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體育 > 正文

不差錢的阿里,也要“回家”補“彈藥”?

2021-09-23由 無冕財經 發表于 體育

不差錢的阿里,也要“回家”補“彈藥”?

賬面上可動用的資金超過1900億元,美股市值已超騰訊,重回港股二次上市後,手握重金的阿里或許將會進行一輪大規模的投資併購,這決定了在下一個10年阿里能否扭轉目前受牽制的局面。

本文由無冕財經(ID:wumiancaijing)原創並首發,作者:有範,編輯:陳澗,設計:甄開心,編輯助理:蘇欣然

阿里二次上市時間似乎越來越近。

7月15日,

阿里巴巴年度股東大會批准“一拆八”的普通股拆股方案

,並批准其中包括所有發行在外期權,受限股票單位(RSUs)以及股份拆分細節。當日阿里巴巴(BABA)股價應聲上漲。

一個月前,阿里釋出公告稱,計劃將普通股數量從40億股擴至320億股。當時就有媒體猜測,此舉有利於降低其股票日後在香港的發行面值,提高股票在港股的流動性,這是在為迴歸港股鋪路。

與此同時,關於阿里港股上市的一些細節也在不斷重新整理。7月12日,據騰訊《一線》訊息,阿里巴巴將下調港股上市募資額度至100億美元,相較此前媒體報道的200億美元募資額,下滑一半。不過阿里方面仍表示不予置評。

7年前從港股退市的阿里,真的已經到了必須要回歸的時間了嗎?

退市曾引發股民抱怨

早在2007年,阿里就選擇單獨分拆旗下B2B業務赴香港上市。

當時,阿里將旗下業務分為阿里巴巴公司(B2B)、淘寶網、支付寶、阿里軟體和中國雅虎。阿里以13。5港元為發行價,共募資116億港元,創當時港股融資紀錄,股價最高峰曾達到41。8港元。

隨著2008年金融危機的到來,阿里股價一路暴跌,最低曾跌至3。46港元。2012年,阿里選擇以2007年上市的發行價13。5港元每股進行私有化,從港交所退市。

不差錢的阿里,也要“回家”補“彈藥”?

阿里巴巴港股股價2008年後持續低迷。

拋去阿里上市5年分紅和IPO所得募資的資金成本抵消,阿里

相當於向股民借了116億港元,5年後歸還,而且沒有花一分錢利息

因此,阿里退市的舉動,令吃了啞巴虧的香港股民怨聲載道。

不缺錢,為何重回港股?

告別港股7年後,阿里有望迴歸。阿里此舉是因為缺錢嗎?

據阿里2019財年財報,其2019財年營收為3768。44億元(約合561。52億美元),淨利潤為802。34億元(約合119。55億美元),比騰訊2018的淨利潤787。2億元還要略高。

更重要的是,截至2019年3月31日,阿里持有的現金、現金等價物和短期投資總額為1932。38億元,也就說,

阿里賬面上可動用的資金超過1900億元

從純粹的財務數字看,擁有高額利潤和鉅額現金的阿里似乎並不缺錢。

不差錢的阿里,也要“回家”補“彈藥”?

阿里巴巴自由現金流充沛。

不缺錢,但要融資,除了未雨綢繆外,

有理由相信這和阿里未來幾年的戰略有關,因為融資的目的決定了融資的方式

以阿里今時今日的規模和盈利能力,如果融資只是純粹為了補充運營資金,解決當下短期資金流動性問題,常規的債務融資已經足夠滿足需求。須知阿里在2014年和2017年曾分別發行過80億美元和70億美元債券融資,阿里想借錢其實是再簡單不過的事。

然而,阿里沒有選擇低利率的銀行借款和發行債券,一方面是因為像阿里這種大體量的公司,找普通投資機構或者常規的債務融資,已經遠遠不能滿足資金需求。另一方面,債權類融資都有約定歸還期限,不適用於長期性的資金規劃。

