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體育 > 正文

備受爭議的《影》到底講了什麼?張藝謀說:長恨自己才華不夠

2021-09-13由 星聞品鑑 發表于 體育

長恨自己才華不夠,不能做到讓自己滿意。 ——張藝謀

備受爭議的《影》到底講了什麼?張藝謀說:長恨自己才華不夠

作者:阿黛原創

圖片:網路

前言

我不僅是姜文的粉兒,我還是張藝謀的粉兒。這是我最喜歡的兩個中國導演,所以下次肯定不會說我是哪個導演的粉兒了。

如果說姜文偏向于堅持自我,那麼張藝謀則是更喜歡挑戰自我。

張藝謀的電影,從《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菊豆》《活著》的對鄉土中國的審視和畸形文化的批判,到《英雄》《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中用色彩和特技開啟中國的大片時代,再到因為市場裹挾,完全倒向市場的《三槍拍案驚奇》,到與西方合作嘗試中國“好萊塢”片的嘗試之作《長城》,每一種選擇都看到了時代的影響,更看到了張藝謀在電影路上求新求變跳出自我舒適區的自我選擇。

這些電影不是每一部都是經典,但每一部都帶有張藝謀的試探和凸顯,或者說每一部都有其中一個點,讓大家銘記。

《影》,也是如此。

備受爭議的《影》到底講了什麼?張藝謀說:長恨自己才華不夠

張藝謀與姜文

創作背景

關於這部電影的來源,張藝謀在採訪中曾說,是看完黑澤明的《影子武士》之後,想要拍一部關於替身的故事,恰好遇到了朱進的《三國﹒荊州》,於是在架空歷史後,為觀眾呈現了一部關於影子的故事。

張藝謀的《影》講述的是沛國大都督子虞,在與炎國戰將楊蒼一戰之後受傷,於是啟用自己的影子替身境州為自己行走朝堂和江湖,與各方權謀勢力斡旋,最終卻被影子逆襲,殺死正身的故事。與以往電影中,影子無名無份落魄收場的結局不同,張藝謀講述了一個“沒有真身,也有影子”的故事。

備受爭議的《影》到底講了什麼?張藝謀說:長恨自己才華不夠

權利的遊戲

看完電影之後,有很多人表示沒有看懂。這一方面是因為電影的留白結局造成的,另一方面是因為張藝謀在講述故事時運用了明暗線交叉的形式,然後透過開頭和結尾中小艾的鏡頭,形成閉鎖式的敘事模式,讓人費解,但又意猶未盡。

《影》這部影片,無論是在時間控制還是敘述方式上,都運用了大量的留白。在我看來,似乎有一些舞臺劇的痕跡,透過鋪墊和衝突直接將故事推向高潮,至於發展過程,多有省略,讓人思考。

我們不妨將電影中的人物進行分析。

從真身階層來說

,影片主要描寫了沛國大都督子虞、主公沛良和炎國戰將楊蒼;

從替身階層來說

,他們的替身分別為境州、田戰和魯嚴;

從明線上來說

,境州是子虞的替身,田戰是子虞的心腹,魯嚴是沛良的心腹;

從暗線上來說

,田戰是沛良的心腹,魯嚴是楊蒼的心腹。

看不懂,正是因為明暗交錯,真假難辨。真身與替身在三方勢力中相互斡旋爭鬥,讓人有點眼花繚亂啊。尤其是,張藝謀將所有的爆發點放在影片結束前20分鐘,各種人物結局不斷反轉,充滿了戲劇性。

但這種戲劇性其實並不突兀,而是隱藏在日常對話和行為中,如果看影片,不妨多留意前面的對話細節之處。

有人說,張藝謀不會講故事。我認為,見仁見智吧。

《影》的故事看起來並不複雜,但多少有些冰山理論的樣貌。我們看到的是影片結尾處作為結果出現的一種戲劇化呈現,但看不到的恰恰是這“一角”之下故事本身的遊走呈現。

至於影片結尾,作為開放式的結局,無疑也給觀眾留下了無盡的想象:

境州稱王?田戰殺次境州稱王?沛良沒死,死的是替身?

