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為什麼說秦國的苛政始於商鞅?

2023-01-04由 掉進書堆的小胡 發表于 歷史

現存史料關於商鞅出身的記載並不詳盡。大概可以瞭解的是,商鞅曾是衛國貴族的遠支,最初是在魏國相國

公叔痤

門下當幕僚,那時候人們叫他

公孫鞅

衛鞅

。商鞅是他在秦國受封於商後才有的稱呼。

為什麼說秦國的苛政始於商鞅?

後來,公叔痤死了,商鞅在魏國丟了飯碗。而大約在同一時期,秦國新即位的秦孝公釋出了人才招聘宣言:“

賓客群臣有能出奇計強秦者,吾且尊官,與之分土。

商鞅覺得秦國機會大,所以去了那裡。

商鞅在秦國兩年時間毫無進展,直到透過賄賂秦王的寵臣景監,才見到了秦孝公。據《史記·商君列傳》記載,商鞅三見秦孝公,分別談了帝道、王道與霸道,秦孝公的選擇是霸道。在《史記》中,商鞅是這樣描述秦孝公的“抉擇”的:

商鞅先提出的是儒家的“帝王之道”,但孝公覺得這個道路耗費時間太久,自己等不及;於是商鞅又換了一套“強國之術”,獲得孝公的青睞。不過,商鞅認為,秦君的選擇雖然很給力,但這條道路將來也會導致秦國“德寡”。

這段“自述”的來歷相當可疑。“帝王之道”與“強國之術”的分野是漢儒喜歡討論的話題,身處戰國時期的商鞅不太可能對這兩套學說這麼有見識。

事實上,商鞅是一個所學龐雜、並無固定思想體系之人。君王喜好“帝王之道”,他就獻上“帝王之道”;君王喜好“強國之術”,他就提供“強國之術”。他可以在道、術之間自由切換,毫無思想壓力。秦王選擇霸道,於是就有了商鞅變法。

為什麼說秦國的苛政始於商鞅?

影視劇中的秦孝公

嚴格來說,商鞅變法其實有先後兩次。第一次始於公元前356年,也就是商鞅見到秦王后的第三年。這一年商鞅榮升

左庶長

,頒佈了自己的第一份變法令,史書中一般稱作“變法初令”。

第二次是在公元前350年,這一年商鞅升任

大良造

,借遷都之機再次推行變法。

前後兩次變法,主旨上並無太大差異。第一次變法時頒佈的“變法初令”的核心內容包括:

將民眾編為什伍,實施連坐;家中有兩個成年男性卻不分家者,雙倍徵收賦稅;按軍功的大小授爵;禁止私鬥;鼓勵耕種和紡織;制定明確的爵位和俸祿制度。

不少人認為,商鞅的這些變法措施打擊了秦國舊貴族勢力,為底層平民提供了一條上升的通道。

但其實商鞅的本意並不在此。這一套變法措施的核心目的,都是提升秦國對資源(包括人力與物力)的汲取能力。秦國致力於消滅國內的貴族。秦民存在的目的就是提供人力物力,給國家添磚加瓦。

按《商君書》(這本書未必是商鞅本人的著作)的說法,要讓百姓更好地為國家添磚加瓦,首要之務是消滅

“六蝨”

,具體是指六種危害國家的東西:

禮樂、詩書、修善孝悌、誠信貞廉、仁義、非兵羞戰

。這些東西在今人眼中屬於最基本的人類文明,但在商鞅眼中,卻構成了對國家強盛的威脅。

商鞅的強國邏輯大體就是:

國家貧窮,多搞擴張戰爭是有益的,既可以損害敵國的利益,也可以保證本國沒有“六蝨”,國家必強;反之,國家富足,卻不對外擴張,百姓生活安逸了,就會追求詩書禮樂,就會講究孝悌、誠信,就會倡導仁義,反對戰爭,國家必弱。

《商君書》還強調了國家很有必要推行告密制度,讓百姓互相監視。其原因在於

王者刑用於將過,則大邪不生;賞施於告奸,則細過不失。治民能使大邪不生、細過不失,則國治。國治必強

大意是:統治者必須在百姓違法之前,提前實施刑罰,如此才不會出現“大邪”;統治者必須賞賜告密的百姓,如此才不會忽略“細過”。統治百姓,能夠做到“大邪不生”“細過不失”,國家就會強盛。

為什麼說秦國的苛政始於商鞅?

