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肖橋:《祭侄稿》的矛盾美

2023-01-03由 古籍 發表于 歷史

摘要:世間萬物莫不充滿矛盾,而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書法中的筆法、墨法以及章法等無不充滿矛盾的玄思。《祭侄文稿》作為魯公“三稿”之首,備受後人推崇。其中的藏露、疏密、疾澀、巧拙、潤燥和意法之間關係都體現了對立統一的規律。具體到書作而言,這些形形色色、大小各異的矛盾相互排斥、交織、融合、衝突,構成了《祭侄文稿》別樣的矛盾之美。

大書法家顏真卿的《祭侄文稿》問世,時人心摹手追,以期得其三昧。有唐以降,得許多大家盛譽,元書家鮮于樞在題跋時曾評此書為天下行書第二,此評為後世書家公認。文稿何以享譽千年且影響後世?正如東漢蔡邕所言“夫書肇與自然,自然既立,陰陽生焉,陰陽既生,形式出矣”。另外,清人笪重光《書筏》亦言:“書為逆數。”《易》學中也有陰陽相剋即對立統一的思想體現。

肖橋:《祭侄稿》的矛盾美

唯物辯證法認為: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對立和統一是矛盾的兩個根本屬性。書法藝術即是將許多矛盾著的方面恰當地統一在一起,《祭侄文稿》便把矛盾規律滲透到書法表現形式的諸多方面。

巧與拙:不計巧拙,一任自然

巧拙之別,老子“大巧若拙”論和傅山“寧拙毋巧”論最為典型。《老子》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傅山也說:“寧拙毋巧,寧醜毋媚,寧支離毋輕滑,寧直率毋安排。”一味講巧,可能因機巧而氣局狹小,格局不高;但一味講拙,則可能因無技巧而粗俗低下,拙劣不堪。究其實際,無論巧拙,都應保持本真,順應自然規律,以期抒情達意。

肖橋:《祭侄稿》的矛盾美

真正的巧與拙,本質上是一致的,可以相互轉化。初晤此書,實有滿紙狼藉,潦草雜生之錯覺。《祭侄文稿》共23行,234字,有塗抹字達30餘個。其中最為典型的是第二行和第三行之間“叔銀青光祿大夫”處漏去“大”字;第十行“爾父竭誠”處連續塗改兩次;在原第十九行和第二十行之間加“比者再陷常山攜父”六個小字,單獨成行。正是由於在書寫的過程中,隨著魯公情緒的起伏變化,他不斷地塗改、脫字、加字,使文稿出現大量的墨塊、塗改、留白,處處都能表達書家當時憤怒、複雜而又糾結的心情。長歌當哭,血淚泣下,激情義憤之中,竟無心遣詞造句,更無著意於書寫。

但此書動靜相宜,剛柔相濟。行筆時疾時徐,時行時草,不衫不履,一任自然。塗改或新增處並無突兀之感,反有天成之妙。俯拾即是,不取諸鄰;俱道適往,著手成春[1]。蔡邕《筆論》有云“為書之體,位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飛若動,若往若來,若臥若起,若愁若喜……方得謂之書矣。”後代有人學寫此稿,故意將塗抹處、漏加處原樣模仿,謂之忠於原貼。殊不知摹形不易,寫意更難!顏公乃積學大儒,此作巧中寓拙,拙中見雅可謂大巧若拙,契合宋人蘇軾“無意於佳乃佳耳”之言論。

肖橋:《祭侄稿》的矛盾美

宋人陳深在《停雲閣帖題記》有論:“此貼縱筆豪放,一瀉千里,時出遒勁,雜以流麗,或如篆籀,或如鐫刻,其妙結處,飴出天造,豈非當公注思為文而與字畫無意於工,而反極其工邪!”

俯與仰:俯仰之間,氣象萬千

蔡邕論書時曾曰:“書有二法:一曰‘疾’,二曰‘澀’,得‘疾澀’二法,書妙盡矣。”《祭侄文稿》中的“文、楊、兇、史”等字採取疾澀用筆,深諳“使其藏鋒,畫乃沉著”之道理;第十七行“荼毒”二字取外拓筆勢,筆法圓轉,力透紙背;還有“顏、文”等字,體現篆籀筆法的醇厚古樸。

顏真卿一改秀逸嫵媚的時下書風,創以逆鋒落筆、中鋒取勢加之草書使轉的“屋漏痕”的書寫風格,這種筆法,既使筆畫連綿不絕、一洩千里,能在電光石火之間真切傳達出魯公彼時的家仇國恨。字裡行間縱橫開闔,俯仰變化極大,又能表達顏真卿瞬間的情緒波動。由於作品處處表現出篆籀古法的風骨遺韻,方能體現顏書沉雄痛快、頓挫縱橫的渾勁之氣。其頓,沉著有力;其起,乾淨利落,表現出超出常人的果斷和自信。

肖橋:《祭侄稿》的矛盾美

由於情緒使然,顏公禿筆麻紙,草稿率性,每次數行,墨盡方蘸,一任筆墨由溼到幹,由潤到燥。渴筆隨意塗抹和作者肝腸寸斷的悲憤之情合二為一。縱觀全書墨色,疾中帶溼,枯中帶潤,真是“潤含春雨,乾裂秋風”。尤是最後“嗚呼哀哉,尚饗”處,墨淡而筆幹,神完氣足,一片渾莽,悲壯之氣噴湧而出。王羲之也曾論書曰“書貴在有偃有仰,有倚有側有斜,或大或小,或長或短”。此稿結密無間,參差錯落;疏可走馬,密不透風;濃淡相宜,深淺自如,讓人歎為觀止,不愧為“天下第二行書”!

