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寵物 > 正文

我們的節日-中秋節丨中秋月下話豐年,佳節永流傳

2021-09-29由 文明延慶 發表于 寵物

zhong

qiu

kuai

le

厲|行|節|儉|反|對|浪|費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不管是安土重遷的人們,還是去國離家的遊子,有著幾千年歷史的中秋節,其實像春節一樣,已經成為每一箇中國人身上的一個文化符號。

01

中秋的蛻變

我們的節日-中秋節丨中秋月下話豐年,佳節永流傳

提起中秋你會想到什麼?

是“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闔家團圓!

是“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的美麗神話!

亦或是“中國實現奔月工程”的與有榮焉!

傳統節日的慢慢形成,經過了一代一代人的文化創造。據考證,

中秋最早見於《周禮》,屬秋收時令,因

農曆八月十五決定這一年收成的好壞,所以民諺說八月十五定太平

千百年來,耕讀傳家的中國農民,特別重視對土地、對自然的感謝、感恩,所以便有了秋祭,這是最早的中秋節起源。

隋唐時期,中秋賞月盛行起來。中秋節成為文人月下聚會的一個時機,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這也賦予中秋節新的含義。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何其溫婉!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何其明媚!

到了宋朝,中秋節開始成為國家法定節日,舉國同慶。

感恩天地自然、寄情家國親友,作為中秋節的兩大文化基因,一直流傳至今。

02

共享豐收的喜悅

我們的節日-中秋節丨中秋月下話豐年,佳節永流傳

喜看稻菽千重浪,果熟瓜甜,魚鮮蟹肥,一下子將節日的氣氛沖淡些許,一家人同心協力忙收秋才是主旋律。

自此,莊稼地裡展開了一派忙碌的景象。老家的父母起早貪黑,在短時間內完成各種秋作物的收割、晾曬、入倉,離家在外的人,幾乎不需要練習,都會提前往家趕路。

“中秋節”也變成了國人對豐收的企盼

可韭菜是個例外,過了中秋節,韭菜就不能再割了,樸實的鄉親們說不出“休養生息”的大道理,只道韭菜需要養根,為明年積蓄生長的力量。

於是,家家戶戶房院裡院外,堆滿秸稈、玉米、花生……略帶泥土味的芬芳充盈了豐收的喜悅。

八月十五月兒圓,父母在莊稼地裡忙碌的身影,在皎潔月光下講述著“春華秋實”的真相。

如今,農業機械化種田,人們站在地頭,動動嘴,跑跑腿,拿著編織袋到收割機前撐撐口,糧食就流進自家倉裡,犁耬鋤耙全是現代化,比起以前的三秋大忙,幸福了許多。

但是,人們對耕作的珍視從未褪色,在博物館的櫥窗裡,在歷史教材的彩圖裡,在農家儲物間的回憶裡,都傳頌著田間勞作的故事!

03

惜食有食

我們的節日-中秋節丨中秋月下話豐年,佳節永流傳

儘管,我們距離那個“手動”的年代越來越遠,但是惜食有食的文化一直在默默傳承——

飯前有計劃

Before>>>隨心所欲×

很多家庭做飯都是看家裡有啥菜就做啥,還有的家庭,為照顧每個家人的口味,每頓飯都要做很多菜,結果,吃不完,剩一桌。這隨心所欲的生活習慣,要不得~

Now>>>計劃選單√

從中秋團圓飯開始,根據人數定選單。根據選單備菜、做飯,節省食物更節省體力,留出大把的時間去賞花賞月賞秋收~

我們的節日-中秋節丨中秋月下話豐年,佳節永流傳

採購有規劃

Before>>>少次多量×

每次採購就撒歡,想吃的全都丟到籃子裡。買的多,就做的多,吃不完都變成了剩飯剩菜……要麼就是將食材遺忘到過期變質,只能扔掉~

Now>>>少量多次√

舊習慣要不得,咱得把新規矩立起來!根據“計劃選單”,按家人的總食量買菜,遵循“少量多次”的採購原則,新鮮的食材當然要“鮮”著吃哦!

(來源:V藍北京)

創文明城區 辦百姓實事 迎世界盛會

《延延說創城》

(建議您在wifi環境下觀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