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狼來了之後,羊的安全感在哪裡

2022-04-04由 堇邑之聲 發表于 歷史

近日,全國矚目的“豐縣生育八孩女子”事件的最新通報出來了。

狼來了之後,羊的安全感在哪裡

調查組公佈了七點情況,洋洋灑灑近六千字,對女子身份認定等情況作出說明,對17人進行問責,給予豐縣縣委書記婁海撤銷黨內職務、政務撤職處分,給予豐縣縣委副書記、縣長鄭春偉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免去黨內職務,責令辭去縣長職務。

情況說得清楚,該處理的好像也都處理了,但大家卻有種隔靴搔癢的感覺。

在豐縣上演的“狼來了”故事,以一隻羊的犧牲和對幾個“放羊娃”的懲戒宣佈告終,但是不是還有更多“羊入狼口”的慘劇沒有披露,成為羊群心裡揮之不去的恐懼,以至於在通報發出後,很多人對通報內容仍舊存疑。

可以說,“豐縣生育八孩女子”解決了,但由此下降的公眾安全感並沒有恢復。

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安全需求是指安全、穩定、依賴,免受恐嚇、焦躁和混亂的折磨,對體制、秩序、法律、界限的需求。安全感(不安全感)則是安全需求獲得滿足(沒有獲得滿足)後的情緒反應。

不安全感可能來源於個體內在的特質,也可能來源於周圍環境。雖然現代社會降低了許多前現代社會的危險,但不斷集聚的社會矛盾使人們的安全感反而更低,同時,資訊超載的網際網路又成了不安全感的擴大器。

“豐縣生育八孩女子”事件對體制、秩序、法律、界限的衝擊顯而易見,所以一經發酵,便呈群情激昂的態勢。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拐賣人口已成為世界範圍內一個嚴重的犯罪問題,其中婦女和兒童是被拐賣的主要物件。為什麼婦女和兒童會成為被拐賣物件?有人認為是拐出地與拐入地的經濟落差造成的;有人認為是由於被拐婦女和兒童防範意識差缺乏自我保護意識造成的等等。

無論成因如何,社會矛盾的存在是一種客觀現實,關於社會矛盾的評價和認知涉及到一種價值判斷,這種價值判斷會引起民眾相應的情緒和心理反應,並最終決定人們後續的態度、行為傾向及社會選擇。從這個過程來看,不是矛盾遭遇這一客觀現實,而是對矛盾遭遇這一客觀現實的主觀心理反應———社會公平感和社會安全感更直接地影響人民對政府的評價。

而“豐縣生育八孩女子”事件中,官方的不實發布點燃了本就敏感的民眾情緒,產生了對官方釋出的逆反心理。

狼來了之後,羊的安全感在哪裡

近年來,“暴力與性別”日漸成為公共領域中引人關注的社會現象,一再突破著人們的想象力。在暴力旋渦中掙扎的女性們以各種姿態呈現:她們是被“養父”性侵的“假冒”未成年李星星,是被丈夫碎屍後扔進化糞池的“杭州來女士”,是前夫用汽油殘忍焚燒致死的“完美受害者”拉姆,是遭受夫家集體虐殺後再被孃家配以“冥婚”的山東女孩方洋洋……與這些惡性事件相伴的是當代女性不斷下降的安全感。

“豐縣生育八孩女子”事件無疑再次激化了這一點。

頻發的惡性事件令廣大女性維護自身權益的期望與現實社會治理的缺失之間的矛盾激化,影響女性的社會公平感和社會安全感,使得個人安全需求之痛助推了社會非理性情緒,極易升級為女性社會安全感缺失的固化認識,以至於催生不同程度的生存性焦慮,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兩性衝突,成為影響社會和諧的重要矛盾。

調查組的通報或許可以結束這場風波,但對平息餘波卻缺乏效力。

在江蘇省委省政府調查組負責人答新華社記者問中,提及“

近期全省已部署開展專項行動,全面深入排查整治侵害婦女兒童、精神障礙患者、殘疾人等群體權益問題,依法嚴厲打擊拐賣婦女兒童和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等違法犯罪行為,全面落實救助幫扶政策措施,切實維護好、保障好人民群眾權益。

在不安全感加劇,對政府公信力遭疑的輿論語境中,如何開展好專項行動,並以此建立健全長效機制,才是恢復“羊的安全感”的關鍵。

作者:惠風東路

頂部