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古代歷代帝王一:秦始皇 2.大顯身手

2022-09-24由 邁克爾迷弟 發表于 歷史

古代歷代帝王一:秦始皇 2.大顯身手

公元前238年,贏政22歲,已經長大成人,不管“仲父”呂不韋找出什麼藉口,都不能阻止他親政的腳步,處於劣勢的贏政終於有了大展拳腳的機會。這時的嬴政在政治上已相當成熟,他一舉鎮壓了趙姬寵愛的宦官嫪毐的叛亂,由於呂不韋和他關係密切,免不了有人上書告發,贏政趁這個機會罷免了呂不韋的相國職務。他寫信責問呂不韋:“君何功於榮?秦封君河南,食十萬戶;君何親於秦?號稱仲父。“從這兩可話可以看出贏政對他積怨已久。接著他重用法家李斯、尉繚寺人,並採納其建以,用金錢收買韓、魏、楚、燕、趙、齊六國的權臣,破壞他們聯合抗秦的計劃,當時施展遠交近攻、分化離間和各個擊破的策略。

古代歷代帝王一:秦始皇 2.大顯身手

由於長年不斷的戰爭吞了千百萬人的生命,社會經濟的發展也受到了嚴重的阻礙和破壞,老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他們最大的願望就是儘快結束戰爭,實現統一,因此,贏政的舉動符合大眾的心願。從公元前230年開始,直到公無前221年,嬴政先後滅六國,結束了長期以來諸侯割據的局面,統一中國,並建立中國歷史上第箇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即秦王朝。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也充分顯示了贏政的雄才大略。到了始皇末年,秦朝的疆土從當初的36郡增加到40多那,版圖“東至海暨朝鮮,西至臨洮、羌中,南至北向戶,北據河為塞,並陰山至遼東”。

古代歷代帝王一:秦始皇 2.大顯身手

自稱始皇帝

秦王贏政統中國後,便著手製訂一套封建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他確定最高統治者的稱號為”皇帝”,並自稱”始皇帝”,也就是第一個皇帝。本來,他可以宣佈自己是國王一即中國之王,但贏政為了提高帝王的尊嚴,強調與過去徹底決裂,於是決定最高統治者的稱號為“皇帝“,或許他認為自己功過三皇、德超五帝。接著他又用一系列的名詞來顯示最高統治者的無上權威,比如皇帝自稱“朕“,皇帝頒佈的命令叫”制”或“詔”,所用的印章則稱之為”璽”。贏政還宣佈“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他希望這個皇位可以世世代代地傳下去。從此,皇帝作為歷朝君主的稱呼代代相傳,人們也逐漸忘了秦王的名字贏政,取而代之的是秦始皇這個尊稱。

古代歷代帝王一:秦始皇 2.大顯身手

秦始皇劇照

分天下三十六郡

為避免秦朝重蹈周王朝覆滅的分裂,秦始皇決定推行個全新的封建體系②一郡縣制度國,他取消了商周以來的分封制,將管轄之地劃為三十六郡,為了避免有野心的郡守建立自己的強大勢力,意圖謀反,秦始皇還下令:郡守的官職不能世襲,在任職幾年後,就會被調配到其他郡。

至於中央朝廷,設立了左右丞相,他們協助皇帝處理全國政務,負責監察的御史大夫擔任副丞相,太尉則主管軍務,這二個職位的人合稱“三公“,下面是九卿﹣﹣即廷尉,治粟內史、奉常、典客,郎中令、少府、衛尉、太僕、宗正等。這些人都是朝廷的重要官員,他們都由皇帝直接任免,必須絕對服從命令。

議立基礎的郡縣後,秦始皇繼續推行商鞅變法以來的戶籍制度和連坐法,以五家為“伍”,十家為“什一,其上還有裡、亭、鄉等,分別任命伍長、什長、里長、亭長和鄉長,透過郡、縣、鄉亭,裡、什、伍的層層控制,皇帝的統治就遍佈全國。

這種廣密的統治機構,就如同一個金字塔,透過層層控制,政治、經濟和軍事大權都集中在皇帝一一人於裡,個人加強了對人民的統治,也加強了對各級官吏的監督和菅理,應該說,這一套中央集權的封建專制王義政體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

