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他是大明皇室的邊緣人,不被眾人看好,卻搖身一變成為皇帝

2023-01-05由 搬磚機農 發表于 歷史

當皇帝對於他來說是個很遙遠的夢想,雖然他也是世宗皇帝的兒子,但並不是長子,而且只排老三,所以混了半輩子,只不過當了個小小的裕王,他的生母杜康妃也不是皇帝寵幸的妃子。既不是皇長子也沒有母親依靠,所以說白了他就是個大明皇室的邊緣人。

他是大明皇室的邊緣人,不被眾人看好,卻搖身一變成為皇帝

作為一個非常邊緣的親王,他的命運似乎已經成為定局,那就是會在一個平平無奇的日子裡到另外一個平平無奇的地方就藩,然後在藩地了此殘生。但是歷史之所以迷人就是因為它從來不按照套路出牌,那些揚言命運早已註定的人應該真切地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人不到死,結局就尚未註定。

嘉靖皇帝的長子朱載基出生僅兩個月就夭折了,次子朱載壡患了怪病,當了幾年太子也去世了。歷來皇權爭奪必然血雨腥風。皇室成員為了能夠當上的皇帝可以說是用盡渾身解數,黨同伐異,剷除異己,甚至不惜宮廷政變,上演殺兄弒父的慘劇。

他是大明皇室的邊緣人,不被眾人看好,卻搖身一變成為皇帝

對於朱載坖來說想要當皇帝面臨的阻力只有一個那就是自己的弟弟景王朱載圳。當然朱載圳想要當皇帝對手也只有朱載坖。如果按順位繼承的制度來說呢,老大掛了老二幹,老二沒老三來,太子的位置應該是由朱載坖繼承的,但是朱載坖和朱載圳這兩兄弟只相差一個月,這讓朱載圳十分不服,而其在外人看來世宗皇帝更偏愛朱載圳,所以一時之間太子的位置成為懸念。

朝廷的大臣們也紛紛在這兩個人之間站隊。以嚴嵩山為首的大臣支援擁立景王朱載圳為太子,而以徐階為首的大臣則支援擁立朱載坖為太子。兩幫大臣因為立儲的問題在朝堂之上打得是不可開交,這讓一向清心寡慾,一心問道的嘉靖皇帝感到非常厭煩。皇帝認為立誰當太子是自己的家務事,大臣無權干涉。但是大臣們不依不饒啊,因為這事關他們的前途問題。這可真是皇帝不急太監急。

他是大明皇室的邊緣人,不被眾人看好,卻搖身一變成為皇帝

大臣們時不時在嘉靖皇帝面前喋喋不休。嘉靖皇帝有點受不了,為自己的耳根清淨。嘉靖必須得做出自己的決定。嘉靖皇帝很快有了自己的決定,他認為朱載圳雖然聰慧,但為人放浪輕浮,難堪皇帝大任,於是直接把朱載圳安排到外地就藩去了。

他是大明皇室的邊緣人,不被眾人看好,卻搖身一變成為皇帝

這樣一來,王儲之爭沒有什麼懸念了,最終的勝利者成了一直沒什麼存在感的朱載坖,這樣的結果讓大多數人沒想到。因為這個裕王朱載坖,平時沉默寡言,不顯山露水,看起來敦厚老實,很少出現在大明的政治舞臺露面,甚至還很多官員不知道裕王的全名叫什麼。

俗話說得好,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被嘉靖皇帝立為太子的朱載坖,在朱載圳就藩的那一刻,突然成為了炙手可熱的人物,滿朝文臣爭相依附,天下武將遙相拜賀,很快裕王府的門檻都要被往來的臣僚們給踩沒了。大家都非常希望能攀附上朱載坖。

他是大明皇室的邊緣人,不被眾人看好,卻搖身一變成為皇帝

此時,只有一個人,一直不待見他,這個人不是什麼鐵骨錚錚的諫臣,也不是自命清高的雅士,而是選定他當太子的嘉靖皇帝。難道朱載坖不是親生的?既然嘉靖不待見朱載坖,為什麼又要把他立為太子呢?從我們普通人的角度來看,可能會覺得很詭異,但站在嘉靖皇帝的立場上這個問題就很好解釋。

眾所周知,嘉靖皇帝是個瘋狂的道教迷,他非常相通道教,特別是他非常信任一個叫做陶仲文的道士,陶仲文曾經給嘉靖皇帝算了一卦,卦相表示,嘉靖皇帝是真龍天子,而太子是潛龍,兩條龍都非常厲害,但是最好不要碰面,因為龍跟龍之間相生相剋,要是遇見了其中一條龍可能就要倒大黴。嘉靖聽完之後深信不疑,當即決定了,以後再也不和朱載坖見面了。這種情況一直到了嘉靖皇帝駕崩,就連臨死前這位老皇帝,也不願意和自己的兒子朱載坖見面,不知道的還以為這對父子有什麼血海深仇。