誰知道呢。但唯一能確定的是,故事並沒有結束,權謀並沒有結束,生存的遊戲更沒有結束。

就像張藝謀在接受採訪時,曾談到影片中的戰爭場面時,如是說:

戰爭只是作為背景,雖然我們有戰爭戲,包括打這個氣象戰,雨戰,又有沛傘,又有以柔克剛的概念,還訓練了很多死囚,花了很多心思設計戰爭的流程,但是我們很短,這讓大家好像沒看夠。可是我是有意的,就很短。因為我的重點不在這裡,我還是想只把它放在背景上。所以你看整個電影,文戲佔了很大篇幅,戰爭只是其中一角,我就有意這樣處理。這是完成我自己的刻畫人物,講故事的心願。

會不會講故事,是觀眾的評判;怎麼講故事,是導演的選擇。

備受爭議的《影》到底講了什麼?張藝謀說:長恨自己才華不夠

水墨與古風

大概是因為攝影師出身,張藝謀非常注重在影片中渲染色彩。這一次,也不例外。

高飽和度的色調一直是張藝謀電影在色彩上的強烈風格。不管是藝術片《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還是商業片《英雄》《滿城盡帶黃金甲》,濃烈的色彩一直是張藝謀的美學符號,這一風格在古裝片中更為明顯。

然而,這一次,《影》背叛了張藝謀以往的色彩美學,選用了水墨畫的形式。電影的每一幀畫面都像是一幅別具中國韻味的水墨畫卷,留白寫意的構圖形式、飄逸出塵的人物形象,使得影片形成了肅殺內斂的美學風格。

影片著重塑造一種中國風的意境,除了色彩構圖凸顯了黑白水墨之外,在場景選擇、人物服飾、動作設計、意象擷取、背景音樂方面也都試圖凸顯中國風。因此,所有的服裝、道具、場景儘量呈現黑白化,最終達到中國水墨畫的感覺。甚至,在武術動作中,都選用了講究柔美和寫意的女性身影。

備受爭議的《影》到底講了什麼?張藝謀說:長恨自己才華不夠

在場景選擇上,無論是幽閉的洞穴、險關隘口,還是沛良大殿裡的面面屏風、荒野竹林,無不體現了張藝謀在佈景上的考慮。其中屏風的設計非常驚豔,別具朦朧美,將整個故事框在了影子的灰度裡,形成了一個明明很空曠,但卻很逼仄的封閉空間,讓人心生侷促。

在人物的服飾選擇上,無論是雨天的蓑衣,還是飄逸漢服,都符合中國風的追求。就蓑衣而言,古代常見,常用來暗示“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自我灑脫,然而放在影片中卻別具肅殺效果。沒有一個人,是自由灑脫的。而漢服在設計中,重點突出了飄逸柔軟,配合風的到來,衣袂飄飄,人不動心動。衣服上的山水潑墨畫,顯然是為了迎合電影的水墨風格,自不必多說。

備受爭議的《影》到底講了什麼?張藝謀說:長恨自己才華不夠

從意象選擇上,古琴、竹子、傘、屏風、草書、雨水,莫不美輪美奐,寄寓了中國古典之美。但於我而言,這種美本身就是一種獨立的美,非要說表達了什麼陰陽八卦哲學,我倒沒看出來。思想淺薄,看到了太極八卦圖,但未從影片中體會到什麼中國神秘而古老的哲學。也許張導是想表達黑白、正邪、剛柔、陰陽兩端。但萬物並非是非黑即白,水墨畫的美不正是因為介於黑白之間的多層次暈染嗎?

張藝謀曾說,《影》用水墨風來表達,這很符合我對於人性的見解和看法。人性的複雜,在於它不是非黑即白的,就像水墨一樣,中間部分那個流動的暈染開的豐富層次,就是人內心中複雜的東西。

這一點,說不清是誰的敗筆。

雨水,是我喜歡的。從敘事上來說,下雨推動了故事的發展,甚至是故事發生的必備條件。但是,雨水最美的地方在於彰顯人物內心,渲染影片意境。毫不誇張地說,整部影片以雨戲為主。連綿不斷的雨水,是暗自流瀉的慾望,是陰鬱的殺氣,是滴滴答答的人心浮動,與影片中的水墨山水,相互映襯,渾然天成。除此之外,權謀爭鬥血腥殺戮和人心詭譎,在連綿的雨水下,更加擊打人心,顯得內斂剋制,暗藏殺機。

