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放棄天價年薪回國,失去一隻眼睛的他,是國家兩彈的大功臣

2022-12-31由 華人星光 發表于 歷史

放棄天價年薪回國,失去一隻眼睛的他,是國家兩彈的大功臣

華人星光

原創內容

作者:華人星光

轉載請聯絡後臺授權

為了中國,

他沒有什麼不能失去的,

放棄了國外400倍天價年薪,

還瞎了一隻眼睛;

為了中國,

他沒有什麼想要的,

活著沒能評上“兩彈元勳”,

去世了也沒有多少人記得。

可是中華民族豈能就此忘了他?!

他叫

楊承宗。

放棄天價年薪回國,失去一隻眼睛的他,是國家兩彈的大功臣

北平研究院,

曾有一個隱秘的鐳研究所,

所長大名鼎鼎,叫嚴濟慈。

1946年的一天,

法國居里夫人研究室,

收到了嚴濟慈的來信,

信中強烈推薦一個叫楊承宗的年輕人,

到這裡深造。

得到邀請赴法那天,

嚴濟慈對楊承宗說:

“去吧,你想要的那裡都有。”

居里實驗室,

彙集了全世界優秀的原子能專家,

作為一名中國學生,

楊承宗拼盡了全力學習,

他不願讓外國人看輕中國人。

1951年博士畢業,

他的離子交換研究論文矚目全場,

所研究出的離子交換方法,

那是當時

世界放射化學最前沿的課題

居里夫人的女兒,

當即開出55萬法郎聘請他,

可一封來自祖國呼喚的電報,

讓他放棄了這比國內多400倍的高薪。

離開法國前,他花光了所有的積蓄,

買的東西裝了滿滿十三箱子,

法國朋友開玩笑:

“楊,你這是要把巴黎搬回去啊。”

他們不知道,

除了一瓶給父親的酒,

給妻子的一塊布料,

楊承宗購買的其他的東西,

大部分都是“對華禁運清單”:

原子能書籍,儀器、製劑,

還有實驗室的10克碳酸鋇鐳標準源。

這些珍貴的寶貝,

成為了後來中國兩彈成功的希望。

也是為了這一份希望,

楊承宗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回國後他加入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任第二大組主任,

當時第一大組的主任是

趙忠堯,

第三大組的主任是

王淦昌,

第四大組的主任是

彭桓武。

這些人,

無一不是原子核武的重要中堅,

研究所人才濟濟,

但放射化學研究的,

唯有楊承宗一人。

錢三強為迎接他,特意跑遍了北京,

買了兩隻最好的天平送給他。

1953年初,研究所急需中子源,

這是研製核武必不可少的裝置。

當時只有北京協和醫院,

有一些鐳源和一套提氡裝置,

這些可以製成中子源。

但這套裝置在抗戰初期就已廢置,

長期廢置造成的損壞,

以及它自身的強輻射性,

使修復工作非常困難。

在根本找不到防護裝備的情況下,

楊承宗接受了修復任務,

一進地下室他就意識到了危險,

整個玻璃真空系統,

和盛裝鐳溶液的玻璃瓶脆化,

並呈半透明紫黑色,

汞因多年敞放而暗濁,

汙染早已在地下室瀰漫。

這套裝置是非常危險的放射源,

射線有多可怕他不是不知道,

老居里夫人就死於放射性暴露,

就連她的筆記本都有放射性。

在居里實驗室,他也看多了,

面如鮮花的大學生一年後臉色就變蠟黃,

他明明對危險早有覺悟,

卻什麼也沒有說,

因為他沒有忘記離開法國前,

約里奧-居里先生的叮囑:

“你們要保衛世界和平,

要反對原子彈,就要有自己的原子彈!”

為了國家和平,他必須這樣做:

讓兩個年輕助手退後,

他親自開啟儲藏鐳源的保險櫃,

在鐳溶液高強放射性的直接照射下,

修復了這套裝置。

正是楊承宗的成功修復,

實驗物理組製成了氡—鈹中子源,

首次在國內實現人工放射性。

中國核武邁出了艱難的第一步,

可楊承宗也付出了沉重代價:

由於近距離接觸強放射源,

他右眼出現熒光,

視網膜逐漸脫落,最後徹底失明。

中國核武偉業篳路藍縷的征途上,

他“犧牲” 了自己的一隻眼睛,

卻還嫌自己做的不夠多!