影視劇中的商鞅

在中國歷史上,商鞅變法是第一次將“告密”納入國家制度,也是第一次將“事前懲罰”制度付諸實施的變法。

這種體制化的告密之風與秦國的興亡相始終,直到漢文帝時代才得以改變。據《漢書·刑法志》記載,漢文帝與眾臣吸取秦朝滅亡的教訓,以寬厚為務,以告密為恥,上行下效數十年,才使社會上的告密風氣得到糾正。

商鞅的變法思想裡還有一條叫作“國富而貧治”,即:

民貧則力富,力富則淫,淫則有蝨。故民富而不用,則使民以食出,各必有力,則農不偷。農不偷,六蝨無萌。故國富而貧治,重強。

大體意思是:百姓貧窮,就會有求富的上進心(力富);富有之後,就會放縱、貪圖安逸(淫),然後國家有“蝨”,就不能強盛。所以,百姓富裕了,就不易役使,那就讓他們拿出糧食來頂替外出服役。他們重新陷入貧窮,就不會怠惰,“六蝨”就不會產生。所以,讓國家富有,使百姓保持貧窮的政策,可以讓國家強上加強。

也就是說,商鞅主張將百姓的生活水準控制在最低限度的溫飽線上。

將國家與百姓對立起來,強調國家的富強必須建立在百姓的愚昧與貧窮之上,這是商鞅變法的核心理論。百姓越弱、越愚昧,國家就越強、越穩定,這是商鞅變法的核心邏輯。

為什麼說秦國的苛政始於商鞅?

至於如何引導百姓保持“愚弱”,商鞅也做了一番深入思考。他給出的答案是:

不要在戰功與農耕的收成之外,以任何理由賜予官爵,尤其不可讓百姓有機會透過知識來提升階層。久而久之,百姓就會很自然地鄙視學問、專心務農。百姓不重視學問,就會愚昧。百姓愚昧,就不會與外界有過多的思想交流。沒有過多的思想交流,百姓就會一心務農。百姓一心務農,國家就會強盛。

為了徹底貫徹“民愚則易治”的理念,商鞅在變法過程中的一些做法相當極端。據《史記·商君列傳》記載,當百姓反對變法時,商鞅曾把他們抓起來坐牢,甚至砍頭;百姓轉變立場,稱讚變法,又被商鞅抓起來流放邊關。反對不可以,歌頌也不可以,目的是造成一種“民莫敢議令”的氛圍。百姓不能議論,就會減少思考。上揚的目的就是要讓百姓只需要遵守變法推行的政策,不需要思考政策的好壞。

商鞅的變法措施在現代人看來確實極端且“匪夷所思”,而就連同時代的上層人士中,也有不少反對者。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太子駟繼位,是為秦惠文王。商鞅失去了保護傘,命運結局必定兇險。

對此,商鞅本人是有預感的。他的變法幫助秦孝公極大地提升了秦國的資源(人力與物力)汲取能力,但這種提升是以打壓秦國的封建貴族為前提的。

如今,新君即位,首要之務不在汲取資源,而在君位的鞏固。君位的鞏固需要獲得國內政治力量足夠的支援,其中自然也包括勢力仍盛的封建貴族。而取悅封建貴族、獲取他們支援的最佳辦法就是誅殺商鞅。

為了保全性命,秦孝公一死,商鞅就自請隱退,迴歸封地,希望利用封地的武裝保護自己。與此同時,他也積極聯絡魏國權臣,欲以秦國的利益為籌碼換取魏國的幫助。可惜,魏國對商鞅提供的籌碼並無興趣。

最終,秦軍攻入商地,“滅商君之家”,商鞅被殺,他的屍體被帶回秦都咸陽,公開車裂。

儘管商鞅死了,但他的強國之道卻儲存了下來,之後的歷代秦國君王,其實都在奉行這商鞅留下的那套治國治民的理念。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