏甲和她的兒子趕出去。

當亞伯拉罕清早起來,將餅和一皮袋水搭在她的肩上打發她走時,那情景該是怎樣的傷心欲絕。

“皮袋的水用盡了,夏甲就把孩子撇在小樹底下,自己走開約有一箭之遠,相對而坐,說,‘我不忍見孩子死,’就相對而坐,放聲大哭。”(創21:15-16)

夏甲的人生第二次跌入絕望無助的深淵:夏甲與孩子相對而坐放聲大哭。

然而,那位耶和華“聽見”、“耶和華“看見”的神,也再第二次呼叫夏甲說,“夏甲,你為何這樣呢?不要害怕,神已經聽見童子的聲音了。起來,把童子抱在懷中,我必使他的後裔成為大國。”(創21:17-18)

耶和華神開她的眼睛,她就看見一口水井,便將皮帶盛滿了水,給她的兒子喝。

舊約聖經最後提到夏甲,是在巴蘭的曠野,與兒子以實瑪利相依為命。夏甲相信神的應許,以實瑪利的後裔將成為大國。她將神的話記在心中,便忙碌地張羅著在埃及為兒子娶了一個妻子。

新約聖經再次提到夏甲,是兩千年之後的事了。使徒保羅在新約加拉太書又提到夏甲和撒拉,在聖靈默示之下,保羅指明夏甲和撒拉分別預表:舊約與新約,律法與恩典,奴僕與自由。哪怕是人的錯誤,也被神使用成就祂永恆中美好的旨意。

夏甲的一生充滿艱辛,然而因神的憐憫,她又深切蒙受神的眷顧。因此,她是一個縱然悽苦卻滿得幸福的女人。從這個意義上說,夏甲的一生,為今日世人留下深刻的啟示!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