1954年近代物理所遷址,

楊承宗親自踏勘選點,

設計了放射化學實驗樓,

這座被慣稱為“放化小樓”的實驗樓,

是當時

國內唯一能進行,

放射化學操作的實驗室,

也是在這裡,楊承宗帶出了,

新中國第一代放射化學研究人才。

放棄天價年薪回國,失去一隻眼睛的他,是國家兩彈的大功臣

六年後蘇聯專家撤走,

加上自然災害,科研人心渙散,

尤其二機部第五研究所,

受蘇聯影響很深,

專家一走瞬間失去了主心骨,

眼看即將陷於“無米之炊”的境地。

楊承宗臨危受命,

來到五所主持大局。

當時的五所,

承擔秘密從事鈾礦石冶煉與提純任務,

楊承宗心裡清楚,

自己接下來奮鬥的一切,

都將和原子彈緊密相連。

面對簡陋的廠房,到處丟棄的礦渣,

和混亂的科研秩序,

他開始對這個眾人眼中的“廢棄工地”,

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改革科研製度,購買實驗裝置,

動員大家開始研究,

他的到來,

以強大的熱情感染力和號召力,

一步步扭轉五所“暮氣沉沉”的局面,

將五所推到了,

中國原子彈研發的龍頭位置。

時任二機部部長劉傑曾指出:

五所處在核事業的龍頭位置,

龍頭不動,龍尾就沒法擺。

放棄天價年薪回國,失去一隻眼睛的他,是國家兩彈的大功臣

武器級濃縮鈾,

是原子彈所用核燃料,

提純鈾便是五所的重要任務,

但是,我國是一個貧鈾國家,

鈾礦品位低,礦床種類複雜,

要研發適用於國內不同鈾礦特點的,

鈾水冶純化技術,難度極大。

楊承宗帶著團隊迎難而上,

三年艱辛攻關,

順利解決了天然鈾水冶、

純化和轉化各個過程中的放射化學,

及其工藝問題,終於使,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必需的鈾原料“出爐”,

他被稱為

“為原子彈加油的大功臣”

沒有鈾燃料,就不可能進行核試驗,

因為有他,

五所從一個爛攤子,

一躍而成核武領頭研究所;

因為有他,

中國的鈾工業從無到有,

開創了天然鈾工業生產歷史;

因為有他,

我國擁有了第一批核武燃料,

因為有他,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一生幹此一件大事,

足以彪炳史冊!

二機部部長四個字評價楊承宗:

功德無量。

放棄天價年薪回國,失去一隻眼睛的他,是國家兩彈的大功臣

然就在他準備繼續核武事業之際,

十年運動,

讓他的科研光陰荒廢溜走。

直到1978年,

楊承宗任中國科技大學副校長,

已經步入晚年的他,

右眼完全失明,左眼嚴重白內障,

看材料眼睛幾乎貼在放大鏡上。

就在眼前一片灰濛濛的世界中,

他種桃種李種下春風,

為國家辦成了一件教育大事:

創立合肥聯合大學,

這是建國後第一所自費走讀大學。

幹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

楊承宗,

為兩彈立下汗馬功勞的功臣,

卻一直不為人知。

步入人生晚年,

他照顧癱瘓在床的妻子16年,

一代核武巨星,就這樣隱入平凡。

說來造化弄人,時也命也,

當年和他一起的同事,

有的成為了院士,

有的成為了兩彈元勳,

有的戴上了共和國勳章,

只有他因為這樣那樣一次次的錯過,

從不為人知到被漸漸遺忘。

老人家對此十分坦然:

“事情做出來就好,

別的什麼都不要去想,

全力以赴,不問得失。”

不負平生所學,

以國家人民為先。

年近期頤他還是閒不下來,

非典肆虐時,92歲的他心急如焚,

翻閱資料、畫圖設計,

研究用放射線殺滅病毒的辦法;

在醫院的最後時光,

他和學生碎碎唸叨的還是碳-14。

2011年,

這位沒有勳章的兩彈元勳悄然去世,

他給兒女留下的最後遺產,

就是自己從法國帶回來的13個破舊箱子。

他為國家最後做的一件事,

是捐了自己的遺體:

“我吃了一輩子放射線,

還能活到100歲,

肯定可以供醫學研究。”

作為中國放射學奠基人,

他一手建立了,

中國放射化學與輻射化學事業;

他促成了兩彈爆炸的成功;

他培養出中國第一批放射化學人才,

他的助理和學生,

不知有多少都被評為了院士……。

可是,

這位守護了全中國的兩彈巨人,

無論活著還是隕落,

卻從來沒有被媒體好好宣傳過。

放棄天價年薪回國,失去一隻眼睛的他,是國家兩彈的大功臣

用一副寬厚肩膀,

扛起一個民族的核武偉業,

用一片血肉胸膛,

懷抱起一個東方大國的不屈夢想!

生前默默無聞,死後沒有榮光,

楊承宗如此一位大國巨星,

芸芸眾生,沒有人知道他走了,

甚至沒有人知道他來過……。

2022年,

是他逝世11週年祭,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核武盾衛護中華,

世代勿忘楊承宗!

END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