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金榜題名〉賞析(153)· 清朝 榜眼 尹銘綬

2022-12-28由 林東加 發表于 歷史

尹銘綬簡介:

尹銘綬(1863-?),字佩之,又作佩芝,湖南茶陵人。肄業嶽麓書院,師從徐棻,今南京圖書館藏有其光緒十四年(1888年)二十六歲時參加考課的試卷,評為超等第二十九名,獎錢五百文。光緒二十年(1894年)參加殿試,欽點為榜眼,賜一甲第二名進士及第,授翰林院編修,尋兼國史館協修。二十三年,出任廣西鄉試主考官。二十六年,任山東學政。三十年,任編書處協修,升翰林院掌院學士,旋經舉薦為江蘇候補道員。歷任山東學政、禮部侍郎、內閣大學士。1912年,因楊度舉薦,任總統府機要秘書,後因不滿總統袁世凱“善後大借款”喪權外國列強而辭職。後寓居上海,以賣文為生。著有《學規舉隅》二卷卷首一卷,今有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茶陵尹氏刻本傳世。尹銘綬的殿試對策,縱論河渠、經籍、選舉、鹽鐵四事,洋洋灑灑,文采飛揚。

兩廣總督譚鍾麟(譚延闓之父)的孫女婿。

〈金榜題名〉賞析(153)· 清朝 榜眼 尹銘綬

尹銘綬像

人物評價

同時,尹銘綬又是一位大書法家,工行、楷,與袁意見相左離開總統府後,寓居上海,以鬻字為生,後雖袁世凱多方相請,不復為官。

軼事典故

傳說,本來尹銘綬應該是狀元,光緒二十年(1894年)甲午恩科殿試的八名閱卷大臣中,官職最高的是東閣大學士、軍機大臣張之萬,其次是協辦大學士麟書,禮部尚書、軍機大臣李鴻藻排名第三,戶部尚書翁同龢排在第四,禮部右侍郎志銳排在第八位。於是按照當時的規矩,張之萬看上的第一個人會成為狀元,麟書看上的第一個人會成為榜眼,李鴻藻看上的第一個人會成為探花,而一向以善於發現人才著稱的翁同龢看上的人,最好名次也只能是第四名傳臚……志銳的人再強也只能是第八。再往後張之萬看上的第二個人會成為第九名,麟書手中的第二張卷子第十,依此類推。就是這樣的規矩。

當時翁同龢看中的人是著名的學者張謇,而張之萬看中湖南名士尹銘綬。翁同龢極力想為張謇爭取一個狀元,便去找李鴻藻商量,想讓李鴻藻讓出探花名額,想以探花再加上自己手中的傳臚兩個名額來換取張之萬手中的狀元,但是李鴻藻說:“狀元我不爭,探花我也不讓”。於是翁同龢只得去遊說麟書,最後說動了麟書,又加上志銳的支援,才為張謇爭到了狀元,尹銘綬當了榜眼。

尹銘綬的書法:

〈金榜題名〉賞析(153)· 清朝 榜眼 尹銘綬

〈金榜題名〉賞析(153)· 清朝 榜眼 尹銘綬

〈金榜題名〉賞析(153)· 清朝 榜眼 尹銘綬

〈金榜題名〉賞析(153)· 清朝 榜眼 尹銘綬

〈金榜題名〉賞析(153)· 清朝 榜眼 尹銘綬

中國歷史上的科舉制度自隋唐始,到清未止,沿用了1300多年。科舉制對於政治、經濟、文化、思想、民俗以至民族性格的深刻廣泛的影響,是很少有一種“制度”能夠和它相比的。它的出現,是社會進步的反映。在古代社會是最公開、公平選拔人才的一種制度。金榜題名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三》。

該成語的本義是指科舉時代考生考中進士,榮登殿試錄取榜單之上,後泛指考試被錄取。

自隋唐創立科舉考試以來,讀書做官就成了天下士子求取功名的一條正途。據統計,從隋唐到明清的一千三百年間,產生過百萬名以上舉人,十萬名以上進士,七百多名文武狀元。“狀元”一詞,在唐代曾稱為“狀頭”。殿試錄取後放榜,位居榜首者就是“狀頭”。直到明代初年,朝廷才明確規定“狀元”為一甲頭名進士的專稱。殿試是科考的最後衝刺,也是最榮耀的一場考試。按清朝規例,殿試之後,新科進士要身著公服,頭戴三枝九葉冠,立於百官之後候旨。皇上駕臨太和殿,宣讀考取進士的名次,稱作傳臚或臚傳,其實就是皇帝宣佈登第進士名次的典禮。這種方式成於宋代,明清時最為隆重。如此隆重的典禮,傳出的佳話很多,怪事也不少。

以清代為例,讀書人在縣級考秀才。在省級考舉人,第一名叫“解元”。全國(會試)考試第一名叫會元。殿試第一名叫“狀元”,第二名叫“榜眼”,笫三名稱“探花”。其餘叫“進士”,前三名保送進翰林院,其他進士須透過考試選拔後,才能進翰林院再讀三年書。進入翰林院和狀元是同一待遇。在清朝做大臣、宰相,進士出身還不行,須翰林出身。古代科舉制度殿試後錄取進士,揭曉名次的佈告,因用黃紙書寫,故而稱黃甲、金榜。多由皇帝點定,俗稱皇榜。考中進士就稱金榜題名。中國傳統文化中講”四喜“有“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指稱人生最大的四件喜事。

〈金榜題名〉賞析(153)· 清朝 榜眼 尹銘綬

作者說明:會陸續發表介紹中國曆代〈金榜題名〉人物的圖文,有喜歡的讀者,可以在“今日頭條”搜尋上輸入「林東加」三個字,即可查閱發表過的文章和圖片,也請關注和點贊。謝謝。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