古代歷代帝王一:秦始皇 2.大顯身手

不過,秦始皇在任命郡守時並沒有選擇自己的兒子,雖然他的兒子們不少更別提封侯封王了。

有的讀書人不理解這件事,便推薦一個叫淳于越的儒生上書秦始皇,他說:“始皇不遵古訓,不封目己的子弟為王,且出現亂臣賊子,有什麼人會來相救呢?而且,不遵循老祖宗的規矩想坐穩江山,是從來沒有的事,李斯等人一向報喜不報憂,並非忠臣所為。”

古代歷代帝王一:秦始皇 2.大顯身手

淳于越劇照

秦始皇一向不喜歡空洞無物的理論,他認為這幫儒生迂腐得可笑,因此,對這些言論付之一笑。儘管如此,淳于越提到的叛亂問題,他也是非常關心的,沒多久,他又下了一道詔令:讓舊王朝留下來的人遷到已經修好的新都城咸陽,目的就是監管他們。他還在都城與各郡之間修建了一個龐大公路網,確保中央軍隊能暢通無阻地到達叛亂地點。

廣納天下英オ

秦始皇親政後,曾任用了不少人才,宰相李斯無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個。他的出現頗有些戲劇性。當時,李斯已被任命為上卿,但不巧的是,韓國派來的間諜分子被發覺了,一些大臣建議:將其他諸侯國來的官員驅逐出境,秦始皇聽從了這個建議,由於李斯是楚國人,因

此也在被驅逐之列。

李斯很不服氣,於是寫了一篇洋洋灑灑的上書,他說:“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強則士勇。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他還一一列舉了秦國的歷史事件,以此來駁斥秦始皇準備實施的“鎖國政策”是錯誤的。秦始皇面對他的批評並未生氣,反而收回逐客令,將其官復原職,從此對他另眼相看,在秦始皇統一中國的過程中,李斯無疑是最主要的謀士,他提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建議,秦國統一前,各諸侯國的文字都不一樣,統一後,秦始皇希望用一種標準的字型取代以前不規範新他聽說李斯擅長書法,便將這個任務交給他。李斯將大篆字型簡化,整理出一套筆畫簡單、形體整齊的文是“秦篆”也就是“小篆”,秦始皇看了之後非常滿意,於是把它定為標準字型通行全國。

古代歷代帝王一:秦始皇 2.大顯身手

小篆

但是,當時的人對小篆不太熟悉,很難流利地書寫,李斯只好又編暴出《倉顥篇》、《愛歷篇》和《博學篇》,讓大家臨摹這些範本。

後來在秦國經濟中發揮很大作用的鄭國渠,也是由他親自領導完成的。

除了李斯之外,人們熟悉的還有韓非,他出身於韓國的貴族,和李斯是同學,都是荀子的學生。韓非有些吃,不善於講話,卻寫得一手好文章,他見韓國日趨衰弱,曾上書韓王變法圖強,可惜韓王根本不放在眼裡。當他的《孤憤》、《五蠶》等著作流傳到秦國後,秦始皇大為讚賞,他感嘆道:“嗟乎,寡人得見此人與之遊,死不恨矣!”看到他這麼欣賞韓非,李斯便出了個主意:“韓非現住在韓國,只要您下令攻打韓國,韓王必定害怕,那可以提出要韓非,為免去成爭,韓王一定會將韓非送往秦國來的。”

古代歷代帝王一:秦始皇 2.大顯身手

韓非劇照

按照這個建議,韓非果然被派出使秦國,秦始皇非常高興,眼看他就要受到重用,他的同學李斯卻感到不平衡了,他認為韓非會威脅到自己的仕途,由於兩人都是法家的代表,一山容不得二虎,於是李斯採用了離間計在秦始皇面前說韓非的壞話,最終將其送進監獄。為了斬草除根,李斯還利用職權,派人送毒藥給韓非,韓非只得被迫自殺。

不過,雖然韓非沒有得到效力的機會,但秦始皇求賢若渴的恣度可見斑。由秦國堅持廣納賓客的政策,各方面都得到了飛速的發展,除了文臣之外,當時著名的大將有王翦,蒙恬、李信等人。雖然當時的 六國並不缺少謀臣和武將,但他們在用人這方面比秦始皇稍遜一籌,尤其是趙王輕信讒言誅殺李牧,這個舉動和秦始皇追回李斯相比較,更是天壤之別。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