因此,阿里沒有選擇發行債券,而是選擇發行股票。顯然,

阿里需要的資金是鉅額的,長期性的,最好不用還

。也就是說,香港IPO對阿里而言是戰略性融資,所募的資金主要用在戰略層面,需要長期性埋頭苦幹的領域。

這明顯有別於騰訊系的投行思維。一直以來,阿里的投資風格偏向戰略投資,甚少謀求財務回報,主要圍繞阿里生態體系服務,所投企業實現上市的寥寥無幾,但大多在某個領域有著出色的表現。

因此,阿里在不差錢的前提下,選擇香港二次上市,有理由相信是為其實施新一輪大規模的戰略投資補足彈藥。

7月15日,阿里巴巴股價為173。5美元,總股本為26億股,市值達到4517。2億美元。若按照傳聞融資100億美元推算,阿里需在港股增發約5764萬股股票。總增發股份也就是在香港上市的股票佔阿里總股份比例為2。16%,屆時阿里市值或許將高達4617億美元。

不差錢的阿里,也要“回家”補“彈藥”?

阿里巴巴在美股上市以來股價表現。

另外,香港上市無疑有助阿里開拓一個全新的融資渠道和資本環境。而且在上市企業再融資方面,港股五花八門的再融資方式,和美股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可以預期,在今後的再融資活動裡,

港股並不僅僅是美股的備胎

,而是完全有能力成為替代者。

與騰訊決戰港股

騰訊,是阿里多年都啃不下的硬骨頭。如今迴歸港股,和騰訊的較量或許更為直接。

過往阿里在和騰訊的種種碰撞中並不佔據上風,鮮有得意之作

。在戰略投資方面,阿里在各個領域基本都受到騰訊牽制,如滴滴與快的、美團與餓了麼、摩拜與ofo競爭中,阿里系的快的、餓了麼、ofo落於下風。此外,阿里在電商領域還要面對騰訊系拼多多、京東和唯品會的聯合圍剿,阿里的日子並不好過。

更重要的是,自2010年以來,騰訊抓住了移動網際網路的機遇,憑藉微信維持了近10年的網際網路流量霸主地位。阿里在正面戰場的各種嘗試,無論是旗下的來往,還是支付寶社交化,在微信面前都不堪一擊。在4G時代,幾乎所有人都認同擊敗微信的肯定不是另一個微信,除非通訊技術有了本質上的改變。

隨著5G時代即將到來,通訊技術迭代帶來的網際網路生態改變,或許是阿里絕佳的反擊機會。

透過香港二次上市後,

手握重金的阿里或許將會進行一輪大規模的投資併購

。5G佈局的成功與否,決定了在下一個10年阿里能否扭轉目前受牽制的局面。

按照7月15日股價測算,阿里4517。2億美元的市值,已經超過騰訊34637。3億港元(約合4425。4億美元)市值。若阿里成功在香港IPO,取代騰訊摘得港股第一市值頭冠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目前來看,和騰訊在港股的較量,阿里已經取得首勝。

若阿里迴歸港股,募得鉅額資金幾乎是十拿九穩。但阿里看似輕鬆,實際任重而道遠。

以阿里的目光和馬雲的情懷,眼裡並不只有騰訊,也不應該只有騰訊。目前阿里和谷歌、亞馬遜、facebook等明星企業相比,在前沿技術和國際化仍然有著較大差距。谷歌的安卓系統,亞馬遜的雲服務,facebook的國際化,都是阿里急需追趕的領域。在目前的國際經濟大環境下,阿里深知缺少核心技術的下場。

因此,不排除阿里港股募資將會重點投放在AliOS作業系統(前YunOS系統)、阿里雲、阿里晶片、達摩院(包括人工智慧、無人駕駛、大資料)等最新的前沿科技上。本次港股IPO的鉅額融資,將會使得阿里在技術全球化中更具競爭力。

不差錢的阿里,也要“回家”補“彈藥”?

阿里雲業務營收增長很快。

早在今年4月29日,香港交易所集團行政總裁李小加就阿里是否有可能迴歸香港IPO時就表示,“這麼大的公司怎麼可能不回來?阿里百分之百會回來,只是時間長短問題。”

雖然阿里對上市訊息一直是“不予置評”,但多年來其和港股眉來眼去,不得不讓人相信,這個時間已經不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