備受爭議的《影》到底講了什麼?張藝謀說:長恨自己才華不夠

再配上中國的古典樂器,古琴與簫,聲聲動人,且不嘈雜,不喧賓得主,音與色相得益彰。

總體來說,張藝謀的視聽語言是很美的。相信很多人看到之後,都會有驚喜之感。從這方面來說,《影》無疑是成功的。

王朔曾說,張藝謀就是個搞裝修的。

我不以為然,形式和內容相得益彰是最好的結果,但並不妨礙有人嘗試新的內容或新的形式;或者說,凸顯某一種內容和凸顯某一種形式,其本身作為嘗試和探索來說,都是有意義的。

就像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先鋒派文學,它拋棄了過往寫什麼的問題,轉而研究怎麼寫的問題,誰又能否定其存在的重要意義呢?

備受爭議的《影》到底講了什麼?張藝謀說:長恨自己才華不夠

我是誰?

很顯然,《影》講述的是“草根逆襲”的故事,是平民在貴族的權利遊戲中求生存的掙扎故事。在生存故事中,影片更強調了在生存夾縫中平民的應變和命運,以及遇見機會和抓住機會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每個人都要解答“我是誰”的問題。

無論是真身,還是影子,都需要明白我是誰。

於真身而言,“沒有真身,何來影子?”

於影子而言,“沒有真身,也有影子!”

對境州來說,我是誰,一直都很困擾他。在外,他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都督,在內,他是謹小慎微被子虞奴役的無法掌控自我命運的替身。那他,究竟是子虞還是境州呢?還是虛無縹緲的影子呢?

他曾經無數次在黑夜裡捫心自問,曾經無數次在黑夜裡求證自己是否還活著,為什麼活著,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是小艾,是境州城,是境州城裡的瞎眼老母,讓他有活下去的勇氣。

但他是誰呢?他一直想要知道自己是誰,直到發現自己的母親去世,他突然明白自己是棋子,但也可以是下棋的人。自己是影子,但也可以是沒有真身的影子。於是,在影片結尾,境州殺死了真身,影子成為真身,獲得了身份,獲得了自由。然而,非常諷刺的是,擺脫了醉心於征伐和權謀的子虞之後,境州卻在無形中帶上了子虞的影子。

境州,是子虞的影子。子虞,又何嘗不是境州的影子呢?

對於真身來說,他們又是否知道自己是誰呢?就像子虞,他以為能掌控一切,卻又無時無刻不在懷疑自我,懷疑境州,懷疑小艾。那些自信背後的不自信,可控背後的不可控,是否也是他的影子呢?

就像沛良,除了田戰之外,裝瘋賣傻之後的心機城府,冷漠無情背後的幾許溫情,是否是他的影子呢?

每一個真身,都不是完整的自我。

備受爭議的《影》到底講了什麼?張藝謀說:長恨自己才華不夠

餘話

張藝謀說,《影》從故事結構上看很像一個莎士比亞大悲劇,它需要演員有紮實的功力和表演的能力,所以我們當時就定了這個標準,要戲好的,臺詞要字正腔圓。所以這樣定了這個標準之後,就選了這些演員。

但有些遺憾的是,有些情節和場景處理類似於舞臺劇,因此在人物表現上凸顯了肢體和表情,略帶誇張,不利於演員的演技體現,在人物塑造上也欠缺一點流暢性。兩個版本的鄧超,的確讓人看到了拍戲的辛苦和敬業,演技也可圈可點。但炸裂之說,不太走心。其他人的演技,無論是王千源、孫儷、鄭愷,還是關曉彤、吳磊,個人覺得沒有不妥,但也沒有驚豔。大概跟影片的敘事方式有關。(僅針對本電影而已,個人觀點,如果傷害了你的愛豆,不喜勿噴)

張藝謀說:我不愛惜自己的羽毛,同時基礎也還不錯,不怕折翼。

既然如此,我願意靜待時光,看老謀子的每一次變身。

備受爭議的《影》到底講了什麼?張藝謀說:長恨自己才華不夠

我是阿黛,更多文章,請多多關注哦。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