法與意:法隨意遠,意由心生

書法既要效法古人,規矩方圓,又要逸筆草草,達情適意。然法無定法為上,意不刻意而高。清人馮班《鈍吟書要》雲:“唐人用法謹嚴,晉人用法瀟灑,然未有無法者,意即是法。”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以及元明尚態為世人所共識。

馮班還認為:“晉人循理而法生,唐人用法而意出,宋人用意而古法具在。知此方可看帖。”這些都說明,法與意在書法中辯證統一的關係。有時意在筆先、情動形言。有時筆先意後、法決定情。各個歷史時期書風往往是一種為主,多種並存。

肖橋:《祭侄稿》的矛盾美

清人康有為在《廣藝舟雙輯》論述:“能移人情,乃為書之至極。”清人劉熙載《書概》中亦有類似論述:“筆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為本。”安祿山叛亂後,大唐頹勢已積重難返。叛軍節節逼近,顏杲卿父子誓死抵抗,拳拳報國之心,奈何“父陷子死,巢傾卵覆”,取義成仁。顏真卿聞此噩耗,悲不自勝,奮筆疾書。兄弟叔侄之誼,國破家亡之恨化為悲憤,一氣呵成,躍然於紙上。由於書寫過程中情感一以貫之,並層層疊加,書寫也由行入草,最後到達情感的最強音,給人以開闔動盪、激越跳淖、撼人心魄之感。這也是此稿區別其他書作關鍵之處。

清人康有為在《廣藝舟雙輯》論述:“能移人情,乃為書之至極。”清人劉熙載《書概》中亦有類似論述:“筆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為本。”安祿山叛亂後,大唐頹勢已積重難返。叛軍節節逼近,顏杲卿父子誓死抵抗,拳拳報國之心,奈何“父陷子死,巢傾卵覆”,取義成仁。顏真卿聞此噩耗,悲不自勝,奮筆疾書。兄弟叔侄之誼,國破家亡之恨化為悲憤,一氣呵成,躍然於紙上。由於書寫過程中情感一以貫之,並層層疊加,書寫也由行入草,最後到達情感的最強音,給人以開闔動盪、激越跳淖、撼人心魄之感。這也是此稿區別其他書作關鍵之處。

“書者,心畫也”,書法作為心理活動的物化結果,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書家的氣質、秉性、襟懷和性情。人格的涵養和境界的提升歷來為儒家所重視,顏真卿的書法,蘊含了飽滿的情感力量和人格力量,在渾穆遒厚的點畫,雍容開闊的結體中,浸透了深厚的儒家精神[2]。

魯公作為士大夫文人,深受儒家修齊治平之影響,在知其不可而為之時,必須發揮其“發強剛毅足以有執也”,即是以悲歌慷慨之意氣書寫可歌可泣之書家情懷。難能可貴的是,在如此大悲之情的書寫中,依然有森嚴的法度和磊落、豁達之氣,並未因過度悲憤而筆意未逮。這既是魯公作為大書家深厚的根基使然,也是歷代傑出書家善於融情感與法度於一冶,心手相合的體現。同時,唐人尚法,並不違書意的恰當傳達。在法與意相輔相成的關係體現上,魯公的《祭侄文稿》無疑是不容忽視經典和範本之作。

肖橋:《祭侄稿》的矛盾美

文徵明在一篇《跋》文中寫到:“元章獨稱《座位帖》,蓋嘗屢見,而《祭侄》則聞而未睹,今《寶章錄》可考,宜其並稱《座位》而不及此也。”清人王頊齡也在他的一篇《跋》文中有此論述:“魯公忠義光日月。書法冠唐賢。片紙隻字,是為傳世之寶。”

當代著名學者、藝術評論家陳傳席先生則從格調高古、散淡至極、蒼秀並存、用筆乾溼濃淡和疾徐緩急變化大、大氣磅礴以及氣勢開張等方面認為《祭侄文稿》藝術成就較高,可媲美甚至超越於《蘭亭序》。

肖橋:《祭侄稿》的矛盾美

雖為一家之言,但立論深刻、見解獨到、論述深入,“一石激起千層浪”一時間在書法圈產生了較為廣泛的共鳴和影響。方圓殊趣,工力悉敵。就整個書法影響力而言,能與王羲之並駕齊驅者唯有顏真卿一人確為不爭的事實。

結語

《祭侄文稿》為魯公血淚之作,千百年來,人們被其忠義剛烈之氣和雄渾悲壯之韻所震撼與深深打動。而其中潛含的矛盾關係則是構成這篇千古名作的不可缺少的要素。當然,其中的對立統一關係遠不止小文分析所能盡述。但我們可以透過矛盾為線索,無疑是開啟通往顏氏行書乃至傳統書法的要津,同時對於書法的認知、理解和鑑賞也不無意義。

註釋:

[1]司空圖.二十四詩品[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39.

[2]崔樹強.氣的思想與中國書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78.

參考文獻:

[1]斯舜威.書法矛盾之美[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5.

[2]卞雲和.書法哲學[M].哈爾濱:哈爾濱人民出版社,2007.

[3]熊秉明.中國書法理論體系[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12.

[4]司空圖.二十四詩品[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

[5]崔樹強.氣的思想與中國書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