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法國VS摩洛哥,本屆世界盃最“黑白顛倒”的對決?

2022-12-30由 吾球商業地理 發表于 歷史

法國VS摩洛哥,本屆世界盃最“黑白顛倒”的對決?

法國VS摩洛哥,本屆世界盃最“黑白顛倒”的對決?

不可否認,接下來摩洛哥隊對法國隊的半決賽,一定會成為這屆世界盃的一場最“顛倒黑白”的比賽。這場比賽不僅關乎競技,更關乎這個世界政治、經濟、文化以及軍事的流變。某種意義上,這也是當年的殖民地,向前宗主國的宣戰。

——吾球商業地理

很久以前,總對一個遠方的名字著迷。它不僅讀起來很有詩意,像一朵玫瑰在音節中緩緩盛開,

而且,它本身就有一個玫瑰般的故事。

1942年,來自美國好萊塢的導演邁克爾·柯蒂茲將鏡頭對準了它。在這個講述二戰時期的故事裡,一位玩世不恭的當地酒吧老闆裡克,遇見了兩位不速之客——捷克反納粹組織的領袖維克多和妻子伊爾莎——他們的目的是想得到裡克手中可以通往美國的通行證。很快,裡克便發現,這位妻子正是自己當年失散的情人。對伊爾薩的深情,最終讓他選擇犧牲自己的幸福成全愛人。也就在這個城市的機場上,裡克擊斃了阻止維克多和伊爾莎離開的德國少校,然後目送著自己最愛的女人奔向自由……

這部影片的名字,就叫《卡薩布蘭卡》,出演女主角的,也正是風情萬種的英格麗·褒曼,她有著一對迷人的雙眼,即便是黑白電影,也掩蓋不了特有的光輝。她款款而來,就像電影裡的臺詞,

“世上有那麼多的城鎮,城鎮有那麼多的酒館,她卻走進了我的。”

法國VS摩洛哥,本屆世界盃最“黑白顛倒”的對決?

她來的這個地方,正是摩洛哥西邊的城市。如果說拉巴特是摩洛哥的首都,那麼,卡薩布蘭卡正是它的經濟首都,也是它的第一大城市,相當於上海在中國的地位。

Vol。1

很多人常傻傻分不清楚摩洛哥,和摩納哥。

摩納哥有國際電影節,更有名的是摩納哥王妃。有人會張冠李戴,寫成摩洛哥王妃。事實上,摩納哥在今天屬於歐洲,南瀕地中海,三面被法國包圍。你說它屬於法國,某種意義上也成,因為它的領土90%被法國佔領,至今只剩下2。08平方千米的領土裡,還有0。5平方千米是透過填海造陸而來的,另外為了不被法國徹底給滅亡,1918年,摩納哥還同法國簽署了一份條約,條約規定法國在摩納哥提供有限的保護。

好在時代的發展,讓這個小國最終沒有被吞併,甚至成為這個世界百萬富翁和億萬富翁比例最高的地方。而摩洛哥則不同,還是一個以第三產業經濟為主,居中等收入水平的發展中國家。

兩者被地中海分成了天壤之別。

只不過,相比較藏在地中海北岸的摩納哥,摩洛哥的地理位置相對更佳。它位於非洲大陸的西北端,像個斜靠在整個非洲大陸上的孩子,肚皮衝著大西洋,而額頭則頂著地中海的出海口——直布羅陀海峽,可以說,它扼守著地中海進出大西洋的咽喉。而海峽的對岸正是法國人的鄰居西班牙。這也讓西班牙在日後成為它的第一大貿易伙伴和主要援助國,但也因為有著無數的領土糾紛,兩者關係反而不如它和法國的好。同樣,法國也是它的第二大貿易國,更是第一大投資國和最大債權國。

也正因為地理位置很好,所以在二戰時期,很多歐洲人為了躲避納粹的鐵蹄,而逃離自己的國家去往美洲大陸,都將摩洛哥當作重要中轉站。而位於首都拉巴特的南邊,亦是摩洛哥衝向大西洋的肚皮上的卡薩布蘭卡,便是其中最為重要的據點。

也正因為是非洲大陸離歐洲最近的地方,這個原來是被茅利塔尼亞王國所統治的地方,在所難免被羅馬帝國所吞併,日後,隨著汪達爾人橫渡直布羅陀海峽征服北非,摩洛哥的部分地區也因此被佔據。

法國VS摩洛哥,本屆世界盃最“黑白顛倒”的對決?

法國VS摩洛哥,本屆世界盃最“黑白顛倒”的對決?

