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朱元璋大戰鄱陽湖

2022-11-29由 勇敢的俊俏花貓 發表于 歷史

朱元璋設定應天府,採納了朱升等謀士的建議,擁有了塊可攻可守的根據地,但北方還是元朝的天下,南方四處充清強大的敵對勢力:浙西、福建、兩廣仍由元朝官吏控制;浙東方國珍,吳地張士誠,四川明玉珍,都割據一方,桀驁不馴;而最強大、最危險的是佔據長江上游湖南、湖北與江西的陳友諒這些,都需要認真去對付。

陳友諒為人兇狠,非常霸道。他隨徐壽輝、倪文俊起義。徐壽輝做皇帝,封他為元帥。後來,他謀殺了倪文俊、徐壽輝二人,獨自控制軍權,自己做皇帝,國號為漢。

他視朱元璋為大敵,不斷地向長江下游發動進攻。公元1360年,陳友諒派人約請張士誠,共同出兵打朱元璋。張士誠猶豫不決,陳友諒便獨自帶著兵船,從江州沿長江東下,駐兵採石,嚮應天府撲來。

面對十倍於己的漢軍,應天城裡氣氛十分緊張,有主張棄城逃跑的,有主張開門投降的。只有軍師劉基認為張士誠膽怯多疑,沒有把握不會出兵;而陳友諒兇猛而少智謀,漢軍雖多,但遠道奔襲,孤軍深入,軍隊疲勞,可以用計儘快引誘他來偷襲金陵城,設下伏兵打敗他。但派誰去引誘陳友諒呢?劉

基推存了原定陳友你的老熱八、現刀不市村的康戊。

朱元璋採納了劉基的計策,讓康茂才給陳友諒寫了封詐降信,說應天城內空虛,要漢軍儘快分三路來攻,康做內應,一舉可破金陵。

送信去的是康家老僕,也在陳府服侍過。陳友諒讀過信,一點沒起疑心。他問老僕:“到時康公在什麼地方等候?”

老僕說:“我家主公說駐守在江東橋,迎候陛下。”

陳友諒又問清了江東橋是一座石橋,讓老僕轉告康茂才:“我要親自帶兵來。到時,我叫‘老康’為暗號,他要趕快來接應。”老僕連聲答應。

滿心歡喜的陳友諒,隨後就命令人馬分三路進發。他帶主力,直奔江東橋而來。

朱元璋立即部署伏兵:自帶大軍守在盧龍山(今南京獅子山),命大將徐達、常遇春埋伏在漢軍進軍的沿江要道上。又派人連夜將江東橋改建為木橋。

陳友諒的兵船偷偷駛到約定地點,卻只見一座木橋,又不見人影,不禁懷疑起來。他忙不住地叫:“老康!老康!”沒有人應答。就在此時,岸邊齊刷刷地伸展出一片旗幟來。陳友諒看不好,連忙叫撥轉船頭撤退,可是已經來不及了。岸上、水中,滿是朱元璋計程車兵、戰船。飛箭夾著炮石射向漢軍船隊。漢軍被殺得七零八落,死傷無數,被俘船艦一百多艘、士兵兩萬多人。陳友諒換了條小船,總算逃出一條命,回到漢陽。

朱元璋的軍隊一直打到南昌。

陳友諒元氣大傷,但不甘心失敗。他仍把守著湖南、湖北

大片土地,依舊是朱元璋的勁敵。

為了報仇雪恨,陳友諒又精心建造了數百艘裝備精良的大型戰船。這種戰船高數丈,上下三層、外包鐵皮,上層載反。下層載櫓工。每船數十條櫓,行駛如飛。

公元1363年,陳友諒將他的家屬與文武百官都搬到幅上,孤注一擲,號稱六十萬大軍,乘朱元璋出兵解救安豐之圍的時候,向東襲來。但陳友諒又犯了個戰略錯誤:他沒有乘應天空虛,直搗朱元璋的老巢,而是用重兵圍攻防守頑強的洪都(今江西南昌)城,連續數月,久攻不下,喪失了戰機。

朱元璋解了安豐之圍,急忙調集二十萬軍隊來救洪都。陳友諒將水軍撤到鄱陽湖上,企圖利用其戰船高大數量多的優勢,消滅朱元璋的主力。朱元璋命令各軍封鎖住鄱陽湖出口,要與陳友諒決一死戰。

兩軍主力相遇於湖中康郎山水面上,漢軍船體高大,朱軍船身短小。朱軍雖然作戰英勇,殺傷不少敵軍,本身卻也遭到不少損失,一連三天,都沒有取勝。混戰中,朱元璋的座船還差一點被漢軍俘虜。

朱元璋於是改用火攻的辦法,調了七條小漁船,滿載蘆葦火藥,由敢死隊員駕駛,駛近漢軍大船,佔據上風頭,等東北風一起,就點燃小船衝去。漢軍船大轉動不靈,你推我撞,躲避不及,被火船引燃,蔓延開去。霎時間便騰起熊熊烈焰,幾百艘戰船轉眼化為灰燼。無數漢軍葬身在火海與湖水之中。陳友諒在亂軍中中箭而死。

朱元璋消滅了陳友諒,便騰出兵力,又先後平定了東吳張士誠、浙東方國珍,掃蕩了福建、兩廣的元朝殘餘勢力,南方半

壁江山,已基本歸入朱元璋的掌握之中。此後,他連續做了件大事:第一,將被他控制的,對他已經沒有用處的小明王害於瓜洲附近的長江中,龍鳳政權就此徹底結束;第二,擴應天城,準備建都;第三,自封吳王;第四,開始北伐,統華北。

公元1364年的農曆十月,朱元璋任命徐達為徵北大軍,常遇春為副將軍,率領二十五萬將士北征。北方雖然名上仍是元朝統治,但分別為元朝的軍閥、官僚所割據。朱元採取各個擊破的辦法,先攻取山東,再攻取河南、潼關、河除去元朝皇帝的左膀右臂,再無後顧之憂。然後,大軍直城大都。

公元1368年農曆正月,朱元璋在應天即皇帝位,後人明太祖,國號大明,改元洪武。這年農曆閏七月,徐達大軍入大都城。元順帝帶著宮妃百官逃往上都,統治中國九十個年頭的元朝滅亡了。

此後,明太祖派遣徐達、常遇春、藍玉等大將率大軍多深入漠北,肅清元朝殘餘勢力,在較長時期內保障了明代北的安寧。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