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童趣 | 小兒郎,做墨盤

2021-04-25由 清風修竹 發表于 歷史

童趣 | 小兒郎,做墨盤

那些廢棄的粗海碗,可能從未想過,自己竟會成為小小孩童手中一方稚嫩可愛的風雅。

小時候在鄉下,很多東西都是就地取材自己製作。墨盤就是其一。

家裡不要的缺了口的粗海碗碗底,是好材料。蹲在牆角仔細地敲掉碗體,保留碗底部分,在磨刀石上磨到不劃手,倒過來,就是一個墨盤了。

白瓷碗的不好用,比粗海碗光滑,不好磨墨。粗海碗正好,很多噪點,磨墨能得勁。也不會買成品墨汁,村頭小店只有一種劣質的墨汁,蓋子一擰開,臭得人不敢呼吸。

童趣 | 小兒郎,做墨盤

一週一次的大字課,大家都稀罕得緊。大字寫得好不好不重要,大字課之前互相比一比誰的墨盤打磨得比較好才重要。手巧的同學,都會賺足一溜兒的羨慕眼神。

開啟包得細緻的墨條,往墨盤裡滴幾滴清水,慢慢開始磨墨。覺得差不多了,用毛筆蘸點試試,再磨,再試,直到符合自己的心意。然後,就在一個戴老花鏡的老師指導下描紅。下一週的大字課前,描紅本會發下來,紅圈兒多的同學會上臺去展示。

一般說來,紅圈多的同學,往往就是那幾個墨盤做得好、磨墨很耐心、寫得很認真的。耐心與專注,讓小小的同學們,儼然有了幾分隱隱的君子風範。

童趣 | 小兒郎,做墨盤

長大後,倒是有了好幾塊正兒八經的硯臺,卻常常圖方便,很少自己磨墨。偶爾一回磨墨,便想起蹲在牆角敲碗底,花費很長一段時間打磨出來的小小墨盤。

歐陽修很喜歡寫字,得趣甚多,他對古瓦硯愛不釋手,認為用磚瓦製成的硯臺遠比用金玉製成的硯臺好得多。古瓦硯可以“發墨”,金玉硯則不可以“發墨”。

他感嘆,金子不能說不寶貴吧,玉石難道不更加潤堅嗎?但用這兩件東西來磨墨,反不如這瓦礫方便。可見,物品即使微賤,只要有用,就價不可攀。

從前的小墨盤,也是一樣呢。那些廢棄的粗海碗,可能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竟會成為小小孩童手中一方稚嫩的風雅。

童趣 | 小兒郎,做墨盤

文竹在春日的光影裡隨風晃動,影子晃啊晃,彷彿在把時光搖啊搖。

在我們自己動手製作小小墨盤的那些年裡,戴著老花鏡的老師字其實並不好,但教得很認真,我們其實寫得也並不好,但寫得很認真。

如今,戴老花鏡的老師早已去世多年,當年小小的同學們也天各一方。那些深藏於心的關於認真與耐心的記憶,一直等待著這樣恰好的一個光影搖曳時,把它們從記憶裡撿拾出來。

遺憾的是,我們的當年,雖然很珍惜自己的墨盤,但並不會有人把它當成什麼珍貴的東西看,也因此,沒有誰保留有當年自制的墨盤。

人生恍然,童年遙遠,那些年的小墨盤,就像飄逝的雲,離我越來越遠。

每每看到小朋友在硯臺裡蘸墨舔筆,物質豐饒的如今讓他們隨時有好的物品可用,說起來,他們這一代比我們幸運很多,卻也少了很多無法體會的快樂。

跟她講過兩回磨小墨盤的事,小朋友很感興趣,但又覺得,花那麼多的時間做一個粗糙的東西,實在太麻煩了。

——麻煩嗎?

看孩子,也如當年小墨盤,必須耐住性子慢慢敲,慢慢磨,偷懶不成,更沒有捷徑可言。而這樣敲敲打打的歲月,也真想讓它慢一些,再慢一些。。。。。

童趣 | 小兒郎,做墨盤

(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