但影響摩洛哥至深的,則是阿拉伯人在公元7世紀進入此地,並於8世紀建立第一個阿拉伯王國——卡薩布蘭卡的前身,就叫達爾貝達。在阿拉伯語中,它是“白建築”的意思。

在世界地理大發現之後,摩洛哥又相繼被葡萄牙和西班牙盯上。在西班牙殖民者到來之後,他們取得和達爾貝達的貿易特權的同時,也驚歎於此地白色建築很多,遂將達爾貝達改名卡薩布拉卡。事實上,在西班牙語中,卡薩布拉卡也是白色建築之意。

這種殖民開發,讓卡薩布蘭卡發展成海上貿易中心,有“大西洋新娘”之稱。

1907年卡薩布蘭卡被法國的殖民者所佔領,法國人對這裡進行了很好的基礎建設。某種意義上,法國也曾是摩洛哥的宗主國。

直到1932年,摩洛哥王國獨立。

正是不斷的被外人所覬覦,今天的摩洛哥,基本上是白種人的天下。在約有3624萬人中,75%為阿拉伯人,20%為柏柏爾人。雖然我們對柏柏爾人的起源尚無定論。但一般認為,柏柏爾人的祖先一支來自歐洲,一支來自撒哈拉。

但讓摩洛哥成為黑非洲中的一個另類,還在於“北非之巔”阿特拉斯山脈的存在——這條位於非洲西北部,全長2400公里的山脈,起自摩洛哥的西南,向東北橫跨摩洛哥、阿爾及利亞以及突尼西亞三國(幷包括直布羅陀半島),把地中海西南岸與撒哈拉沙漠分開。這也意味著,酷熱的沙漠並沒有對摩洛哥造成太大影響,所以,相對於其它北非國家,摩洛哥的生活環境要相對好得多。

你很難想象,摩洛哥還有“北非花園”的美稱,這裡常年氣候宜人,花木繁茂,風景如畫,

有“烈日下的清涼國土”之譽。

這也讓摩洛哥成為黑非洲中的亮眼的“白”,雖然這種白,和歐洲的白種人還是有一些區別,但它還是白得比較顯眼。所以,你會看到這屆世界盃上,踢進四強的摩洛哥一水兒的白種人——除了其本土的白人之外,還有16人是本土之外出生,除了荷蘭、法國、比利時、西班牙、義大利之外,甚至還有北美的加拿大。

這也讓摩洛哥隊的主體成為“摩洛哥種子”迴流到歐美並在歐美長出的“歐洲苗”,

所以打進世界盃四強也理所當然。和它相類似的,還有同在地中海沿岸的突尼西亞——對比對手葡萄牙隊中諸如拉斐爾·萊昂這樣的純黑麵孔,你會發現這個世界似乎和認知變得不一樣了。

不過,比起法國隊,葡萄牙還是小巫見大巫。

Vol。2

這些年來,高盧雄雞似乎成了高盧烏雞。

這屆世界盃最初報名的23人中,黑人和黑人混血代表多達17人,創下新高,其中就包括著名的球星姆巴佩,他是喀麥隆後裔。而在1998年奪得世界盃的那個隊伍中,同樣也有不少擁有亞美尼亞、迦納、塞內加爾和瓜德羅普血統的球員——就連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齊達內,其父母都是阿爾及利亞人,當年他的父親為了生計,選擇移民法國,成為了一名倉庫管理員。和摩洛哥一樣,法國也當過阿爾及利亞的宗主國。

正是這種不斷被“黑化”的過程,讓我身邊那些嚮往左岸,喜歡呂克·戈達爾、弗朗索瓦·特呂弗以及讓·雷諾的文藝女青年,都開始移情別戀,更喜歡帥哥雲集的義大利。

當然,這種黑化的過程,

也藏著法國這些年的興衰脈絡。

作為當年歐洲大陸的霸主,湧現過拿破崙這樣狠角色的法國,殖民的足跡也踏遍過全世界,他們雖然不像英吉利那樣成為“日不落帝國”,但是對自己門口,也就是隔地中海相望的非洲大陸,一定很用心,同時影響也最大。

除了阿爾及利亞、摩洛哥,包括突尼西亞、馬裡,查德,尼日,塞內加爾,喀麥隆,剛果(布),貝南,中非,吉布提,馬達加斯加,加彭,茅利塔尼亞,布吉納法索,留尼旺島等在內的非洲領土,都曾被法國佔領,就算其中的一些國家獨立,或者脫離法國統治,但是法國人至今依舊享受不少權益——法國之所以在普法戰爭中被普魯士痛揍,在二戰中被德國佔領,但依舊能再次崛起,甚至還不斷地逐鹿歐洲,成為歐洲的老牌強國,也在於這些殖民地源源不斷的輸血,讓它在擁有資源的同時,也有人口優勢。如今,這血輸到了足球領域。

某種意義上,這種黑化是法國勢力的象徵。

法國VS摩洛哥,本屆世界盃最“黑白顛倒”的對決?

法國VS摩洛哥,本屆世界盃最“黑白顛倒”的對決?