他是大明皇室的邊緣人,不被眾人看好,卻搖身一變成為皇帝

公元1566年12月世宗朱厚熜駕崩,朱載坖即位。改元隆慶,大赦天下。如願以償當上皇帝的朱載坖,並沒有因為當上皇帝而感到輕鬆,他肩上的擔子反而沉重了,因為世宗皇帝世宗皇帝十幾年不理朝政,給他留下了大明江山就是個爛攤子,如何收拾好這個爛攤子成了他要面對的問題。

他是大明皇室的邊緣人,不被眾人看好,卻搖身一變成為皇帝

此時,北方蒙古部落勢力發展壯大,在嘉靖時期就逼迫明朝開埠和他們搞貿易,但是卻被明世宗一口回絕了。蒙古兄弟一看大明不肯合作,這是敬酒不吃吃罰酒,那乾脆就來硬,嘉靖時期頻頻出兵騷擾大明邊境。

明朝的皇帝大多性情剛烈,屬於那種一遇到事不服就打的型別,明成祖朱棣,五徵漠北,把北元打得是夾著尾巴逃跑。就連英宗朱祁鎮也曾帶著十幾萬大軍浩浩蕩蕩地出征,雖然後來在土木堡兵敗,但也算主動出擊。

他是大明皇室的邊緣人,不被眾人看好,卻搖身一變成為皇帝

但是這個隆慶帝朱載坖和他的先祖們有著完全不同的想法,在處理北方邊患的問題上,朱載坖認為,當年太祖開國把蒙古人趕到漠北之後,這個曾經天下無敵,席捲歐亞大陸的馬背民族早就失去了當年的雄心壯志。他們之所以屢屢入侵,並不是想要開疆拓土,把明朝滅了,光復大元,他們只不過是想從大明這裡獲得點物資和大明做點邊貿生意。

雖然蒙古草原上水草豐茂,牛馬成群,畜牧業發達,但手工業和商業就非常糟糕,蒙古兄弟不可能每天只刷羊肉,喝牛奶,他們也需要一些日常的生活必需品,而這些東西他們自己是做不出來的,只能從大明這裡來。蒙古兄弟想以物換物進行交易,如果大明不幹,那他們只好硬搶了。朱載坖看明白了蒙古的意思,所以下令開放了北部十一個通商口岸。這樣一來,明朝結束了蒙古將近200多年的敵對狀態,迎來北方數十年的和平局面。

北方安定了,但是東南沿海又有倭寇和沿海的私鹽販子,海盜相互勾結,在浙江福建一帶殺人放火,為非作歹。朱載坖又得開始著手處理南方沿海的倭患問題。當地漁民和海盜集團之所以要和倭寇個勾結在一起,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政策問題。洪武四年,太祖皇帝曾經下令,不許沿海百姓私自出海,違者就得斬立決。

他是大明皇室的邊緣人,不被眾人看好,卻搖身一變成為皇帝

這個法令顯然不是十分合情理。所謂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海邊人就指望出海打魚,或是出海貿易來養家餬口。朝廷不讓人家出海養家,自然有人當然跟著倭寇一起幹壞事。雖然世宗皇帝在位的後期,有民族英雄戚繼光抗擊倭寇卓有成效,把窮兇極惡的倭寇都收拾了,但是本地人民無視法令紛紛下海,當海盜的行為還是屢禁不止。朱載坖意識百姓紛紛下海做海盜,就是把海防控制得太死了,老百姓沒了生計。朱載坖下令開關通航,海關一開老百姓果然都不願意再鬧事,老老實實做生意。

總的來說呢,朱載坖還是很有作為的皇帝。他在位時間只有六年,在這年的時間裡不用武力平定漠北,安定東南,四海太平大明,國力蹭蹭往上漲。他為人也很平和,知人善用,用人不疑,讓那些有能力的大臣,諸如徐階,張居正等人有足夠的發揮空間,讓他們盡顯其能,為大明江山社稷做貢獻。

他是大明皇室的邊緣人,不被眾人看好,卻搖身一變成為皇帝

當然朱載坖也有短板,那就是他比較好色,這也是他只當了幾年皇帝的原因之一。至高無上的皇帝坐擁三宮六院,三千佳麗。朱載坖的日子可以說是雙面人生,白天勤懇工作,退朝就馬上往後宮跑。當然勤勉和好色並不相沖突,英雄難過美人關嘛。但是凡事都要有一個度。朱載坖顯然是超過了這個度,屬於極度好色,長期以往身體肯定是受不了。

他是大明皇室的邊緣人,不被眾人看好,卻搖身一變成為皇帝

長期服用眉藥透支身體,這無疑讓本來就虛弱的身體雪上加霜。雖然不能說明隆慶皇帝就是吃藥吃死的,但是愛慕女色導致身體透支,健康出了大問題是板上釘釘的事。公元1572年,三十六歲的隆慶皇帝於帶著無限的惆悵和未完的雄心壯志走完了自己的人生歷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