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中國古代的宦官之禍

2023-01-04由 書生季賽爭 發表于 歷史

宦官之禍是指宦官干涉朝政造成社會失序的政治現象。古代歷史上劇烈的宦官之禍有三次:東漢中後期、唐中晚期和明中後期。

東漢中後期的宦官之禍

東漢時期,為加強君主專制,皇帝選擇身邊親信主持尚書檯事務,一些官職專由宦官充任;東漢中期以後,君主普遍早逝,時常出現新主年幼,母后臨朝的政治局面。母后臨朝援引父兄侄甥,導致外戚專權,皇帝親政後,多利用宦官打擊外戚。

東漢中期以後,在政治上宦官可以參與機要,軍事上可以透過西園八校尉掌握軍隊,法律上可以透過黃門北寺干預司法。

宦官大肆干預朝政,加劇了東漢王朝的腐敗,宦官與外戚、宦官與清流的政治鬥爭加劇了消耗了統治集團內部的力量,進一步激化了社會尖銳的社會矛盾,加速了東漢王朝的滅亡。

中國古代的宦官之禍

唐中晚期的宦官之禍

唐中後期,一方面皇帝面臨著藩鎮割據的嚴重威脅,另一方面又要平衡朝廷內部的朋黨之爭,在這種情況下皇帝不得不任用宦官監督藩鎮,牽制朝臣。

唐朝中期以後,政治上宦官透過充任樞密使掌握中樞權力,軍事上透過護軍中尉、中護軍和左右神策軍控制軍權,這一時期的宦官甚至可以操縱皇帝的廢立,決定皇帝生死,為禍之烈前所未有。

宦官專權導致皇權衰落、政治腐敗,在與朝臣的鬥爭中,殘害了許多正義之士,削弱了朝廷的力量。最終使地方勢力有機可乘,腐朽的宦官集團與衰敗的唐王朝一起走向了滅亡。

中國古代的宦官之禍

明中後期的宦官之禍

明代宦官參預政事,始於太祖,成祖時宦官權力日重,英宗幼主臨朝,使內庭外朝權力失衡,出現宦官專擅的局面。此後,一直到明思宗繼位前夕,宦官專權總體是日甚一日。

明中期以後,皇帝大多昏庸無能且消極怠政,往往將國家大事委於宦官。政治上宦官透過擔任司禮監秉筆掌握批紅權,把持官員升遷任免,法律上透過東廠和錦衣衛等特務機構掌控司法,任意刑殺,軍事上以監軍的名義干預地方軍政。

王振擅權:王振是英宗侍讀,後掌司禮監,權勢日重。1449年,鼓動英宗親征瓦刺,土木堡之變中英宗被俘,其於亂中被人擊殺。

汪直擅權:汪直得憲宗信任,設立西廠,屢興大獄,權傾朝野,盛極一時,受到排擠後,在南京病死。

劉瑾擅權:劉瑾為東宮舊人,武宗即位,頗受信任,掌司禮監,廣結黨羽,打壓朝臣,後失君信,被誅。

魏忠賢擅權:熹宗年幼繼位,魏忠賢頗受信任,掌司禮監,提都東廠,在朝廷內外廣結黨羽,大肆打壓東林黨人,一部分朝臣為了攀附魏忠賢,以孫以奴事,甚至為其建造生祠,稱九千歲。崇禎皇帝繼位後,魏忠賢被貶鳳陽,自縊於道中。

中國古代的宦官之禍

明代專權宦官如此之多,絕非偶然,而是有著深刻的政治原因和廣泛的制度基礎。一方面,明代君主專制空前強化,一旦皇帝消極怠政,作為皇帝身邊最親近的人極易竊取權力。

另一方面,明代盛行廠衛制度,長期設有錦衣衛和東廠,一度還設立西廠和內行廠等特務機構,而這些機構的主要負責人大多是宦官,這就為其干預政治甚至操控政治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除此,明朝內廷還設有二十四衙門,其首腦均為太監,其中司禮監權力最重,凡官員奏章,均由其轉呈皇帝批閱,會由司禮監秉筆太監直接代批。

此外,明朝還設立礦監、稅使、鎮守太監以及監軍,這使宦官得以在一定程度上操縱軍事和經濟,亦是宦官長期專權的重要基礎。

綜上所述,可知明朝宦官權力極廣,深入國家官僚系統的各個部分,宦官系統內部也有著嚴密的組織形態和管理體系。

當然,在專制權力高度集中的情況下,其始終不能成為獨立於皇權之外的一種政治力量,只是依附於皇權而存在,君主可以輕而易舉的剷除權力巨大的宦官,就是明證。

明代宦官之禍作為君主高度專制的產物,宦官勢力滲透到了明朝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等各個方面,最終加劇了明朝的頹勢,使得明王朝在農民大起義中迅速滅亡。

總之,宦官干政敗壞了政治風氣,每到王朝後期和末年,隨著宦官之禍的愈演愈烈,王朝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覆滅。

中國古代的宦官之禍

東漢、唐、明宦官專權的異同點

相同:首先,東漢、唐和明朝宦官專權都是君主專制強化的產物,皇帝以低職位高職權的用人制度加強皇權,這十分有利於宦官掌握重權。

其次,三朝的宦官專權都持續了相當長的時間涉及範圍較廣且都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政權的滅亡。漢末黃巾起義、唐末黃巢起義和明朝的農民大起義都與宦官專權有關。

不同:首先,三朝宦官專權存在的具體原因略有不同。東漢是因為皇帝親政對抗外戚的需要;唐朝宦官專權的前提是君主對內需要牽制朝臣,對外需要監督藩鎮割據;而明朝君主大多平庸無能、消極怠政主動將朝政委於宦官。

其次,三朝宦官勢力的強弱各有不同,相比之下,以東漢宦官權力較弱,明朝宦官權勢更盛,而唐朝宦官專權最甚。東漢雖然已有部分宦官可以身居高位,封侯拜爵,但一般都是君主將他們作為對抗外戚的工具時才有左右朝政的力量;而明朝宦官權力膨脹,長期左右朝政,一貫專意刑殺,其勢力滲透到了社會的方方面面,然其權力始終都是皇帝賦予的,一旦有失君信,如劉瑾、魏忠賢等炙手可熱的權鬮隨時都有性命之虞。東漢和明朝的宦官對皇帝有極大的依附性,而唐朝的宦官,不僅可以越過皇帝專擅朝政、誅盡朝臣,甚至可以操縱皇帝廢立,決定君主生死,為禍之烈,空前絕後。

最後,三朝宦官與黨爭的關係也不盡相同。東漢宦官專權,引起士人不滿,導致兩次黨錮之禍。唐朝和明朝的宦官與朝臣既有相互鬥爭,又有相互勾結。唐朝永貞革新的失敗、甘露之變的發生都是朝臣與宦官鬥爭的結果,而牛李黨爭時,兩黨都援引宦官為內助。明末魏忠賢掌權時,既有朝臣投身攀附,亦有東林黨與其鬥爭。

中國古代的宦官之禍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