但話要正反說。

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折射出了法國的無奈。

因為在進入19世紀之後,一是因為常年的戰爭消耗,二是低生育率的困擾(有一說法是,導致這一點的主要原因是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的社會出現了明顯的經濟上的不平等和相對於前代的政治平等。政治平等讓家庭觀念和生育觀念變得不那麼重要的同時,也讓女效能掌控自身的生育權力),讓法國進入了人口增長的瓶頸。到一戰前,德國的人口已經接近6600萬,而法蘭西僅為3900萬。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今天談工業革命,一般談的是英國,或者是德國,而不是法國的原因,因為低迷的生育率,很難撐起法國工業的發展。所以,法國人也只好透過移民來解決自己的人口問題。

在經歷了以比利時人為主的第一波移民潮,以義大利人為主的第二波移民潮之後,在二戰中被炮火轟炸得滿目瘡痍的法國,再次重啟時,只能將懷抱向自己原先的亞非殖民地敞開。

眾所周知,相對白人,黑人有著濃郁的生殖慾望。這也讓法國的黑人移民,在本應該由白人佔據的空間中,越生越多。到2018年抽樣調查資料顯示,法國黑人人口約850萬,佔法國總人口的15%。

這裡還得表揚法國一句的是,這個出過孟德斯鳩、盧梭等無數思想家,並將自由、平等、博愛寫入憲章的地方,在種族觀念上無比的三觀正確。法國的法律規定,人口統計時不能標註公民的種族;為了避免種族歧視的嫌疑,在法國的黑人婦女生孩子,一樣能領到生育福利政策……到今天,高傲的法國人已經不敢公共宣稱自己是“高盧人的後代”了,一名女性議員因為說了一句“法國是白人國家”之後,立馬被撤職。相反,有黑人揚言讓白人滾出巴黎,因為在他們看來,“事實是非洲養活了法國。”

這讓人不免啼笑皆非,不禁感慨,這是法國人為自己的殖民所得到的“福報”。

這也導致,在1998年往後的世界盃中,由越來越多的黑人球員來捍衛法國足球的“尊嚴”。

這也讓接下來的法國隊和摩洛哥隊的半決賽,成了這屆世界盃的一場最“顛倒黑白”的比賽。這場比賽不僅關乎競技,更關乎這個世界政治、經濟、文化以及軍事的流變。

Vol。3

面對摩洛哥這個前殖民國,今天已經翻身成為法國主人的姆巴佩們,一定會選擇力戰,以宣誓自己作為法國球員乃至法國人的忠誠。

事實上,由於多年的融入,讓這些黑人們除了面板不太法國之外,其它的已與法國無異,甚至打心底對法國有著認同感和歸屬感。像在二戰的戰場上,當法國本土投降了,但海外的法國人尤其是黑人軍團,依舊在衝鋒,

從卡西諾到諾曼底,再到巴黎;然後,從昨天的戰場,衝鋒到今天的球場。

法國VS摩洛哥,本屆世界盃最“黑白顛倒”的對決?

相應的,摩洛哥人也不甘示弱。打敗法國,不僅是證明自己競技能力的一次飛躍,是各為其主的投名狀,同樣也是白人捍衛自己的尊嚴,以及身為殖民地,向前宗主國的宣戰。儘管法國是摩洛哥的投資國,以及貿易合作伙伴,

但是被法國等殖民者掠奪過的非洲,正努力以更多的勝利,來擺脫當年的經歷帶來的屈辱。

在《新民晚報》最近刊發的《法國vs摩洛哥:這場宿命般的對決暴露了一個球場外的真相》一文中,便這樣說到,“作為阿拉伯世界與非洲“獨苗”的摩洛哥隊接連擊敗歐洲強隊,並即將挑戰昔日的宗主國法國,其意義早已超出綠茵場之外。尤其是在法國的地區影響力日益衰落的背景下,這一勝利更令前殖民地國家的民眾倍感鼓舞。”

它還提及,就在卡達世界盃開賽之初,第18屆法語國家組織首腦會議在北非國家突尼西亞舉行。“摩洛哥雖然參會,但摩洛哥政府於今年夏季決定增加英語教師的數量,並規定中小學的自然科學課將以英語授課,對大學畢業生也將有英語水平要求。這些跡象令法國憂心不已,

巴黎的政治精英們普遍認為這是法國的傳統‘後院’試圖脫離法國勢力範圍的又一跡象。

尤其是隨著中國領導人訪問中東,阿拉伯國家紛紛“向東看”,“法國輿論的焦慮也進一步加深。法國媒體注意到,在海灣地區國家媒體的頭版上,中國領導人的照片紛紛取代了世界盃足球明星的畫面。”

可以預見,幾天後的比賽無論賽果如何,“球場內的阿拉伯觀眾必將為摩洛哥隊營造山呼海嘯般的主場優勢。”

不過,在我看來,它們不管誰勝誰負,都告訴中國足球一個道理,正像中國努力和世界達成更友好更合作的關係一樣,

足球的世界也只有開放,請進來,或者走出去,才會讓整個生態系統變得更流動,更澎湃。

備 注

王千馬本人所著《恰桐城少年》,已由西北大學出版社出版,2022年8月版。敬請留意。

法國VS摩洛哥,本屆世界盃最“黑白顛倒”的對決?

王千馬本人所著《城市戰爭:國運、時代及世界三重奏下的中國區域沉浮》即將由中國出版集團現代出版社出版,2023年1月版,敬請留意。

法國VS摩洛哥,本屆世界盃最“黑白顛倒”的對決?

- THE END -

吾球商業地理

見城市生長和未來

法國VS摩洛哥,本屆世界盃最“黑白顛倒”的對決?

法國VS摩洛哥,本屆世界盃最“黑白顛倒”的對決?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